糖雪球、冰糖葫蘆、山楂糕……一入冬,山楂相關的美味就大量上市,酸酸甜甜的口感加上看似“吃不胖”的屬性,深受女性歡迎。
都說山楂開胃,可如果食用不當,會引發健康問題。近期,19歲的倩倩(化名)姑娘就因為山楂而進了醫院……
1斤多山楂下肚,腹痛到打滾
倩倩正在杭州一所大學讀大二,平時幾乎不怎么生病。眼下正是山楂大量上市的季節,而糖炒山楂一直是她的心頭好。
這天晚上,倩倩買了1斤多糖霜小山楂來吃,結果當天晚上就感到肚子痛。起初,她還勉強能忍受,心想等期末考試結束回老家再去看醫生。可到了第二天,她腹痛卻越來越重,疼 得 直打滾,忍無可忍的她這才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
接診的消化內科副主任楊晶簡單問了病史后,給倩倩安排了腹部CT平掃檢查,結果發現一個8.6cm×5.5cm左右的巨大異物,把她的胃塞得滿滿當當。
“你吃了多少山楂?”楊晶問。
“一個人吃了1斤多,大概有30多顆……”倩倩怯怯地說。
經驗豐富的楊晶立刻做了明確診斷——胃石。
在進一步胃鏡檢查后,楊晶發現,倩倩胃里面的結石體積龐大,幾乎不留什么空隙,這使得常規的異物圈套器無法施展。
為此,楊晶決定先用工具將結石分割成小塊,但由于結石太多,如果直接一一取出,會對喉嚨造成損傷,他選擇讓這些小塊結石留在里面,并再三囑咐倩倩,這幾天多喝可樂。
根據醫囑,倩倩喝了兩天的可樂,果然,四天后復查,檢查結果顯示,她胃內的結石已完全溶解消失。
為什么可樂能消除結石?
楊晶解釋,這是因為可口可樂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會產生膨脹效應,而磷酸、檸檬酸和碳酸氫鈉,也會和結石中的鈣等物質產生化學反應,破壞結石聚合達到溶石的目的。
但需要提醒的是,有胃石特別是合并潰瘍癥狀的患者,不能盲目飲用可樂,因為可樂可能會造成潰瘍的進一步加重,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并建議盡早去醫院進行綜合治療。
不止是柿子!
很多食物都會引發結石
“只聽說柿子吃多了會得柿石,怎么山楂也會引發結石?”倩倩百思不得其解。
對此,楊晶介紹說,我們經常會把“胃石”叫作“柿石”,也會經常把柿子和螃蟹聯系在一起,因為柿子的 鞣酸 含量比較高, 鞣酸 會與蛋白質結合,就容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沉淀物還會吸附胃里的食物殘渣,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形成“柿石”。
其實, 胃石 并非僅限于柿石,只要富含“鞣酸”的食物,如:香蕉、山楂等,在特定條件下同樣可能形成結石,需引起高度警惕。“今年門診已經收到好幾例類似的病例,每年到柿子、山楂上市的季節,更是高發。”楊晶說。
不過,楊晶也表示不用過于恐慌,任何事情都不能“拋開劑量講毒性”。產生胃結石的前提是柿子里鞣酸含量高且大量食用。未成熟的澀柿子鞣酸含量高達4%以上,而成熟的甜柿子在脫澀處理后,鞣酸含量能顯著降至0.1%以下。因此,如果是少量食用成熟的甜柿子和螃蟹,一般不會出現胃結石的問題。
“雖然每年都會有好些因為 “ 胃石 ” 住院的病人,但大多數預后良好。”楊晶表示,只要有正確的飲食觀念,在滿足口福同時,不必談“石”色變。
首先,選擇成熟的柿子或山楂等食物,注意攝入量,不可貪吃,同時避免和高蛋白食物共同食用。
消化功能差的人群要減少攝入,如老人、兒童要特別注意。進食后注意口腔清潔,避免 鞣酸 對牙齒造成損傷;如有不適及時入院就診,千萬不可聽信偏方治療。
文章轉自:浙江之聲
文章來源:橙柿互動·都市快報、健康杭州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我是巍子,急診科醫生,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急救技能和健康知識!這個公眾號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命!
遠離悲劇,健康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