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DT君 來源 | DT商業觀察
最近,“上海長滿來旅游的韓國人”,成為了微博熱議的話題。
從韓國人在上海的逛吃路線到韓國人的經典發型和穿搭,甚至是韓國人在上海拍婚紗照……這不僅在上海當地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也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引起了不少人討論。
B站、 instagram、小紅書上韓國博主的上海旅游vlog,也被網友頻繁刷到。
在一波又一波的討論中,敏銳的互聯網“偵探”們發現,在上海游玩的韓國人不僅花錢爽快,出行路線也很有規律,不管是線上看到的博主分享,還是線下遇到的韓國人,似乎都在用同一套流程旅游打卡。
在上海從事旅游行業的索女士告訴《DT商業觀察》,最近上海韓語導游的導貼上漲,平均1000元一天,韓國游客“皮膚亮閃閃的,喜歡買吃的”,比如大白兔奶糖和蝴蝶酥一類的經典點心。
我們好奇,為什么韓國人批量涌入上海?韓國人在上海的“標準旅游流程”到底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這么玩?
成了韓國人最愛的中國目的地TOP1
對于曾經的韓國年輕人來說:不孝有三,不帶父母去張家界爬山為大。
韓國人對張家界的偏愛,持續了近20年,但自從2024年11月8日,中國對韓國單方面免簽政策實施后,上海成了韓國人來中國旅游的新頂流——上海擠滿了“特種兵式”旅行的韓國人。
攜程數據顯示,中國對韓國的免簽政策 (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簽入境) 實施以來,韓國游客入境游訂單季增約15%,年增率超過150%,其中,上海是最受韓國游客喜歡的中國城市之一,來滬韓國游客訂單同比增長超180%,環比增長40%以上。
航旅縱橫數據也顯示,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月6日,韓國飛往中國內地的航班量同比增長約12%;韓國飛往中國內地的旅客量同比增長約32%。其中,上海排名第一,是韓國旅客最青睞的目的地,青島、北京、廣州、杭州依次緊隨其后。
刨去商務旅行和回國的人,無數韓國“特種兵”把上海作為中國免簽后的出行首選,“周五下班到上海過周末”,成為韓國年輕人的新潮流。
△ 圖片來源:Instagram@kimehwa
我們查看了近期韓國往返上海的機票,直飛的航班單程飛行時間通常僅需2小時左右,加上韓國和中國時差只有1小時 (韓國使用東9區時區) ,韓國人落地后無需“倒時差”,可以隨時開啟中國之旅。
以最近的這個周末為例 (1月11、12日) ,如果按照周五從韓國首爾出發、周一從上海返回的行程購票,直飛的航班經濟艙往返總價最低在2000元左右。
韓國人在上海,捧火“來滬三件套”
就像中國人去首爾,總是在狎鷗亭Jennie的大海報前打卡,去濟州島總在城山日出峰的樓梯上拍照一樣,韓國人在上海旅游,也有一套“SOP” (標準作業流程) :
比如一定要逛南京路步行街、外灘萬國建筑群,打卡網紅建筑武康大樓,一定要吃生煎或者小籠包,再喝一杯喜茶或者阿嬤手作奶茶等等。
當然,除了這些,《DT商業觀察》發現,在如何玩轉上海方面,韓國人有他們獨特的“來滬三件套”。
羊肉串+青島啤酒,韓國人摯愛的美食組合
誰也沒有想到,韓國人涌進上海之后,最先接住潑天流量的會是一家在中國人看來或許“平平無奇”的燒烤店——“很久以前羊肉串”。
社交媒體上,很多韓國人額頭貼著“冰涼貼”,一邊喝青島啤酒,一手擼羊肉串大快朵頤,并發帖稱贊“很久以前羊肉串”——“好吃”“很喜歡氣氛”“下次去上海還要去”……
△ 圖片來源: 小紅書@SEBIN黃世彬、@Yvonne
和羊肉串一起被韓國人追捧的,還有它的“搭子”青島啤酒。
一位韓國博主喝到青島原漿后表示,“青島原漿和普通啤酒的味道不一樣,味道又濃又香,是人生啤酒”。
在韓國博主的vlog中,還有韓國游客因為餐廳只提供進口啤酒,沒有準備青島啤酒而感到失望。
海底撈,韓國人的“水果天堂”
火鍋作為外國人來中國的必吃項目,自然也被韓國人納入旅行清單。
海底撈上海人民廣場店經理胡小征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提到:“最多的時候,我們一晚上能接待100多桌韓國顧客?!?/p>
但出人意料的是,韓國人在海底撈發掘出了新的驚喜——“白嫖”水果,尤其是西瓜和哈密瓜。
據胡小征介紹,“從菜品來看,韓國顧客喜歡點鮮切牛肉、金針菇、豆皮、娃娃菜等,鍋底則比較喜歡牛油麻辣鍋等辣味鍋底,還比較喜歡吃西瓜、哈密瓜之類的水果”。
血脈覺醒,一定去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朝圣”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紀念館位于新天地,門票20元。
由于和韓國歷史緊密相連,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擠滿了來滬參觀的韓國人,人流量大到售票的POS機過熱導致交易無法進行。
據舊址紀念館館長陳凌介紹,和免簽政策之前相比,韓國游客大量增加,尤其是在周末日均增加300到400人。
打開韓國的博客平臺naver blog,有博主會在參觀攻略中仔細地建議道:“里面禁止拍照,由于樓梯較高且多,不建議穿短裙或高跟鞋參觀?!?/p>
目前,韓國人的上海旅游SOP還在不斷更新和補充,除了“來滬三件套”,他們還開發出了川沙古鎮等小眾路線、開始去湯泉一邊泡湯一邊吃水果自助,被小紅書網友銳評——他們“進化”得好快。
為什么韓國人偏愛這“三件套”?
在中國人眼里已經習以為常的美食,為什么得到了韓國人的偏愛?
《DT商業觀察》繼續挖掘了資料,發現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KOL+明星效應,帶動韓國人來上海打卡同款;
二是韓國本地稀缺,物價高昂,而上海的物價雖然也不低,但對韓國人來說是“劃算”的。
就拿“很久以前羊肉串”和青島啤酒來說,在這家店爆火之前,“羊肉串配青島啤酒”這一中國料理配方,就已經在韓國火了將近10年。
早在2015年,在韓國綜藝節目《SNL Korea》中,演員鄭尚勛喊出“羊肉串要配青島啤酒”,這句話迅速成為韓國的年度熱詞,而鄭尚勛也拿下了青島啤酒在韓國的代言。
△ 青島啤酒 配羊肉串廣告
而在2024年5月,“很久以前羊肉串”迎來了幾位韓國明星,也由此開始了它的“飛升之路”。
韓國女團T-ARA成員樸孝敏曬出了在“很久以前羊肉串”吃飯的照片,韓國主持人全炫茂在小紅書上表示這家餐廳是“最好的美食店”,并且點名提到“南京西路店”。
△ 圖片來源:小紅書@全炫茂
青島啤酒也是如此,但青島啤酒對韓國人來說更“稀缺”。
一方面,青島啤酒早就已經在韓國享譽多年,也不斷有明星推薦。韓團成員金泰妍、姜澀琪、ROSé、金道英等愛豆都喝過,還曾被前韓國記者協會會長李相基盛贊:“青島啤酒那種清爽且清新的味道,即便與歐洲品牌進口啤酒相比也毫不遜色?!?/p>
另一方面,新鮮的青島原漿只有中國有,不在韓國售賣。
可以說,在廣告和明星效應的帶動下,“很久以前羊肉串+青島啤酒”的熱度迅速蔓延開。
至于海底撈成了“水果天堂”,原因則更直接——在韓國,因為地理和氣候因素,水果價格高昂,部分水果甚至堪稱 “奢侈品”。
就拿西瓜來說,根據中國青年網報道,今年7月,韓國西瓜的主產地益山市受暴雨影響,60%——70%的西瓜大棚遭到水淹,這使得原本就貴的西瓜價格再次高漲,7月下旬,韓國一個7公斤左右的西瓜批發價格已經高達人民幣119元左右。
正因如此,海底撈免費供應的水果,吸引了不少韓國游客在火鍋店里“庫庫”吃瓜。
此外,中國的喜茶被韓國人喜愛,可能也是因為在韓國喝不上。
2024年3月,喜茶在韓國首爾開出第一家門店,也是截至目前的唯一一家門店。在韓國,喜茶開業即爆單,線下大排長龍,其中爆款單品輕芝多肉葡萄價格為7400韓元/杯,多肉葡萄定價690 0韓元/杯,椰椰芒芒定價6400韓元/杯,換算成人民幣均超過30元。
當然,這對平均年薪達到4214萬韓元 (約合人民幣21萬) 的韓國工薪族來說,或許也算不上貴。
但若是來了上海,喜茶不僅價格更便宜,平均20元左右即可拿下;門店也更多,不用辛辛苦苦排長隊即可喝上。根據窄門餐眼,截至2025年1月13日,喜茶在上海有258家門店。
當然,除了明星效應、中國本土特有、物價劃算等因素,韓國人在上海旅游的SOP之所以能如此絲滑地開展,也離不開商家們為接住這波流量做出的努力。
以前文中提到的“很久以前羊肉串”為例,很久以前羊肉串現在不僅有韓語菜單,也有熟練使用韓語的工作人員。
△ 圖片來源:Youtube@???
小紅書上,也有不少上海本地的商家,開始嘗試用韓文“攬客”,吸引韓國游客。
比如把照片調成韓國人最喜歡的ins風、連夜開始運營ins賬號,吸引他們來打卡、拍照。
△ 圖片來源:小紅書@THE PRESS
正如網友所說,“擼串、喝啤酒、吃火鍋、做美甲”都有一個統稱——消費。
而聰明的商家,自然不會放過這次由韓國游客帶來的生意增長。
不止韓國人,泰國人、馬來人、新加坡人、歐洲人也涌入中國各個城市。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兩周時間,國內航空公司的航班量預計已經超過了1萬班次,同比增長約33%,入境旅客量預計超過167萬人次,同比增長約43%。
外國游客在看風景的同時,他們自身也成為當地人眼中的一道風景。他們喜歡吃什么、逛什么、買什么,都成為中國網友熱烈討論的話題。
也是在這個過程里,中國年輕人不僅在和外國人的接觸交流中,了解到各地不同的消費習慣和文化,也開始以新的視角,挖掘自己所在城市的其他樣子。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編排 | lan 審核 | free
全文完。更多資訊,盡在【首席營銷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