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Della 來源 | 廣告案例精選
馬上就過年了,又到了一年社恐人士的“噩夢時刻”。
不少i人已經開始苦練《春節社交指南》,為與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等親戚交手做好準備。
不過千算萬算還是算漏了,不用等到春節,光是通勤路上就能遭遇猝不及防的暴擊,社恐人士一秒破功。
最近,在社交平臺上,流行起一股和廣告打卡合影的熱潮。
在這些圖片里,總能看到明媚開朗的社牛,以及旁邊假裝你看不到我,恨不得匆匆離開的社恐朋友,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這是海飛絲近期在深圳地鐵投放的一組戶外廣告,具體內容是這樣的:
△ 圖源:海飛絲頭與肩
映入眼簾的是巨幅海報,畫面上三十個人相互依偎,像疊“多米諾骨牌”一樣將頭靠在旁人肩膀上。
仔細看,中間還設置了一個“頭靠肩打卡區”,虛線的人形框架里,給行人留下最佳合影位置。
△ 圖源:小紅書@貓耳朵
如此長的海報終點,是一瓶巨大無比的海飛絲洗發水,旁邊附上“新海飛絲,愿每個人都有干凈的肩膀可依靠”廣告標語。
試想一下,剛從人擠人的地鐵出來,眼前又遇到“人靠人”的場景,有那么一瞬會讓人恍惚,遇到了“鬼打墻。
△ 圖源:小紅書@貓耳朵
看到這條廣告的第一眼,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會脫口而出:靠靠靠靠靠靠!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社牛人士更是直接上前合影,快快樂樂當一回海飛絲的“野生代言人”。
不過對于社恐人士來說,就沒么友好了,分分鐘害怕變大型社死現場。
頭靠肩出現人傳人現象,網友對此也是議論紛紛,出現了不同的評價聲音。
有人豎起大拇指點贊,廣告讓人眼前一亮,被驚艷了。
有人覺得不切實際,想要合影起碼得三米高的人,畫面太美不敢想象。
有人認為略有瑕疵,旁邊應該加一張凳子,才能擺出同款“頭靠肩”姿勢,逼死強迫癥。
有人禿然地玩梗,這個活動最適合光頭參加,不用擔心頭皮屑問題,笑不活了。
還有人贊同創意滿分,但是主題不夠突出,看上去更像與職場相關的公益廣告。
從網友的評價能看出,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致認為其表現超越了合格分,屬于中上水平,認可海飛絲的洞察和創意。
首先,表現形式“抓視覺”。
海飛絲“頭靠肩”海報,沒有多余的廣告元素和信息,僅僅人物畫面就能打造第一眼的“視覺沖擊力”,哪怕匆匆趕著上班,行人也會被夸張且富有趣味性的一幕勾起好奇心,忍不住多看一眼。
引起用戶注意,是廣告成功傳播的第一步。
其次,文案“大有看頭”。
“愿每個人都有干凈的肩膀可依靠”,短短14個字,精準地傳遞了品牌價值主張。
通過熟悉的“依靠”動作,讓人們喚醒了關于“去屑實力派,當然海飛絲”的經典廣告記憶,記住海飛絲清爽控油去屑的產品功效。
在這個基礎上,也在頭靠肩的簡單動作中感受到海飛絲“頭靠肩是最小單位的團圓”的深層次情感內核表達和品牌溫度。
不用滿屏堆砌功效文案,廣告訴求也能清晰明了,直抵受眾內心。
最后,媒介的選擇很妙。
在承載了巨大人流的地鐵投放,利用轉角大屏的媒介優勢提升吸引力。
畫面中各色各類的人,如穿工裝的保潔阿姨、快遞小哥,打扮休閑潮流的大學生,穿格子襯衫的上班族,還有頭發花白的老人等等,這些多元化人群與大城市的脈搏相呼應,對海飛絲的“每個人都有干凈的肩膀可靠”美好愿景有了具象化的詮釋。
不得不說,能讓社牛狂喜,社恐“社死”,海飛絲的 “頭靠肩”廣告也是有兩把刷子,憑實力出圈。
在玩抽象這塊,海飛絲從來沒讓人失望,不斷玩出新花樣。
比如,去年雙12期間,海飛絲特別爆料公司有一位新人報道,并給出了關鍵詞:
ta有著一把蓬松的秀發,討厭發如雪的感覺,還喜歡清空購物車。
△ 圖源:@海飛絲頭與肩
就在大家看圖猜人,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海飛絲冷不丁地揭曉了謎底。
好消息:的確是霸氣頂流
壞消息:公仔界的頂流——淘小寶
這還不是最“冷”的,當海飛絲釋出淘小寶拍攝的廣告海報時,性張力瞬間變成了“發張力”,不禁讓人頭頂發冷。
△ 圖源:@海飛絲頭與肩
飄逸的貼頭皮長發,看起來十分“禿然”,抽象又好笑。
倒不是海飛絲“欺負”新人,即使大咖劉德華代言,也逃不過抽象的套路。
只見地鐵廣告里,畫面上全是品牌方海飛絲的信息,而劉德華作為代言人小到幾乎看不見!
△ 圖源:@海飛絲頭與肩
有大咖坐陣,居然充當“小角色”,拉滿話題度。
隨后才慢慢釋出一支廣告片揭曉謎底,“logo大一點”“再小一點”,原來是劉德華親自指導排版設計,理由是海飛絲的優點太多,海報放不下,把凡爾賽玩明白了。
不管是地鐵站來來往往的“素人”、特別報道的“新人”,還是享譽盛名的“頂流”,海飛絲都一視同仁,將抽象進行到底。
看似玩抽象搞幽默,實則是高明的創意策略的體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來品牌戶外廣告越來越注重“視覺沖擊力”。
如果說海飛絲“頭靠肩”廣告出現了人傳人現象,那么釘釘的新年廣告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釘釘最近投放在廣州白云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廣州地鐵昌崗站的廣告,竟然集齊102個科創大佬,讓他們齊齊整整地在一張海報里“團建”了。
△ 圖源:@釘釘
而且據說,這些科創大佬代表的公司市值加起來超過5000億!這大概是我見過的最貴的海報。
通過匯聚人工智能領域、醫療領域、新能源領域等各個尖端科技領域的大佬,這組科技圈群像海報,全面展示出釘釘平臺的廣泛影響力,同時102位企業家同時出鏡營造震撼的視覺效果。
讓人過目難忘的,當然還得屬日本的“陰間”地鐵廣告。
日本某眼藥水品牌,曾在地鐵里投放了一組“奪命鬧鈴”海報。
△ 圖源:小紅書網友
無處不在的手機鬧鐘,仰頭、低頭、抓扶手都能看見,逃不出被鬧鐘支配的恐懼,直接讓打工人破防了。
當然這般視覺壓迫感十足的視覺設計,帶來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這也提醒著品牌,玩抽象營銷、營造視覺沖擊還需要把握好尺度。
抽象的廣告可能過于注重創意和形式,而忽略了核心信息的清晰表達。
像海飛絲“頭靠肩”人傳人,釘釘科創圈百人團建,就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編排 | lan 審核 | free
本文首發于 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