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門系列上新??。
之前寫過一篇在成都,從鐵門里遞出來的吃的就是香,在八十年代,沒有門面的概念,支攤都是從熟悉的地盤因地制宜,主要做街坊鄰居的生意。
于是,鐵門的標簽?應運而生。
鐵門小吃最大的特點就是:傳統、真實、隱蔽,是舊時光的味道。
在北門,有一家鐵門鱔魚面,開在李家沱附近,依然是一本藏在犄角旮旯里的武林秘籍,沒有人帶路,根本不會多看一眼。
去之前,搜了一下大眾點評,連電話都沒留,但好評不斷?——
“在李家沱一帶具備統治力”;
“家庭餐廳,鱔魚之神”;
“每一周都要開車去吃”;
環境,反正就是別個小區里頭,里頭遛鳥的大爺,老遠喊了一碗海味面。
煮面的大哥,比較屏氣凝神,問話不開腔,袖口露出一寸花臂,認真打料,突然瞄到案板上的豬油,就曉得吃的是一種講究。
點的是頭牌,紅燒鱔魚面,二兩,二十六元,在北門來說小貴。
但是鱔魚的分量樂觀,安詳但扭捏的鋪在面上,大概有4-5節,手指長度,往油湯里一裹,皮面亮凈發光,很入味的感覺。
雖然面上看起來紅油隆重,但是表面蕩開,里面是棕色的原湯,混合上大蒜、泡椒、姜片,又帶著一種燒料的厚實感。
不算油,主要是香,味型香辣圓潤,不刺激,屬于比較耐吃的款式。
鱔魚的肉質不粉,沒有異味,是介于脆與柴之間的合適,入口有一點磨砂感,配合上韭菜葉子面的軟和,張弛有度[強]。
如果想喝一口熱的,可以點一碗蹄花湯,非常粗壯拽實的一根。
蹄花就是一個紙老虎,看起來緊繃嚇人,筷子一扯,連皮帶筋夾到醬里打滾,蕓豆沉在碗底,燉得沙糯綿軟,用來過渡。
奶白的湯,沒有任何苦味,醇厚又清爽,鱔魚面之后劃上完美句號。
整個體驗就是吃憨了[睡],出門曬個太陽就想睡覺,沒有什么強烈的記憶點,但算是不錯的一家,附近的街坊鄰居可嘗試。
順便放一張清單成都鱔魚面哪家強,供大家對比參考。
地址:鐵門鱔魚面鐵門鱔魚面
我們是「成都Big榜」,最具發現眼光的成都生活指南,極具風格的城市情緒共振體。歡迎星標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