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不僅有相對穩定的職業而且還有相對較高的薪酬,因而各地每年都會出現考公熱,參考人數眾多,競爭也極為激烈。同時,關于公務員的熱議話題有很多而且還持續不斷。2020年,9個省份被確定為深化機關事業單位改革的試點,其中黑龍江、內蒙古、江西、山東、山西等5個省份被確定為在全省范圍內改革試點。
精簡編制并不是編制絕對數量的減少,編制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簡就是將多余機構進行整合和撤并之后富余出來的編制主要用于加強重點領域工作和新設的必要機構,是一種結構上的優化。這就涉及到編內人員的局部縮減和編外人員的清理規范,無論是機構精簡還是清理規范,這都是在機構改革五年計劃的過渡期內。
2023年3月,中央國家機關人員和機構精簡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的人員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簡。從1982年以來,國家機構先后經歷過8次深化改革,通過機構和人員的精簡,職能部門的管理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事業單位改革也是重要內容。
2023年10月,國務院公布了2023年的機構改革具體方案,眾多機構將迎來合并和撤銷,中央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即將進入實質性的精簡操作階段,無論是3月初公布的機構改革總體方案還是10月份公布的機構改革具體方案都是引發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包括編制人員和編外人員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因為這畢竟涉及到自身的切身利益。
2023年7月,有許多網友發文說機關公務員應該降薪而不是增加工資。現階段數量眾多的人持有這樣的觀點,尤其是三年疫情影響期間和之后更普遍,因為疫情影響的沖擊,掙錢難度加大,因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應該降薪而不是增加工資的看法也就隨之出現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更是有著應該降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這樣更奇葩的看法。
2024年3月,有很多江蘇網友發布了相關的信息,說已經收到了關于預發公務員年度考核獎、事業人員增量績效獎、退休人員慰問金的通知:行政人員按照每人15000元預發;事業人員按照績效工資的52%預發;退休人員按照每人1萬元預發。這對于很多沒有這些款項發放地方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來說是令人羨慕的。
2024年4月,網上熱傳安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各類津補貼正在進行自查整改:退回2021年以后發放的餐補、按照規范基數超額發放的公積金全額退回、年休假未休而發放的補貼退回等,清單共包含12個項目,比如:值班費、工作人員崗位津貼、鄉鎮工作補貼等等,這樣的整改清退更是引發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以上種種話題無論是機構改革還是編制精簡也無論是各類津補貼的發放還是清退都是形勢的需要和財政資金的規范,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種說法卻是不可思議的。去年四月份有專家建議(如上圖所示),說允許不合適的公務員辭職。這種說法的意外之意就好像之前是不允許不合適的公務員辭職似的。公務員不合適想辭職都不行?
實際上,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的經過修訂的《公務員法》就對予以辭退有明確規定: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法律和公務員紀律,經教育仍無轉變,不適合繼續在機關工作,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的;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