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全球人群感染率高達50%,中國人群目前感染率達50%~56%(約7億人被感染),其與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等多種胃腸道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此外,還可引起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在此背景下,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通常建議進行根除治療。
然而,目前的治療方案尚不能達到100%的治愈率。此外,由于抗生素耐藥性的增加,某些療法的成功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鑒于此,專家共識建議,任何可應用的治療方案均應達到至少90%的治愈率。
鉍劑四聯療法(包括鉍劑、一種質子泵抑制劑[PPI]和兩種抗生素藥物)是目前指南推薦的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方案,其經典方案由鉍劑、PPI、甲硝唑和四環素組成。既往研究已證實,相較于傳統的三聯療法(PPI聯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或甲硝唑),鉍劑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果更好,且其療效受抗生素耐藥性的影響較小。即使在抗生素耐藥性較高的地區,鉍劑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證實。
近期發表于消化領域權威期刊GUT的歐洲幽門螺桿菌管理登記中心(Hp-EuReg)研究結果顯示,研究期間,在歐洲許多不同地區中,鉍劑四聯療法的使用率顯著增加。鉍劑四聯療法尤其是單膠囊鉍劑四聯療法(一種PPI+三合一單膠囊[甲硝銼/四環素/鉍劑],ScBQT)治療幽門螺桿菌是安全且有效的。而在研究所涉及的8種四聯療法和不同療程組合的方案中,10天療程的單膠囊鉍劑四聯療法方案可以更穩定地實現高根治率。
研究團隊指出,該研究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這一研究結果支持,應優先考慮將鉍劑四聯療法(尤其是單膠囊鉍劑四聯療法)納入治療方案。在抗生素耐藥性較高的地區,鉍劑四聯療法可作為一線治療選擇;而在標準三聯療法仍然有效的地區,鉍劑四聯療法則可作為挽救性治療方案。
截圖來源:GUT
Hp-EuReg是由歐洲幽門螺桿菌與微生態研究組(European Helicobacter and Microbiota Study Group)發起的國際、多中心、前瞻性、非干預性登記研究。研究團隊納入了2013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Hp-EuReg登記并接受鉍劑四聯療法治療的49690例患者,并對其所使用的治療方案、根除嘗試次數、療效、依從性及安全性進行了分析。在研究期間,49690例患者中有15582例(31%)接受了鉍劑四聯療法治療。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0歲,其中62%為女性。最常見的治療指征包括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21%)、功能性消化不良(33%)和消化性潰瘍(17%)。
鑒于治療方案的多樣性及部分方案覆蓋的患者數量較少,本研究僅納入了治療案例數≥100例的8種治療方案(均為四聯療法)進行分析。詳細方案如下:
· PPI+三合一單膠囊(含甲硝唑、四環素和鉍劑),即單膠囊鉍劑四聯療法;
· PPI+CAB(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鉍劑);
· PPI+MTB(甲硝唑、四環素、鉍劑);
· PPI+MDB(甲硝唑、多西環素、鉍劑);
· PPI+TAB(四環素、阿莫西林、鉍劑);
· PPI+LAB(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鉍劑);
· PPI+MAB(甲硝唑、阿莫西林、鉍劑);
· PPI+JAB(交沙霉素、阿莫西林、鉍劑)。
此外,為比較不同劑量方案中所用的PPI(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和艾司奧美拉唑),研究人員通過計算PPI對胃內pH值>4的24小時抑制效力來標準化PPI劑量(以奧美拉唑為標準,相對效力從4.5 mg奧美拉唑當量至72 mg奧美拉唑當量不等),將PPI分為3種不同劑量:
· 低劑量:每日兩次,總效力為奧美拉唑4.5-27 mg;
· 標準劑量:每日兩次,總效力為奧美拉唑32-40 mg;
· 高劑量:每日兩次,總效力為奧美拉唑54-128 mg。
治療持續時間被分為3類:7天、10天和14天。
該研究的主要結局指標是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分析結果顯示:
在歐洲,鉍劑四聯療法在所有治療方案中的使用率從2013年的8.6%增加到2021年的39%。
最常開具的治療方案是三合一單膠囊聯合PPI的鉍劑四聯療法,占所有含鉍治療方案的43%(共6668例);其余8914例使用的治療方案為非單膠囊鉍劑四聯療法,其使用了不同的抗生素組合。
從療程來看,10天療程的三合一單膠囊聯合PPI的鉍劑四聯療法、14天療程的PPI+CAB和14天療程的PPI+MAB在所有治療方案中的療效更突出,根除率分別為92%、92%和91%。
在所研究的歐洲地區中,三合一單膠囊聯合PPI的鉍劑四聯療法的根除率均超過了90%。這一發現表明,無論研究地區的抗生素耐藥性狀況如何,該治療方案均展現出了優秀的治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耐藥性是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幽門螺桿菌對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銼的耐藥率(包括多重耐藥率)呈上升趨勢,其中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藥率為20%-40%,甲硝銼耐藥率為60%-90%。因此,對于研究結論的推廣應該結合當地實際進行。在選擇四聯療法中的具體抗生素時,在臨床上應根據當地的臨床特征(如耐藥情況、臨床藥物可及性等)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案。
多變量分析顯示,使用三合一單膠囊聯合PPI的鉍劑四聯療法、治療依從性好、用滿14天療程、使用標準或高劑量的PPI(最常用的劑量分別為每天兩次奧美拉唑40 mg,和每天兩次埃索美拉唑40 mg)以及將鉍劑四聯療法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均與更高的療效顯著相關。
從安全性來看,不良事件(AE)的總體發生率與之前報告的相當,約40%的患者報告了至少一例AE,然而嚴重AE的發生率低于1%。最常報告的AE為味覺異常、腹瀉、惡心和腹痛。大約30%的AE為輕度(不影響日常活動),約6.5%為中度(影響日常活動)/重度(無法進行正常日常活動)。不同鉍劑四聯療法方案之間AE程度并沒有顯著差異。
總之,鉍劑四聯療法已被證明是治療幽門螺桿菌最有效的療法之一,尤其是三合一單膠囊聯合PPI的鉍劑四聯療法在歐洲各地區人群中均達到了較高的根除率。該研究表明,普及這一治療方案有望提升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整體效果。
另外,你可能還想知道:
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怎么辦?
胃不好的人,5種食物要慎吃
如何遠離胃癌?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健康榨知機】
在消息對話框回復:消化
獲取更多相關健康知識
參考資料
[1]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 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 中華全科醫師雜志, 2020, 19(5): 397-402.
[2] Olmedo L, Calvet X, et al. (2024). Evolution of the us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bismuth-containing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etween 2013 and 2021: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registry on H. pylori management (Hp-EuReg). Gut. doi:10.1136/gutjnl-2024-332804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 2022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指南[J]. 中華消化雜志, 2022, 42(11): 745-756.
[4] 上海市醫學會消化系病專科分會幽門螺桿菌相關疾病學組. 幽門螺桿菌感染基層診療指導意見[J]. 上海醫學, 2022, 45(11): 737-741.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