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開年,《漂白》的爆火給整個影視行業注入了一陣強心劑。
作為近三年來迷霧劇場首日熱度最高的劇集,《漂白》在愛奇藝的熱度已經突破9500,成為愛奇藝20集以下劇集收視歷史冠軍,也刷新了刑偵劇賽道的最快上漲紀錄。
在各賽道內卷、劇集越來越難在第一時間抓住受眾注意力的當下,觀眾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從單純的內容消費者成為了推動創新的重要力量。
觀眾需要的是新鮮感,創新是文藝作品能突破重圍的唯一的出路,公式化已無法打造爆款的劇集,不管是《漂白》中倒敘和正敘輪流輸出戲劇張,還是2024年高熱度劇集,均體現出“主題和元素融合創新”的特征。
燈塔專業版《2024年劇集市場報告》顯示,全年長劇(15分鐘以上)數量266部,較去年減少10.1%。盡管數量減少,但近劇集平均質量普遍提升。
開年頂流《繁花》拉開了2024年電視劇的序幕,中場爆款《慶余年 第二季》《玫瑰的故事》《墨雨云間》、暑期《長相思 第二季》,再到年末熱劇《永夜星河》和《九重紫》,多元優質劇集的較量貫穿全年。
未來,若想呈現出熱度與口碑雙贏的作品,需要走入觀眾內心,用誠意去打動更多的群體。
2024年是文娛行業走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2024年的電視劇市場熱度不減,質量逐步開始取代流量成為決定劇集熱度的重要推手,“她力量”、年代劇、個人成長等關鍵詞成為收視擔當。
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短劇在2024年的迅速崛起并實現彎道超車,也成為了長劇集必須革新的重要原因,不論是敘事方式還是美學風格,國產劇在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之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以《繁花》為代表的年代劇題材成為年度熱門,觀眾的審美愈發傾向“質感為王”,不再輕易被流量、資本等影響。
輕喜感的《南來北往》、溫情向的《小巷人家》用扎實的劇本和動人的敘事成功突破圈層,鮮活群像、生動劇情讓不愿被套路式劇情裹挾的觀眾找到了情感的共鳴。
在現代劇賽道上,真正值得被反復觀賞的佳作,應能透過矛盾表象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質,為觀眾提供超越劇情的洞見,帶來發人深省的思考與啟迪。
《玫瑰的故事》以女性追求自由與獨立為核心,既引發了廣泛的女性共鳴,也因劇情的“氣人”特點屢次掀起全網熱議,甚至一度引爆全網憤怒情緒。
《凡人歌》精準聚焦一線中產的中年危機;而《婚內婚外》則被稱為劇版《再見愛人》,進一步探討婚姻關系的深層次議題。
《玫瑰的故事》劇照
但2024年古裝劇的日子并不好過。從觀眾反饋來看,“古偶完了”的說法不絕于耳,無法否認,古偶依然是最容易受到中劇、短劇沖擊的長劇類型之一。
古裝偶像劇憑借高度成熟的制作產業鏈,最適合中短劇的快速模仿和生產;與此同時,其觀眾群體主要追求“嗑CP”的情感滿足,使得中短劇在內容創作上難度較小。
因此,古偶長劇的關鍵在于如何調整創作模式,構建自身的“護城河”,以有效應對中短劇的沖擊和挑戰。
以《國色芳華》為例,古偶長劇未來的突破口可能在于打造S+級別的主創團隊與制作班底,通過中短劇難以匹敵的資源投入與高水準制作,鞏固其獨特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
《國色芳華》劇照
而2024年的現代偶像劇市場也面臨瓶頸的困擾。盡管作品層出不窮,但不管是熱度還是話題討論都非常有限。因劇情套路嚴重、行業背景懸浮等老生常談的問題依然困擾著現偶創作,現偶劇的瓶頸期仍在延續。也讓市場對于2025年現偶能否從劇集、審美以及演員表現等多方面有了更多的期待。
短劇崛起無疑也成為了電影市場最大挑戰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的微短劇市場產值達504億元,首次超過了電影市場。
雖然2024年的電影市場涵蓋了喜劇、懸疑、科幻、動作等多種類型,但整體缺乏創新和突破,未能形成市場熱度。電影市場呈現出實力大片斷檔嚴重、發力不足、撤檔常規化等問題。
2024年全年電影票房425.02億元,同比下滑22.7%,觀影人次約10.1億,同比下滑23.1%。其中票房超10億新片共7部,數量相比往年有所減少,市場缺乏頭部電影拉動票房。
2024年度TOP5影片均包含喜劇元素,且票房均突破20億元大關。其中,春節期間上映的《熱辣滾燙》,多項熱度數據創下新紀錄。
相較于往年,好萊塢影片票房較疫情前縮水超百億,盡管《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與《死侍與金剛狼》等IP續作的上映,成功喚醒了部分影迷的熱情,然而影片內容仍存在“老化”問題,導致其如今已難成市場主力。
2024年的國產綜藝市場幾乎是老牌綜藝的天下,綜藝市場迎來新的變革轉折。
喜劇綜藝正在變得越來越主流。在2023年沉寂的脫口秀在2024年重又崛起,《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和《喜劇之王單口季》一起推動了脫口秀回歸大年。
很多素人可以通過喜劇綜藝脫穎而出,尤其是女性,譬如山河、唐香玉、菜菜、Echo等。除了女性話題,同時也有很多草根身份的脫口秀演員有機會站到臺前。
《歌手 2024》以全直播開麥為看點,給內地樂壇帶來了大量話題,在播出時就連續數月霸榜,掀起全民觀看盛勢,“五旬老太守國門”、“大學生請戰歌手”“格萊美獲獎者圍剿那英”等爆梗頻出。
當綜藝內容深入時代癥候,觀眾們也越來越容易將情感投射進綜藝內容。婚姻紀實類真人秀《再見愛人第4季》成為年末爆款,在對不同處境的嘉賓、不同裂痕的關系進行逐幀分析、精神拷打之余,觀眾們也在一次次情感投射里完成了對親密關系的思考。
2024年是觀眾主體性全面覺醒的一年。大家自發推動市場向高品質內容傾斜,將熱度與口碑賦予真正經得起考驗的作品。
前段時間各家都釋出了2025年的待播片單,“產能”依然豐富,內容為王戰略仍舊堅定,無論是平臺還是創作者,都逐步找到了變化中穩定前行的動力。在全新的上升周期里,誰率先搶跑、誰能持續保持優勢,是新階段下的新看點。
在當今信息時代,短劇利用社交媒體等渠道,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形式直接觸達用戶,無疑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運營模式。 如何在娛樂創新中把握平衡,兼顧不同群體需求,依然是長短劇面臨的重大挑戰。
面對短劇“霸屏”的現狀,政策的完善將推動2025年文娛市場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2024年11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劇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管理提示(“霸總”微短劇)》,要求不以“霸總”之類的字眼作為片名吸睛引流,防止存在刻意通過拜金、炫富、炫權、享樂等制造爽點,對主題的把握和主角的塑造偏離主流價值導向,以及宣揚不勞而獲、一步登天、一夜暴富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的微短劇上線播出。
傳統影視公司做短劇早已不是新鮮事,預計在2025年長+短的聯動趨勢將更為突出,讓短劇成為長劇的衍生和補充,用長劇的資源和流量反哺短劇。
電影市場整體質量持續上行,也將為2025年票房打下堅實的基礎。2025年春節檔連續突破了預售票房最快破億等多項紀錄,意味著電影市場出現了回暖跡象。
在不斷完善文娛市場相關條例的情況下,2025年的文娛市場或將迎來科技AI技術的賦能,行業內種種微創新帶來的增長機遇和廣告、文娛板塊機會也將更加多元。
工銀文體產業股票A(001714)選取業務涉及文化、體育、娛樂業等符合新技術和新消費發展趨勢的上市公司證券,以反映文化、娛樂以及傳媒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2025年文娛市場將在政策規范、技術創新和內容升級的推動下進入新階段。電視劇市場將呈現長短劇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電影市場則在整體質量上行和消費復蘇的支持下走向回暖。同時,AI技術的賦能和觀眾主導的內容選擇趨勢將為行業注入更多活力與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