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見萬宜訊—2024年11月5日,華為公開了自家的固態電池專利,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傳聞這個電池5分鐘就能完成充電,續航里程可達3000公里,還安全到不會起火。這消息一傳出,大家都炸開了鍋,紛紛討論這到底是黑科技,還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未來又能否大規模應用呢?
華為憑什么喊出“5分鐘3000公里”?
華為這款固態電池的核心,是使用了一種新的摻雜硫化物材料。簡單來說,就是在材料里加入氮元素,讓它和鋰發生反應,生成一種叫Li?N的物質。這個Li?N可幫了大忙,一方面,它能在電池內部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電池里的鋰長出 “小刺”(也就是鋰枝晶)。要是鋰枝晶穿透了電池里的隔膜,電池就會短路,所以這層保護膜能讓電池更安全,用得更久。另一方面,Li?N還能讓電池里的離子跑得更快,再加上硫化物材料本身就有很好的導電能力,這樣一來,電池就能快速充電,還能有很長的續航。
你知道嗎?傳統的液態鋰電池能量密度一般在100 - 260Wh/kg,而華為研發的這款固態電池,理論能量密度有望突破400Wh/kg,這意味著相同重量的電池,能存儲更多的電量,續航能力大幅提升。不過,實驗室里的成果要變成大家都能用的產品,還有不少難題要解決。比如,在特別冷的天氣里,電池里的離子就像被凍住了一樣,跑得很慢,這就會讓電池充放電變得困難,續航也會大大縮短。另外,現在的電池管理系統是為普通鋰電池設計的,和固態電池不太搭,沒辦法很好地監測和控制固態電池的充電、放電過程,容易出現充電過頭、放電過度或者電池過熱等危險情況,所以得重新開發一套適合固態電池的管理系統。
據說,華為的研發團隊在攻克硫化物材料難題時,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有一次,實驗材料因為混入了極微量的水分,導致整個實驗結果偏差巨大。但經過反復排查和改進工藝,終于成功解決了材料穩定性的問題,才有了今天的技術突破。
成本3到5倍!固態電池為啥這么貴?
成本高是固態電池沒辦法大規模生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拿硫化物固態電池來說,它的原材料制作過程特別麻煩。因為硫化物容易和空氣中的水、氧氣發生反應,變成電阻很大的東西,所以制作的時候,必須在沒有空氣的環境里進行,這就需要專門的設備來提供這樣的環境,還得嚴格控制生產車間的溫度、濕度和潔凈度,這一下子就讓設備和維護的成本漲了不少。
而且,為了讓固態電池性能更好,電極材料也要用更先進的技術來制作,比如把材料做成納米級別的結構,給材料表面做特殊處理,用新的粘結劑等等,這些都會讓電極材料的成本增加。電池的封裝材料和工藝也得重新設計,來適應固態電池的特點,這又讓整體成本更高了。據估算,目前固態電池的生產成本是傳統液態鋰電池的3 - 5倍。這么高的成本,如果用在普通新能源汽車上,車的價格肯定會貴得離譜,大多數人都買不起,也就很難推廣開來。
2027小批量生產?固態電池量產還有多少坎兒?
從市場和生產的角度來看,雖然大家都覺得2027年固態電池可能會開始小批量生產,但要真正大規模生產,還有很多難關要過。一方面,消費者對固態電池不太了解,也沒用過,所以對它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長期使用效果不太放心,需要很長時間去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固態電池的產業鏈還不完善,生產電池需要的鋰、鈷、鎳等原材料供應不太穩定,有些稀有金屬還很難找,價格也經常波動,這就影響了電池企業的生產計劃和成本控制。同時,要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生產,還得花很多錢和時間來研發和升級生產設備。
現在,全球很多大公司,像豐田、寶馬、寧德時代都在大力研究固態電池,競爭非常激烈。豐田早在2010年就開始布局固態電池研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計劃在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量產;寧德時代作為國內電池行業的龍頭,也在固態電池領域持續發力,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華為雖然在技術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要在這場競爭中勝出,還得解決技術更新、成本控制、市場推廣等一系列問題。
5分鐘快充3000公里?實際能用嗎?
華為公布的專利里,沒有說清楚3000公里的續航是在什么條件下測出來的,也沒說5分鐘快充需要多大的功率和具體的充電方法。在實際使用中,汽車的續航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開車的時候經常急加速、急剎車,電池的電就會消耗得特別快;天氣特別熱或者特別冷,電池的性能也會受影響,續航就會減少;要是車上載的東西多或者人多,車重增加,耗電也會變多,續航就更短了。
還有,現在的充電設施也滿足不了固態電池5分鐘快充的需求。現在大部分公共充電樁的功率只有50 - 120kW,而要在5分鐘內充滿電,讓車能跑3000公里,充電樁的功率得達到兆瓦級以上,這對電網的供電能力、充電樁的散熱和絕緣等技術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升級改造充電樁和擴容電網,不僅要花很多錢,還涉及到電力公司、設備廠家、城市規劃部門等多個方面,短時間內很難大規模實現。
總的來說,華為的固態電池專利展示了很大的技術潛力,為解決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和安全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要真的實現5分鐘快充、3000公里續航,并且大規模生產應用,還得解決技術難題、降低成本、完善產業鏈,以及解決充電設施的問題。隨著全球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究越來越多,產業合作也越來越緊密,固態電池未來有可能會改變現在的電池技術格局,它的發展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