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發揮機制創新對綜合審判質效的促進推動作用,2024年,省法院組織開展了2024年度全省法院綜合提升審判質效“十佳工作機制”“優秀工作機制”評選活動。
其中,中山法院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同心網”工作機制獲評“優秀工作機制”。
中山法院積極爭取市委政法委支持,構建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同心網”工作機制,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多元共治,依托“微網格”管理,凝聚“把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的最大合力,形成發現矛盾、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網絡化聯動工作格局,從源頭上多元、高效、便捷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
▲我院與東區街道、坦洲鎮簽署協議
2023年3月,市委政法委決定我院會同轄區東區街道、坦洲鎮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同心網”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8月,中山市平安辦印發《在全市推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同心網”的若干措施》,將試點經驗向全市鋪開。
創新舉措情況如下:
1.依托法院專業審判資源,與轄區政府健全信息聯通、協作聯動、處置協辦、反饋評價等工作機制,如開展“庭所共建”、在轄區成立法官工作站聯合辦公、指導轄區調解工作室開展調解、深化“人民法官下村居”活動、創建“無訟社區”“無訟產業園區”以及商住小區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等。
▲我院在東區街道“法官工作站”調解現場
2.基層法院與轄區鎮街建立民間糾紛成訴情況反饋機制,建立轄區案件臺賬,向鎮街點對點推送轄區成訟案件數量、增長幅度、類型構成、調解情況、風險預測等,并分析成訟原因,提出針對性治理對策建議。
▲我院與東區街道合作設立“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工作室駐銀行工作站”
3.積極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謀劃成立“中山市金融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打造金融糾紛“調-立-審-執-研”等一體的綜合性民生工程;積極申報課題項目,《法治營商環境視野下的中山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對策建議》成功獲得中山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立項,在終評中獲得優秀等次,并借此向市委呈交決策咨詢報告;推動中山市平安辦印發《在全市推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同心網”的若干措施》,明確7項措施,將試點經驗向全市鋪開,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向縱深發展。
▲我院與東區街道舉辦“同心網”勞動和勞務合同糾紛普法講座
4.我院結合試點工作印發《關于全面推行審判流程全鏈條調解的工作意見》,構建訴前案件甄別、訴中調解銜接和判后服判息訴的全流程調解工作機制,同時植入庭前調解前置程序和推行判前調解必經程序,在各審判流程開展全鏈條調解,充分發揮調解指標的正向牽引作用,力促實質解紛,防止案件衍生。
推廣價值:
該機制是深入踐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的一項成功實踐,通過依托法院專業司法力量,聯動基層社會治理主體,建立信息聯通、協作聯動、處置協辦、反饋評價等工作機制,強化府院聯動,整合多方資源,充分發揚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有效強化了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工作合力,非訴多元化解成效明顯,具備良好的實效性、創新性和可推廣性。因“同心網”試點工作成效突出,我院坦洲法庭被評為廣東省“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先進典型、“前端治理工作成績突出人民法庭”。
壹法中山融媒體工作室
編輯:高欣悅
一審:貝奇聰
二審:丁向娜
三審:林 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