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證券2024年所收罰單均與營業部合規管理相關
《中國科技投資》張婷 何梓嫣
近期,裁判文書網更新了一則關于券商撤銷營業部的相關侵權責任糾紛,該案件不少細節均指向恒泰證券(01476.HK)(恒泰證券在港股上市主體為恒投證券)。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恒泰證券收到的罰單均與營業部違規相關,由此可見,營業部合規管理亟待重視。
此外,恒泰證券投行業務業績及質量亦值得關注。在北交所的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評價結果中,恒泰證券作為唯一低于百分的券商,位列末席。2024年上半年,恒泰證券業績在2023年扭虧后再次出現下滑,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9.27%、72.12%。近年盈利不佳的情況下,恒泰證券近期又向旗下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基金”)注資近4億元。
合規管理亟待加強
近期,裁判文書網更新了一則來自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案號為(2024)京0112民初28198號的判決書。該判決書提到,由于某工作人員一直擔任某證券公司營業部法人,但在其離職后,該營業部一直未將工作人員從法定代表人對外公示處撤銷或變更。根據相關規定,其不得在同行業再就業或在其他營利性機構兼職或者從事其他經營性活動, 給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遂申請賠償經濟損失。判決書并未直接指出當事雙方名稱,但案件不少細節均指向恒泰證券北京新華大街證券營業部(下稱“北京新華大街營業部”)。
(2024)京0112民初28198號顯示,封某某于2007年7月入職某證券公司“市場拓展”崗位。2018年9月,封某某的工作崗位變為北京某證券營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并為該營業部的法定代表人。2022年1月27日,該證券公司作出相關任免通知,封某某不再擔任其所在營業部副總經理工作。2022年3月29日,人力資源部門發郵件再次通知封某某上述職務的任期已滿,由于其所在營業部連續三年虧損,考慮到封某某通勤方便的情況,將其調至另一營業部任財富管理總監一職,調整薪酬和考核標準,并要求封某某于2022年5月1日前往報到。次日,封某某便回復郵件表示,不存在調崗的事實基礎、解聘環節存在嚴重問題、營業部2021年虧損其無責任、離任審計報告存在弄虛作假問題、未對調崗進行正式溝通、新的崗位與待遇未進行溝通,不認可公司單方調崗的行為。
隨后雙方又進行了多次郵件往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2022年4月13日,人力資源部門要求封某某提前于4月14日前往上述新崗位工作,如未到崗將對其調至待崗。但封某某繼續前往其原所在的營業部打卡上班。2022年4月25日,封某某向人力資源部門發送《被迫離職通知書》,表明公司不再向其提供勞動條件,并阻礙其正常勞動,其將于4月26日不再前往營業部工作。而人力資源部門表示不存在封某某所述情況,公司未與封某某解除勞動合同,其已構成曠工。后經北京市通州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稱“通州仲裁委”)裁決,確認證券公司與封某某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4月25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而該證券公司于2022年5月19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五十一次臨時會議,決議撤銷封某某所在營業部,并于2022年7月4日發布撤銷營業部公告。10月21日,經北京市通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準(下稱“通州市監局”),該營業部準予注銷。
法院審理認為,封某某已于2022年4月25日明確表示離職,證券公司應及時選舉營業部新任法人,并進行變更登記。因未及時辦理法人變更登記,影響了封某某再就業,應就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綜合考慮作出決議和變更登記所需的合理時間,酌定賠償損失7萬元。
記者注意到,上述判決書中提到的通州仲裁委裁決信息,封某某名字未有隱去。記者就該名字在企查查官網搜索發現,封某某曾于2018年11月至2022年10月擔任恒泰證券北京新華大街證券營業部法人。該營業部亦于2022年10月21日注銷,登記機關為通州市監局。而2022年7月4日,恒泰證券曾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整合網點資源,優化網點布局,擬對北京新華大街營業部和武漢光谷國際廣場證券營業部予以撤銷。上述信息均與判決書內容相符合。
事實上,恒泰證券營業部在合規管理上存在不少問題。2024年12月27日,恒泰證券就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蒙古監管局(下稱“內蒙古證監局”)的罰單。罰單顯示,恒泰證券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部分營業部為投顧人員開通了柜臺系統相關權限、部分營業部出納從事營銷活動;對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監測管理不到位,未將員工全部手機號納入監控范圍、個別營業部負責人免職備案不及時;對投資者賬戶異常預警的核查不到位,部分客戶的異常交易監控預警未核查以及適當性管理不到位,未及時更新投資者評估數據庫,部分客戶缺少身份證有效期、風險測評結果等重要信息違規行為,內蒙古證監局對其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除上述罰單,2024年以來,恒泰證券共計收到四張罰單,均與營業部違規展業有關。7月,恒泰證券上海海倫路證券營業部及其工作人員存在未落實人員資質管理要求,未確保基金銷售人員具有基金從業資格的情形,被上海證監局出示警示函;12月4日,恒泰證券鄂爾多斯薛家灣準格爾路證券營業部員工劉衛萍因在銷售私募產品過程中存在誤導性表述、不當協助客戶提供個人收入證明用于私募產品合格投資者認定的行為,被內蒙古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投行業務質量亦有待提升
投行業務方面,恒泰證券的表現亦并不出色。2024上半年,恒泰證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6548萬元,同比下降31.68%。記者在滬深京三市中,并未查詢到2024年恒泰證券或恒泰長財證券有限公司(下稱“恒泰長財證券”)保薦的相關IPO項目;再融資項目僅有一個,但已于2024年1月8日撤回。恒泰證券新三板業務相對其三市業務而言算較為出色,2024上半年,恒泰長財證券完成新三板掛牌項目1個,申報項目1個,完成新三板融資項目2個,持續督導項目128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0月,新三板掛牌公司ST精標科(870706.NQ)發布了恒泰長財證券《關于擬單方解除與精標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督導協議的風險提示性公告》(下稱“《公告》”)。《公告》稱,2022年3月7日,恒泰長財證券與ST精標科簽訂了持續督導協議書,協議對持續督導費的金額和支付時間作了明確約定。截至公告日,ST精標科已累計兩年未按協議約定向恒泰長財證券支付持續督導費用。2024年12月11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同意恒泰長財證券和ST精標科解除持續督導協議解除,并同意了ST精標的停牌申請。ST精標科已連續虧損多年,面臨可能被終止股票掛牌的風險。此外,2025年1月16日,ST精標科補發了實控人、控股股東系列吳德佳被執行信息,吳德佳已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的公告。恒泰證券存在或無法收回上述公司持續督導費用的風險。
投行執業質量方面,2024年10月27日,北交所、新三板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證券公司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報告,該季度共有102家券商參評,而恒泰證券在新三板推薦掛牌和持續督導業務中合規質量被扣了7分,加上專業質量方面的得分后,最終以99.91分位列末席。2024年12月31日,中證協公布了2024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恒泰證券評價結果顯示為B類。
整體業績方面,恒泰證券近年的業績亦出現大幅波動。2022-2023年,恒泰證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25億元、25.13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8.74%、7.7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86億元、0.6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60.66%、104.99%。2024年上半年,恒泰證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實現11.69億元和5387.2萬元,分別同比下滑19.27%、72.12%。2024年12月27日,恒泰證券發布公告稱,將以現金出資方式向新華基金注資近4億元,增資事項所得款項將用于提升新華基金的資本實力,夯實其營運資金及拓展新業務。
2024上半年,新華基金管理規模存在著管理規模與收益雙雙下降的情況。恒泰證券公告及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新華基金旗下共43支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494.11億元,同比減少44.42億元,下降8.25%;新華基金凈資產為1.71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9592.7萬元。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新華基金溢利均為負,2024年上半年稅后溢利為虧損9592.7萬元,2023年虧損為9356萬元。
新華基金官網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其在管共45支公募產品,比6月末多2支,管理規模為557.91億元,比6月末增加了63.8億元,規模已有所回升。在完成新一輪輸血后,新華基金能否實現業績上揚,從而賦能恒泰證券?我們將持續關注。
記者就合規內控、業績及注資事宜等問題致函恒泰證券,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