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智行,去年初一度持續領跑新勢力交付榜。
但隨著后來理想發力以后,理想再也沒有把領先位置拱手相讓出去。
全年下來,理想以超50萬輛收官,而緊跟其后的鴻蒙智行也交出了44.5萬輛,成為2024年增長最快的代表之一。
當然,集合了四個品牌的鴻蒙智行,多少給人些勝之不武的印象。
在此其中,扛起了絕大多數銷量的問界,始終才是市場焦點所在。
換句話說,追趕理想的重任,也都落在了問界身上。
問界M8,這回能讓理想感到危機嗎?
在新M7上市之前,問界還只是個仍在掙扎的新勢力品牌。
然而在新M7上市以后,問界接連突破銷量門檻,直闖月銷3萬輛的大關。
如果說,新M7的爆火跟余承東的營銷術脫不了關系。
那么到了50萬級別的問界M9(參數丨圖片)之后,這無疑極大考驗了華為及問界的真實功底。
好的是,問界M9自上市以來就沒有讓大家失望。
2024年,被余承東稱為“1000萬以內最好SUV”的問界M9突破15萬輛年銷量,連續9個月蟬聯中國市場50萬以上月度銷冠。
對于這樣一款現象級產品,難怪華為高層敢這樣評價——
「這不僅在中國的豪華高端車領域,在世界領域也是一個奇跡。」
M9的王者光芒,不僅將問界一下捧到了豪華品牌的序列,還拋離了同在全尺寸SUV領域發光的理想。
據悉,去年問界M9的銷量比起理想L9多了超7萬輛。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華為人士看來,這兩者并非同一等級的對手。
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問界M9平均售價超過50萬元,比起理想L9超出10萬元之多。
因此,問界需要增加一款真正對位理想L9的車型——問界M8。
雖然問界M8的定位更低,但并不代表其尺寸和產品定義要跟問界M9拉開距離。
根據申報信息顯示,問界M8有著5190x1999x1795mm的長寬高和3105mm軸距。
問界M8和M9的身材區別,基本只集中在前者短了40mm的車長上。
至于理想L9,其數據對應為5218x1998x1800mm和3105mm軸距,三款車型之間沒有明顯區別。
照此看來,問界M系列是打算直接搬用理想L系列的打法了。
李想曾大方承認,理想L9、L8和L7本質上是同一款車,三者間共用大部分零部件。
對此,他曾用iPhone的產品邏輯來類比理想的布局策略——針對不同的價位,用一套有效的技術平臺,推出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iPhone 12、iPhone 12 Mini。
通過將平臺化打法發揮到極致,再搭配標配多數配置的打法以后,理想得以借助規模化優勢來把成本降到最低,同時還將競爭力放到最大。
基于這套打法,理想也就能在豪華車陣營里發揮出更強的競爭力。
有了理想L系列的范例之后,如今問界M系列打出類似招式也就不奇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效仿理想這套打法的還有“小理想”的零跑。
零跑創始人朱江明坦承,零跑C10、C16本質上是同一款車,其車燈、車門等80%零部件都是一樣的。
他直言,「2022年在開發C10時,我看到理想L9賣得非常好,我就想能不能就在C10的基礎上再做一款6座車?」
「如果沒有看到理想的車,我可能想不到,但看到了,我們決策很快。」
「團隊在原來的車上改,“一魚兩吃”,很快就把產品定義出來了,只用了1.2倍、1.3倍的開發成本做出來2款車。」
如此看來,打法“理想化”已成為了行業的一大趨勢。
除去效仿理想的“一魚通吃”以外,問界M8的設計也在向前者靠近。
留意新車側面的車窗面積跟車身大小的比例觀感,問界M8幾乎沒有M9身上的痕跡,反而讓人想到了理想L系列。
再者,問界M8還對前臉作出了優化,跟理想一樣用上環形燈條之余,其燈條的設計高度也跟著往上提升。
這些相似的設計元素,顯然無法將理想完全排除在外。
只能說,問界也學精了。
從去年開始,我們已經看到其它廠商陸陸續續推出了“類理想”的SUV,其中零跑的速度尤其迅速。
到了年底,來自長安系的啟源Q07和深藍S09也揭開了面紗,至于領克900、騰勢N9則已蓄勢待發。
毫無疑問,2025年將迎來大型SUV之間的混戰。
問界M8還能否像M9一樣成為市場爆款,還得看華為在它身上灌注多少遙遙領先的實力。
日前,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指出,賽力斯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8倍,超額完成計劃,且問界成功打入了豪華車陣營。
賽力斯還發布公告,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億元到6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繼理想和零跑之后,賽力斯成為了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值得一提的是,余承東早在去年初亦已放話,「由于問界的大賣,2024年Q1智選車BU、車BU都已實現了扭虧為盈。」
他還預計,2024年全年華為車BU將能實現扭虧為盈。
如今在賽力斯提前放出好消息之下,華為車BU大概率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之所以問界能在銷量和盈利上取得快速突破,這當中離不開其早早押注了增程賽道的先機。
事實上,目前實現盈利的理想、零跑和問界,無一不是主打增程標簽。
據乘聯會統計,去年國內增程車銷量達到116.7萬輛,其中78.7%的同比增速超過了純電和插混車型。
有見及此,難怪去年各大品牌均宣布將進軍增程賽道,就連過去始終堅持純電的小鵬、埃安和極氪亦不例外。
到了2025年底以后,大概率只剩蔚來一家依舊不帶發動機和油箱。
隨著各家都積極備戰增程賽場,這也進一步推升了全行業對增程技術的投入。
為此,去年寧德時代發布“驍遙超級增混電池”,該電池是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400km+、具備4C超充功能的增程混動電池。
彼時官方放話,理想、阿維塔、深藍、啟源、吉利、奇瑞等多個品牌都將搭載這款全新電池。
參照該電池參數,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大概率將率先應用在品牌旗艦身上。
換言之,不排除新款理想L9將成為喝頭啖湯的代表。
如此一來,這也難免對要發起挑戰的問界M8造成壓力。
從申報信息來看,問界M8采用跟M9同款的1.5T增程器,低配搭載36度磷酸鐵鋰電池,純電續航161km。
至于高配則應用52度三元鋰電池,提供235/240km續航。
需要注意的是,比起M9全系采用三元鋰電池,這回問界M8在低配上選用了磷酸鐵鋰電池。
不難想到,此舉將為之后的價格沖擊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新車四驅版總功率達到392kW,超過了問界M9增程版的365kW,也進一步拋離了理想L9的330kW。
看來,問界要堅決打透自身的長板優勢了。
問界的最大長板,離不開華為ADS智駕方案。
此前余承東說了,華為ADS 4.0系統將在2025年推出,開展高速L3級自動駕駛的商用試點。
他還指出,尊界S800的整車架構,就是專為L3級別自動駕駛而設計。
換言之,尊界S800要為華為的L3智駕打頭陣了。
至于理想方面也不甘示弱,李想直言2025年有望做到L3智駕水平。
顯然,在這場新勢力前二的交鋒當中,雙方都鉚足了勁想奪得智駕高地。
屆時要直面理想L9的問界M8,注定將不容有失。
問界M7和M9,如今都做到了月銷過萬,且加起來貢獻了問界乃至整個鴻蒙智行銷量的絕大多數。
問界的SUV戰略,已然打得有聲有色。
在此基礎上,考慮到M7定位30萬級市場,而M9則落子于50萬級,這中間的40萬級空白地帶無疑將交給M8。
如此一來,問界M8和理想L9之間的對決將不可避免。
需要注意的是,理想L9先是被問界M9蓋過風頭,接著被自家其它L系列車型分薄了份額。
這時再殺出來個問界M8以后,可以預見理想L9將面臨著不小麻煩。
問界能否乘勢在豪華車市場上跟對手拉開距離,就看這一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