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就要到站了,
這一年過得可真快呀~
下一站:靈“蛇”獻瑞
請做好準備,前方就是春天!”
聊起2024年
湖南媽媽去哪玩和各位大朋友小朋友
一起趣游了太多地方
新年假期,帶娃暢游星城
我們貼心的為大家盤點了
新年特輯系列
這一期,我們推出
最受大家歡迎的
在長沙“看”世界特輯
長沙的“佛羅里達”“呼倫貝爾”
“小景德鎮”“小九寨溝”
“小那拉提”
太適合在溫暖冬日帶娃暢游
GO!GO!GO!
浮臥湘江,一灣彎彎的月亮島,將江水劃拉出一片濱江綠地,此處,便是長沙的“佛羅里達”——銀星灣公園。
乘坐長沙地鐵4號線至湘江新城站,便可到達銀星灣公園,當然也可以選擇自駕,公園停車場需要提前預約,不過附近的銀星灣路旁可以免費停車。
“騎車、放風箏、徒步、露營、垂釣……孩子們一致覺得,濱江邊的草坪更有趣,更多‘玩頭’。”車停銀星灣道旁,家住望城區的李女士帶著一家人趁著好天氣“趣”玩。
作為長沙較早發展的江灘公園,銀星灣公園毗鄰月亮島,其中460畝湘江灘涂構成它獨一無二的魅力。目前公園沒有太多的游樂設施,但是空間很大且干凈整潔,很適合自帶平衡車、風箏、露營設備等自由活動。
銀星灣的綠道,是很多親子家庭前來游玩的目的地。
“這條專門給小朋友騎行的平衡車道,沿江邊的騎行道是他爸爸帶他騎單車的路徑,帶著女兒的話,我們還會去里面的沙灘玩沙。”謝女士介紹。原來,公園里面有一片沙池,方便家長帶著小孩盡情的玩沙,還有不少休憩的座椅,裝飾成銀白色貝殼樣式,與銀星灣、月亮島這樣詩意的名字互相映襯。
沿著草坪的斜坡往下走,鏈接月亮島的大橋將江邊一分為二。左手邊是露營區,能看到不少帶著帳篷和露營椅的家庭,背靠著草坪曬太陽,右邊則是親水區域,擠滿了來垂釣、放風、拍照的家庭。
兩條長長的走廊鏈接到灘涂路面上,水草豐茂,喬木青蔥,江灘難得保留著野趣。一不小心,竟是找到了釣友口中的“野釣天堂”。
但公園沒有售賣釣魚裝備,所以需要自備,建議帶小孩的家長就在長廊上過過癮,不要深入草叢尋找釣點,水草豐茂要注意蛇蟲。
一千余年前,黑石號搭載從長沙窯出爐的各色瓷器,一路漂洋過海……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雋永流傳,而故事中的古鎮,至今在時光的長河里熠熠生輝。
無論是媽媽眼中的“網紅樹”,又或是讓孩子們著迷的“玩泥巴”,去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銅官老街,游玩晴雨皆宜。
搭乘1號線在金盆丘(銅官窯巴士站)轉銅官窯旅游巴士(末班車19:00),在銅官老街站下車。自駕的話,銅官老街的停車位置除了江邊,后街的銅官窯街區管理委員會處也藏著一片停車場,但從這里抵達正街還需要步行百余米,目前停車場是免費的。
從醴陵“火”起來的“撿瓷游”,在老街上也能找到同款打卡地。整條街巷風格獨具,大把大把的瓷杯、瓷碗、陶瓷汽車掛件等就那么大剌剌地擺放在街面上。孩子們被那些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陶瓷器皿深深吸引。
“女兒看上了一個瓷杯,我們順勢就想體驗把玩泥巴。”李女士分享了一件趣事。原來,古街上分散開了不少陶藝體驗館,除了能大飽眼福,在“撿瓷”上跟老板殺價,還能帶孩子DIY一件獨一無二的瓷器。
除了瓷器,古鎮另一處必打卡點是云母山。傳說千年前,沿著湘江而來的陶瓷藝人在這座山上發現了燒紙陶瓷的原料——云母石,于是他們便在山腳定居興業。
時光匆匆,窯火不滅,長沙瓷從這里走向全世界,云母山之名也隨著長沙銅官窯陶瓷燒制技藝傳承至今。
從老街中段沿著曲折的山道往上走(入口處在楊氏小花片門店旁邊),步行不到50米便到了火燒坪(舊時老地名),入目即可見一棵巨大的老樟樹。
據當地老人估算,這棵老樟樹樹齡有400多年,2021年湖南省已將其列入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只見古樹撐開偌大的傘蓋,仿若將一眾老房子環抱其間,舊時的紅磚墻沿著小巷字排開,一路上,還能見到不同的瓷器瓦片散落基間。
老街盡頭,還藏著一座古意盎然的藝術館——夏國安藝術博物館。博物館占地約2000平,是湖南省文物局官方認證的非國有博物館。館內藏品廣泛,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從黑石號中打撈而出的長沙窯。
如今,館內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風遛娃樂園”,提前預約上,無論是跟孩子上一堂“陶藝課”,亦或帶娃吃一餐地道美食——“十碗頭”,都是不錯的體驗。
冬日暖陽柔軟細膩,乘車離開城市去往鄉野,不到40分鐘車程,我們發現了堪比新疆“那拉提”游牧人家的塞北“小江南”景象。
位于長沙市五星級衛生鄉鎮的瀏陽洞陽鎮,有著“長沙市五星文明衛生鄉鎮”的美譽。不遠處,瞧見一面“西園村瓜唪美麗屋場”的立牌,早有不少親子家庭車停此處。
“他就喜歡自由,一到了鄉下,就跟個野孩子一樣。”謝女士和同行的朋友紛紛放開了雙手,讓孩子們一頭扎入西園村,玩起了“尋寶游戲”。
原來,洞陽鎮在居民核心聚集地附近打造了瓜唪壩親水平臺、楓漿橋觀景臺等親水設施,建設了五公里的健康游步道,同時充分挖掘河流歷史文化底蘊,建造了水文化走廊、水文化廣場等。
“這讓我想到去年秋天去那拉提草原的場景。”漫步在河岸邊,家住瀏陽市的王女士欣喜道。遠山如黛,樹林蔥蘢,有幾分那拉提精華景致的神韻。
坐落在洞陽鎮晏子壩村的五魁山,也是沿途不可多得的“探寶”之地。
“五山得道,魁岸成仙”五魁山此山非彼山,雖甚少有文字記載,卻印證著洞陽鎮也曾因道教聲名在外的歷史。據悉,洞陽鎮內有洞陽山,隱藏在今洞陽水庫之后,別有洞天,素有道教名山的美稱,山上有隱真觀。
也因此,洞陽山下的洞陽鎮自古以來香火不斷,五魁山便是其中之一。如今該觀仍保留完整,有當地村民主持祭祀儀式,正殿上燃著的香燭裊裊,陽光透過木制的屋檐,與煙火互相纏繞,格外“仙氣裊裊”。
冬日意濃,從市區出發往城南走,欒樹果在陽光下泛著溫柔的粉色,車程半小時有余,便到了有著長沙“阿勒泰”“小呼倫貝爾”之稱的——禾咀上。
作為小有名氣的“網紅”露營地,或許是因為還未被開發成商業景區,禾咀上仍保留著野生的姿態,展現著不同于城市的原生態之美。
“一開始是‘刷’到了不少禾咀上的風光大片,又聽朋友說車可以直接開到草坪上,露營野餐都很方便,于是便趁周末帶著孩子一起出發了。”家住開福區的謝女士介紹。
整個草場的范圍極大,圍繞著瀏陽河和支流蔓延開去,呈現一個小小盆地樣的景觀。除了選擇一片心儀的草坪扎上天幕,攤開桌椅,露營休閑,還可有多種方式遛娃。
“原生態的‘草原’給我們的發揮空間很大,在這里可以搭建帳篷、燒烤、放風箏、戶外K歌……”謝女士解釋,天然的露營場地有利也有弊,她提醒道,由于周圍沒有停車場和衛生間等設施,建議出游的家庭可以自帶移動廁所和折疊馬桶,最好也自備飲食。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的景象也隨處可見,附近的牧民還有放馬的,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帶孩子們去體驗一番策馬揚鞭。臨河整潔的街道寫著“長沙綠道”的標牌,偶有踩著自行車的孩子們笑著路過,在風里留下一串清脆的鈴鐺聲。
挨著瀏陽河,面臨湘山。距離禾咀上不到3公里的陶公廟,在冬日中展開了另一番柔情。
它被譽為“六朝遺廟”,是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宇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吊檐、墻頭和屋脊上展示了古代匠人巧奪天工的手藝,宏偉的建筑、精美的雕刻以及墻壁的彩繪藝術都令人嘆為觀止。
從廟里出來便是下正街,傍水而生,因廟而興的古街古韻悠悠。這里自古是商賈云集之地,也是文人騷客的匯聚地,前人取附近河畔景點菁華,鋪綴而成“梨江八景”。
“與其他的古街不同,下正街顯得格外有‘松弛感’,少了商業氛圍,卻多了幾份煙火氣。”李女士解釋,老街的不少小樓臨河而建,還保留著時光的印記,漁具店、老式理發店、桐油店等老店等,仿若一下子把你拉回到80年代,時光在這里猶如瀏陽河般寧靜而雋永。
冬日來一場暢快的登山之旅,是1月最輕松自在的親子游玩法。從長沙市區出發沿著湘江風光帶一路向南,約1小時路程,就能到達位于湘潭縣的金霞山森林公園。
“金霞”之名從何而來?據清《湘潭縣志》記載:“朝陽映翠,嵐氣金光,絢呈異彩,故名”。金霞山海拔僅151米,加上山林步道的修建,非常適合帶年幼的孩子在冬日里登山放野。
“登山步道全程用紅、灰兩色小方磚鋪就,非常平緩,5歲的兒子自己一個人就能攀登。”家住長沙的李女士說,想體驗傳統的登山路線可以導航金霞山森林公園龍興寺,龍興寺位于山腳,也是上山步道的入口,此處可免費停車。
但家住湘潭的黃女士一家則推薦另一條游覽路線:“比起從龍興寺出發,從步道出口處開始攀登,也別有一番風味,且能率先打卡金霞山的網紅拍照點。”
黃女士口中談及的網紅拍照點,正是擁有“綠寶石”顏值的金霞山天湖。導航金霞山公園天湖,看見一段登山步道,步入沒多遠,左手邊有一條小道,從茂密的草叢間隱約就能看見天湖。
都說“水清則無魚”,金霞山天湖則翠綠得深不見底,據了解,金霞山天湖是廢棄礦坑積水形成的一個很深的湖泊,因其富含礦物質元素,所以它也呈現出酷似高原冰川湖一樣神秘的玉石色彩。
順著步道繼續向上攀登,周邊如蘆葦蕩般低矮的草叢景色漸漸被茂密的植被覆蓋,陽光透過高大的樹林灑在小路間,置身其中,仿佛才能明白金霞山為何會被稱為長株潭城市群的“綠肺”。
由于山體不高,金霞山沒有一個大型山頂觀景平臺,路過山頂,順著步道一直往下走,就來到了“霞光萬道龍興寺,碧浪千重易俗河”的龍興寺。
相傳龍興寺最初名為龍興庵,始建于東晉,禪師在竣工當晚夢見有五龍繞庵,因此得名“龍興”。山間古寺景幽人少且整潔干凈,寺院里三棵百年老樟樹環抱生長,枝干延伸甚遠,伴隨著園中似有若無的檀香,讓人忘卻城市的喧囂,沉浸在禪宗的幽靜古樸之中。
“龍興寺還會定期舉辦一些禪宗活動,香火旺盛,冬季下雪時不少攝影發燒友都會前來,拍照十分出景。”黃女士說,登山步道入口距龍興寺不遠,自駕前來的家庭也可將車輛停在龍興寺免費停車場,然后從這里開始登山之旅。
除了令人放松的綠色之旅,金霞山周邊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游學。湘潭縣紅色教育發展中心里的羅亦農生平業績陳列館,適合帶孩子來了解這位出現在教科書之列“名人”的平生事跡。
新年伊始,萬物可愛
趁著假期快帶孩子來一趟
溫暖冬日之旅吧
各位寶爸寶媽快來加入
“湖南媽媽去哪玩”交流群
景點推薦 遛娃實踐分享 避坑解疑
群里真的很會聊
圖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編輯 | 趙晗菁
二審 | 陳寒冰 三審 | 鄧魏
聯系電話 | 0731-88849276
媽媽去哪玩
親子 | 旅游 | 交友 | 生活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