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國,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度假旅游的天堂。
可就在這些島國中,有這么一個小國,它不僅拒絕中國游客入境,甚至直接叫停了所有飛往中國的航班!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難道中國游客惹到他們了,還是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小國“不為人知”的一面...
“目中無人”的小國
提到帕勞可能很多人還有點陌生,這個位于西太平洋的島國,國土面積只有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也只有2萬多一點,在世界上可以說是“袖珍”級別的。
別看它現在獨立自主,曾經可是被一波又一波的殖民者占領統治過,最早聞到帕勞味道的,是那些來自歐洲的航海家們。
18世紀初西班牙人最先登上了帕勞的海岸,到了19世紀末德國看中了這里,把魔爪伸了過來,將帕勞收入囊中,一戰后日本又從德國手里接過了這個燙手山芋。
二戰期間美國從日本手中奪走了帕勞,并把它納入“太平洋托管地”進行管理,直到1994年帕勞才正式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名義上是獨立了,但實際上,帕勞的經濟命脈還掌握在日本企業手里,政治舞臺上也少不了美國的身影。
可以說,帕勞的命運飽經滄桑,幾經易手,到現在都沒能完全擺脫外國勢力的影響,這不禁讓人感慨一個小國要在大國博弈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實屬不易。
歷史的烙印,文化的滲透都深深影響著帕勞的現狀和未來,而作為旅游業的后起之秀,帕勞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國際游客。
在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中國游客,但好景不長,近年來帕勞這個國家一直在“作死”的邊緣試圖挑釁,導致了與中國的關系出現了一些波折。
停飛航班,拒絕游客
前面說到,帕勞的旅游業可謂是后來居上,一躍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這其中,中國游客功不可沒。
在鼎盛時期中國游客占到了帕勞外國游客總數的40%!這個數字可不是鬧著玩的,基本上相當于帕勞旅游業的“半壁江山”了。
中國游客的大量涌入,給帕勞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酒店、餐飲、交通、娛樂等行業蓬勃發展,不少當地人也因此而致富。
有人曾經形象地比喻,中國游客猶如一股“及時雨”,滋潤了帕勞這片土地,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本來相安無事的帕勞,突然在國際舞臺上發難,接連向中國“示威”。
故事還得從1999年說起,這一年帕勞不顧中國的反對,執意與臺灣“建交”,要知道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帕勞的舉動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挑釁。
盡管事后帕勞方面解釋說,這只是出于經濟考量,并無政治意圖,但在中國民眾看來,這已經是一種“倒打一耙”的行為了。
時間來到2012年,帕勞海域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事件,一艘中國漁船在帕勞海域作業時,遭到帕勞海警的槍擊,導致一名中國漁民不幸身亡。
這一事件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許多人呼吁政府采取強硬措施,維護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隨著南海爭端的不斷升級,帕勞又一次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在美日的慫恿下帕勞公開支持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權益。
這一立場與中國的核心利益背道而馳,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而帕勞的一系列挑釁行為,終于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
2015年中國開始對帕勞采取反制措施,提高了中國游客的簽證門檻,2018年中國更是直接叫停了所有飛往帕勞的航班。
面對中國的“連環出擊”,帕勞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畢竟失去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客源國,帕勞的旅游業無疑會遭受重創。
據統計中國游客銳減后,帕勞的旅游收入驟降了60%以上,許多酒店、餐館、商店都面臨倒閉的境地。
在這種情況下帕勞政府曾試圖挽回中國游客的心,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甚至還派出代表團來華“道歉”,但覆水難收,中國民眾對帕勞的印象已經大打折扣。
回顧帕勞與中國的這段恩怨情仇,不禁讓人唏噓不已,一個小國本可以借助中國的東風,實現經濟騰飛,卻偏偏選擇了對抗的道路,最終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中國從來不是一個咄咄逼人的國家,對待帕勞這樣的小國,向來秉持著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
倘若帕勞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與中國構建互信互利的伙伴關系,那它的發展之路或許會更加順暢。
可惜的是,帕勞似乎并沒有吸取教訓,在中美關系日趨緊張的大背景下,帕勞又一次站到了美國一邊,公開指責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為。
甚至還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所謂“印太戰略”,種種跡象表明,帕勞與中國的關系,恐怕還會繼續惡化下去。
如今的現狀
前面我們講到,帕勞因為在國際事務中多次“得罪”中國,導致兩國關系惡化,中國游客銳減,旅游業遭受重創,本以為帕勞會從中吸取教訓,但現實卻并非如此。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球,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作為一個高度依賴旅游業的國家,帕勞首當其沖。
據統計,疫情期間帕勞的游客數量驟降了90%以上,許多酒店、餐館、商店都陷入了停業狀態,失業率飆升到了20%以上。
更雪上加霜的是帕勞本就脆弱的醫療系統,在疫情的沖擊下幾近崩潰由于長期缺乏投入,帕勞的醫療設施嚴重落后,醫護人員奇缺,根本無力應對大規模的疫情。
一時間民怨四起,社會動蕩不安,面對危機,帕勞政府寄希望于美日兩國的援助,但現實卻讓人大失所望。
美日的援助資金,大部分都流向了帕勞的精英階層,普通民眾并沒有得到多少實惠,一些政客趁機中飽私囊,而底層民眾卻在貧困線上掙扎。
早在2017年,帕勞就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并非長久之計,當時帕勞總統雷蒙格相公開表示美國給予帕勞的好處非常有限,帕勞應該主動改善與中國的關系,以求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但雷蒙格相的言論引發了美國的不滿,在美國的壓力下帕勞又一次在南海問題上站隊,公開指責中國“破壞地區穩定”,此舉無疑再次讓兩國關系再度跌入低谷。
更令人不齒的是,面對自身的種種錯誤決策,帕勞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在國際社會上“倒打一耙”,聲稱是中國用旅游業危害帕勞的發展!這種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做法,實在是讓人無法茍同。
客觀而言,帕勞目前的經濟困境,固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出在自身,長期以來,帕勞過度依賴旅游業,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
再加上對中國關系上屢屢“失誤”,導致中國這個最大客源國的流失,可以說是自斷財路,咎由自取。
反觀帕勞的鄰國,如泰國、柬埔寨等,它們同樣深受疫情沖擊,但卻能夠保持與中國的友好關系,積極歡迎中國游客。
這些國家不僅在疫情后期實現了旅游業的快速復蘇,更借助中國的“東風”,推動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相比之下,帕勞的做法無疑是非常短視和狹隘的,而他們之所以落得一個今天的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吧!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