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逢雙春,四人要躲春”,2025年春節將至,哪四人躲春?
2024年是甲辰年,2025年是乙巳年,當然按照傳統的說法,乙巳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是:“雙春年”,“閏六月”的原因,這一年也是不一般的。
按照“干支紀年”的說法,2025年這一年有383天,又有兩個六月的原因,因此老祖宗認為在這一年立春的時候是要“躲春”的。
正因為如此,農村里也就有了“青蛇逢雙春,四人要躲春”的說法,那么什么是青蛇年,那四人是要躲春呢?我來說一下:
青蛇逢雙春:
和2024年相比,2025農歷年有幾個不一般之處,我來說一下:
①2025年是青蛇年。
2025年為什么是青蛇年呢?
其實這也是“干支紀年”的說法,在天干地支中,一共有六十甲子,也就是六十年一輪回,比如說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等。
這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成,十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所以按照六十甲子的排序,2023年是癸卯年,2024年是甲辰年,2025年是乙巳年。
在“干支紀年中”,十天干對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對應著“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十二地支又對應著十二生肖。
而“乙”為木,為青色,“巳”為“蛇”,所以2025年乙巳年就是“青蛇年”。
②2025年是雙春年,又是閏六月。
2025年有兩次立春節氣,所以按照民俗的說法就是“雙春年”,一次是農歷的正月初六,一次就是農歷的臘月十七,所以2025年就是“雙春年”。
因為2025年是“雙春年”,所以這一年有384天,和2023年閏二月不同,2025年閏月則就有了“閏六月”。
那么為什么會有“雙春閏六月”的說法呢?
因為我國是同時使用“雙歷年”的國家,也就是農歷年和公歷年同時使用。
但是公歷年是按照地球繞著太陽公轉運行而制定的,一年有365天,農歷年一年是按照月球繞著地球公轉運行而制定的,一年有354天。
因為農歷年差公歷年11天,所以古人為了平衡四季和農歷年之間的關系,就采用了“閏月”的方式。而2025年恰好閏六月,因此也就有了“雙春閏六月”的說法。
“四人要躲春”:
什么是“躲春”呢?
對于躲春,是古人的一種民間習俗的說法。在古代,由于老祖宗對于一些自然現象認知的不同,所以也就有了民俗的說法。
比如說古人發明了二十四節氣,這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歲首”的開始,也是冬天之氣和春天之氣相互交替的時候,這時候地球的磁場是比較亂的,一些人在這一天也會引起情緒和身體上的不適。
所以老祖宗認為,為了避免一些不利的影響,一些“身體弱的人”,是要在立春節氣這個交替的時間要“躲春”的,所以這稱為“躲春”。
那么哪四種人需要“躲春”呢?
其實“躲春”指的是“躲太歲”。
對于太歲的說法,是有很多民間習俗的,但是這里的太歲是指天上的“歲星”。
歲星,指的是木星,也是太陽的行星之一,但是對于地球來說,一些科學家認為是“地球的保護傘”。因為一些天上的隕石,在即將撞上地球的時候,卻因為木星的“強引力”而北吸引到木星上。但是在古時候,老祖宗卻把木星稱為歲星,也就是“太歲”。
歲星繞著太陽轉,缺轉的比較慢,大約是地球的1/12,也就是說地球繞著太陽一圈,歲星只能轉1/12圈。
所以老祖宗把“歲星”分為十二地支,也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①,進入2025年立春節氣以后,歲星已經運行到了十二地支中的“巳”位上,“巳”是十二生肖中的蛇,因此按照老祖宗的說法,屬蛇的人是要“躲春”的。
②,十二地支中的“巳”位,和十二地支中的“亥”位呈180度,也就是“巳亥相沖”,亥為豬,所以屬豬的人是要“躲春”的。
③,十二地支中的“巳”位,和十二地支中的“寅”位呈90度,呈現相刑關系,但是因為“寅巳相害”的原因,寅為虎,所以屬虎的人要躲春。
④,十二地支中的“巳”和十二地支中的“申”位,呈90度夾角,是“寅巳申相刑”的原因,申為猴,所以屬狗的人是要“躲春”的。
綜上按照傳統的民俗說法,以上四種屬相的人“蛇,豬,虎,猴”是要在立春節氣這一天躲春的。
如何去“躲春”呢?
對于如何躲春,老祖宗認為在立春節氣“交接”的時間里,其前后一個小時,是要躲在家里不出門的。
而2025年立春節氣的時間是,正月初六,晚上22點10分13秒,所以在正月初六這一天的晚上9到11點是不能出門的,這稱為“躲春”。當然這不過是民俗的說法,具體沒有科學依據。
對于俗語“青蛇逢雙春,四人要躲春”的說法,也不過是民間習俗而已,我們只是當作一種傳統文化就可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