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一位母親反映自家倆孩子拿零花錢各捐10元做公益卻被公益組織嫌“摳”拒收。這本是孩子用來買零食的錢(一個9歲,一個11歲),他們又不掙錢,一個月10塊相當于成年人一個月1000,愿意捐贈出去值得表揚,沒想到公益對接人卻嫌孩子摳門。
在看到對方發的話后,這名母親并沒有和這名負責人爭論,而是選擇民政局投訴。小時候撿到一毛錢交給警察叔叔,都能被夸一句好孩子。如今捐贈十元錢卻被說成“摳門”,這個世界到底怎么了?
民政局受理了這件事,也對公益對接人做出了教育。經過三四個小時候,這名母親的氣已經消了,覺得也不是什么大事。后來卻發現自己和孩子被個公益組織的系統除名了,對方的道歉言論,充滿著鄙夷和瞧不起:“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句子沒連貫沒戴眼鏡,沒審閱就發出去了。謝謝您的大愛無疆”
這件事鬧到網上后,公益組織的負責人表示,員工已經道歉了。暗示這名母親不依不饒,非要把小事鬧大,他們也很委屈。這名母親卻覺得一碼歸一碼,說捐贈10元摳門這件事確實用道歉解決了。但“被投訴后將孩子從公益組織除名”這件事,到現在都沒個說法。憑什么把孩子除名?
這次的公益捐贈,是臨近過年公益組織打算慰問孤寡老人,這名母親還準備帶著孩子去幫幫忙,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沒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不管捐贈多少,都是孩子的一份心意。老年人為了一個塑料瓶都會大打出手,這家公益組織憑什么幫他們拒絕10元錢?
捐款不在多少,再小的愛心,也是無價的,真難以理解公益機構的工作人員,憑什么“嫌貧愛富”?目前,民政局已經介入此事,將會給母親和兩個孩子一個公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