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濤
石虎被稱為畫壇奇才,東方藝術的當代覺行者,“為天立命”他的藝術追求;作為一名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他為中國畫走向世界探索著方式。石虎生命的最后十年, 淡出大眾視野,退居嶺南河源縣山下村。人們不禁好奇會問: 這最后十年的隱居生活給石虎帶來了什么樣的藝術呢?
開幕式現場
在石虎晚年的作品中,我們首先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厚厚沉淀,以及更加成熟的藝術語言和理論體系。在大型繪畫中,他善于用人物、動物形象的解構與重組來建立起他對中國歷史、社會、信仰的理解,以燦爛重疊的色彩鋪陳和錯綜復雜的構圖給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通過對宗教諸靈、蕓蕓眾生的刻畫,表達了藝術家對生命、人性,以及當代社會的深刻領悟:人不光有物性,還有神性;在一個萬象叢生的世界里,萬事萬物相互聯結,這就是天地精神,人類的終極寓所。在物欲橫流的當下社會,我們必須回歸神性。透過人物、動物、風景、活動的表現,石虎的畫還傳達出他對“微觀歷史”的觀察體悟。在他畫筆下,人物是他身邊的親人舊友 ,場景是他生活過的居所,活動也是記憶中發生的具體事件,故鄉是揮之不去的綿綿思緒。 石虎的個人史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畫史。他的興奮是時代的興奮,他的悲傷是時代的悲傷,他的抱負是時代的抱負,他的希望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希望。他用他的畫構建起一個充滿陽光和溫暖的世界,真實與虛幻相互交織,將人帶入亙綿不絕的萬古之世!
開幕式嘉賓合影留念
石虎繪畫語言的核心是他的“象式”“無法之法”,和他對顏色和線條的獨特理解。他筆下的顏色不再是人和物的物理性顏色,而是他所定義“象”的顏色,這個“象”的顏色充滿感性、情緒、甚至虛無,它是生命和靈魂的顏色。這是石虎重彩畫深深打動我們的原因。石虎認為線條是心靈的載體,是一切繪畫的根本。 對他而言,漢字是一種生命性體驗,是宇宙構造的第一要義。只有回到漢字的原始造型思維,才能讓繪畫線條進入創造力。 天下唯他能達其妙哉!
展廳現場
藝術家生命的結束給作品劃上了句號,可天才和靈魂不會就此離去,依然閃爍在他的畫作中,深深呼吸著、吐納著。 我相信,真正的石虎時代還未到來。石虎走在他自己時代的前面,又開啟了未來之路,那是一條通向永生之途。
就像考古學家在荒涼的沙漠戈壁里挖掘出古代埋葬的寶物,讓后來人一窺已逝世界的精彩紛呈,舉世為之傾倒。當藝術家在遠離都市文明的鄉野之地重新解碼藝術之玄機妙門,并一一付諸筆端,作為觀者,我們應當如何進入石虎的藝術世界一解端倪?
展覽海報
石虎作品賞析
八仙過海 450X600cm 紙本重彩 2018
窗鳴圖 125X64cm 布面重彩 2016
共華圖 280×1200cm 布面重彩 2017
(請橫屏觀看)
十八羅漢 400×1332cm 紙本水墨 2018
(請橫屏觀看)
晴送圖 119X75cm 布面重彩 2014
山花圖 109X71cm 紙本重彩 2016
騰黃圖 125X164cm 紙本重彩 2022
暮歸圖 80X43cm 布面重彩 20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