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內的豪華品牌陣營,A算得上是第一梯隊的領頭羊,不過同為德系三兄弟的A之間也存在著“相愛相殺”的競爭格局,比如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這款奧迪A4L(參數丨圖片),作為豪華中型轎車的代表,目前入門款40TFSI時尚動感型已經降至19萬,相較寶馬3系和奔馳C級都更具性價比,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奧迪A4L的表現吧。
作為一款主打運動化的車型,奧迪A4L在外觀層面增加了不少具有戰斗氣息的套件組合,前臉采用了家族化的六邊形中網,內部黑色的蜂窩組件結構增強了格柵區域的層次感,兩側大燈為楔形的輪廓造型,內部燈組增加了柳葉眉的結構,保持了較為前衛的照明燈效,前包圍組件的兩側為導流槽區,經過外八字的組件劃分后保持了相對運動的造型,同時內部還加入了鍍鉻飾條裝飾,進一步增強了視覺上的戰斗氛圍。
奧迪A4L基于MLB平臺打造,在車側設計上保持了奧迪一貫四平八穩的體態造型,鍍鉻的窗邊飾條形成了相對流暢的弓形輪廓,前后窗均有著銳利的窗角結構,車身采用了錯落的三段式線條勾勒,前后平直的筋線著重對輪拱肩部進行勾勒,而車門區域的筋線采用上下分層結構,下方的裙邊飾條上揚延伸,也增加了一些車側的俯沖感。車尾區域的設計簡潔而運動,尾燈保持了楔形的輪廓結構,并加入了一些熏黑處理,后包圍區域帶有微微的外擴設計,同時底部包覆了黑色的護板組件,雙出的排氣結構也提升了整體運動感。
進入車內,奧迪A4L保持了德系特色的工業風格,座艙整體呈現T型的結構分區,出風口采用了分段式的貫穿式格柵結構,讓臺面形成了上下分區設計,鋁制、碳纖維或木紋材質的貫穿式條一直延伸至車門板區域,形成了別樣的環抱式氛圍,臺面中部配有懸浮式中控屏,下方保留了單獨的按鍵、旋鈕和液晶小屏的組合,兼顧了一些行駛中的盲操作需求。
在配置方面,車機內搭載了MMI智聯系統,整體界面的UI設計以簡潔素雅風格為主,模塊化的功能按鍵及相對快速的響應保證了整體操作質感,車機內的應用功能較為齊全,除了入門版沒有配備內置的GPS、車聯網和4G功能外,其余車型均是標配,車內同時支持CarPlay互聯,方便了日常使用。整車輔助駕駛方面稍顯薄弱,全系車型僅標配了L0級功能,如需選擇自適應巡航等需額外花費16200元進行選購。
奧迪A4L作為一款豪華中型轎車,有著4858*1847*1439(1411)mm的車身尺寸,而軸距達到了2908mm,MLB縱置平臺在空間利用率的優勢保證了車內充裕的乘坐空間,全系均標配了運動風格座椅,并采用了仿皮或皮/翻毛皮的組合面料包覆,在填充感上相對厚實偏硬,但能提供飽滿的支撐,在長途乘坐時反而不容易感受到身體的疲勞感。
動力方面,奧迪A4L全系提供了40TFSI和45TFSI兩種動力版本,對應了低功率和高功率兩種調校,40TFSI車型擁有140kW(190Ps)的功率和320N?m扭矩,而45TFSI則有著180kW(245Ps)的功率和370N?m的扭矩,全系均匹配7DCT,從兩車的實際駕駛感受來看,40TFSI車型雖然功率相對偏低,但動力的銜接和輸出力道均保持了平順充沛的風格,從1500rpm開始便可達到最大扭矩平臺,在城市路段和高速超車時均能輕松完成。45TFSI車型則更具駕駛樂趣,相比40TFSI車型在動力儲備上也富有底氣。
奧迪A4L全系均采用了前后多連桿的懸掛組合,這樣的結構能隨時保持臺面與路面的最大接觸面積,確保整車的行駛平穩性,同時富有韌性的彈簧結構能將路面的顛簸充分化解,保持德系的高級濾振表現,轉向的阻尼感會隨著方向盤轉圈角度的增大而增強,同時車頭保持了精準的指向性。
如果單從駕駛樂趣和外觀設計來看,奧迪A4L才應該算作A同級的運動化車型,相比寶馬3系,奧迪A4L不僅擁有強勁的動力表現,同時在操控及懸架質感上保持了相對積極的設定,這讓其運動屬性進一步增強,不知道當前19萬的價格有吸引你嗎?
B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