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23日,艾伯維和Neomorph共同宣布,達成一項合作和選擇許可協議,針對腫瘤學和免疫學的多個靶點,共同開發新型分子膠降解劑。根據協議條款,Neomorph 將從艾伯維獲得預付款,并有資格獲得高達 16.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的期權費用和里程碑總額,以及凈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
圖源Neomorph官網
01.
MNC都愛Neomorph
Neomorph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專注于分子膠降解劑領域,發現并開發“不可成藥靶點”的創新藥企。該公司最初由風投機構Deerfield Management Company與科學創始人Phil Chamberlain、 Eric Fische、 Benjamin Eber、Scott Armstrong共同創立,并在成立當年宣布獲得1.09億美元的A輪融資。
對于本次合作,艾伯維小分子治療和平臺技術副總裁 Steven Elmore 表示,“蛋白質降解劑代表了藥物發現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艾伯維也致力于推動這項技術的發展。我們很高興能與 Neomorph 合作開發新型分子膠降解劑,這可能為免疫疾病和癌癥帶來新型有效療法?!?/p>
Neomorph 聯合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Phil Chamberlain 博士表示,“在 Neomorph,我們花了數年時間構建了一個獨特的、覆蓋蛋白質組廣泛的技術平臺。我們很高興與艾伯維合作,艾伯維是腫瘤醫藥領域和免疫疾病醫藥領域的全球領導者,期待我們共同去發現和解決一些最具挑戰性和最有價值的靶點?!?/p>
除了本次與艾伯維合作之外,Neomorph近年來屢獲頂級MNC青睞。就在去年,該公司就接連與諾和諾德、渤健兩家MNC,分別達成了超10億美元的重磅合作。
2024年2月,Neomorph與諾和諾德達成合作,共同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多個分子膠降解劑。Neomorph 將領導針對特定靶向藥物的發現和臨床前活動,諾和諾德獲得進一步臨床開發和商業化合作項目的獨家權利。根據協議,Neomorph將獲得預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研發資金。Neomorph還有望獲得總價值高達14.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5億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分層特許權使用費。
2024年10月,Neomorph與渤健達成合作,共同發現和開發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罕見神經疾病和免疫疾病的分子膠降解劑。渤健和 Neomorph 將合作識別、驗證和優化針對幾個高優先級靶點的小分子分子膠降解劑,渤健將推進臨床候選藥物的進一步開發和潛在商業化。根據協議,Neomorph 將收到預付款,并有資格獲得總金額高達1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43億元)的里程碑付款。
有意思的是,2024年這兩次合作,分別是諾和諾德和渤健公開宣布,首次布局分子膠降解劑領域。并且,截至目前,Neomorph也是和兩家MNC唯一公開表示有合作的分子膠企業。MNC對Neomorph在分子膠降解劑領域的認可,可見一斑。
02.
MNC瘋搶分子膠的“風”,已經吹到了國內
事實上,這是艾伯維近年來第二次在分子膠領域達成合作。第一次合作是在2022年4月,艾伯維宣布與Plexium 簽署獨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開發和商業化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型靶向蛋白質降解 (TPD) 療法。根據協議,Plexium 負責合作項目的臨床前研究,艾伯維向 Plexium 支付了一筆未公開的預付費用,除了商業化階段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外,Plexium 還將有資格獲得額外的里程碑及產品開發費用。
近年來,包括上述MNC在內,BI、默克、強生、BMS、羅氏、默沙東、禮來、賽諾菲、拜耳、武田、衛材等MNC和大型藥企都在瘋狂布局分子膠領域。MNC之所以不約而同地押注這一領域,本質是因為,分子膠雖然非常理想,但迄今為止發現的分子膠降解劑仍寥寥可數,其發現過程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缺乏系統的發現和設計策略。因此,大企業希望押注新的技術平臺,加速分子膠的發現。
不僅海外巨頭瘋搶這一賽道,國內創新企業也在布局分子膠。例如,嘉越醫藥、標新生物、達歌生物、諾誠健華、正大天晴、康樸生物、星亢原、分迪藥業、格博生物、優濟普世、萬春醫藥、盛睿澤華、上海超陽、醫諾康、奧瑞藥業等國內企業均布局了分子膠藥物管線或搭建了分子膠藥物發現平臺。
其中,有不少國內分子膠創新藥企獲得了MNC的認可,踏上了出海的旅程。例如,2024年5月,嘉越醫藥以3.45億美元與美國Erasca就Pan-RAS(ON) 抑制劑JYP0015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同月,達歌生物牽手武田制藥,利用其GlueXplorer平臺,針對武田選定的特定疾病靶點發現、驗證和優化分子膠降解劑,潛在交易總額最高可達12億美元。
除了上述出海企業外,我國分子膠領域其他企業的進展也極為迅速,康樸生物、標新生物、格博生物等多家企業均在過去一年宣布了重磅進展。目前,國內已有多條分子膠藥物管線獲批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這意味著跨國藥企爭相布局的分子膠賽道,國內創新企業這次沒有缺席,并站在了全球第一梯隊。
雖然目前分子膠降解劑領域仍然存在大量挑戰,但隨著MNC和Biotech對該領域的瘋狂探索,分子膠降解劑藥物的應用范圍將日益拓寬,從腫瘤學延伸至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多個領域,為患者帶來更多可及的藥品??傊?,艾伯維已經成功打響了2025年分子膠重磅合作的第一槍,期待分子膠在2025年接下來的日子也持續火爆!
參考資料:
《MNC花100億美元掃貨,這個賽道火了》
*封面來源:123rf
專題推薦
聲明:動脈新醫藥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新醫藥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