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自古以來便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這座位于東海之濱的城市,不僅擁有浩瀚的海洋景觀,更以月湖為中心,散布著無數(shù)名勝古跡。月湖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城市之中,與周邊的歷史建筑、文人故居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寧波獨有的城市風貌。
沿著月湖蜿蜒的湖畔漫步,一步步深入其心臟地帶。雨絲綿綿中,月湖展現(xiàn)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美景,游人稀少,為這趟旅程平添了幾分靜謐。
緩緩經(jīng)過竹嶼的清幽、錦照橋的古樸、吳氏支祠的歷史沉淀、月湖橋的典雅,再到袁宅、楊宅的莊重,以及院士林的學術(shù)氛圍、大方岳第的顯赫,我嘗試著喚醒自己那略顯蒼白的記憶,借助景點簡介的點滴信息,拼湊出此地往昔的輝煌與繁華。
月湖,因其形態(tài)圓若滿月,曲似新月而得名,雖世間美湖眾多,但蘊含如此深厚文化底蘊者,在城市之中當屬翹楚。
歷史上,月湖周邊人才濟濟,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如唐代詩豪賀知章、北宋名相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儒大家楊簡,以及明末清初史學巨擘萬斯同等,皆在此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文化足跡。
月湖十州,乃宋元時期疏通湖泊所成,東有竹嶼、月島、菊花洲,中有花嶼、竹州、柳汀、芳草洲,西則煙雨、雪汀、芙蓉洲錯落有致,其中煙嶼、花嶼、竹嶼尤為精華。
十洲之上,豪宅書樓林立,廟宇寺院幽靜,園林泉石相映成趣,小橋流水、竹影荷香交織,三堤七橋巧妙布局,盡顯江南水鄉(xiāng)韻味與地域文化特色。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建的月湖橋,作為湖上唯一原貌保存的古橋,亦是城中碩果僅存的石拱橋,藤蔓纏繞,楊柳依依,古樸中透著詩意。
踏上花嶼,那嬌艷之態(tài)仿佛能滴出水來,站在昔日湖心寺的遺址前,遠眺月湖竹洲之上的寧波第二中學,環(huán)境靜謐,風光旖旎。此島舊稱松島,宋隆興初年更名竹洲,故而二中亦有“湖西竹洲”之美譽。書香之氣彌漫于月湖的碧波芳草間,更添幾分靈氣。
穿過柳汀街,步入月湖北部的探索之旅,沿途美景如畫,空氣清新,石板路上步履輕盈,湖面漸窄,幾近河流之態(tài),不覺間已至芳草洲。
右側(cè)蔣宅,蔣介石兄長蔣介卿昔日居所,民國建筑風格,中西合璧,大氣而不失精致;再往右,明代大方岳第巍然矗立,對面過橋,便是芳草洲內(nèi),回廊曲折,疏影婆娑,亭臺樓閣間,假山玲瓏、鮮花怒放、綠葉蔥郁,美不勝收。
繼續(xù)前行,不知何時,雨已悄然停歇。背靠銀臺第,回望芳草洲,樹木倒映水中,猶如少女對鏡梳妝,翠綠欲滴,婀娜多姿,水面波光粼粼,云霧繚繞,伴隨著清脆的鳥鳴與淡雅的花香,如夢似幻,引人遐想,讓人恍若置身于仙境與人間的交界。
越過馬路,鼓樓赫然在目,這座雄偉的建筑始建于唐長慶元年(821年),歷經(jīng)千年風雨,依舊屹立不倒。它不僅是寧波置州治、立城的象征,更是寧波僅存的古城樓遺跡,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變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