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最近在山東濟寧,一家名為“濟寧曉婭慈善公益中心”的機構干出一件看似不大但相當讓人寒心的事。
隨著春節臨近,這家機構發起給孤寡老人送溫暖募捐活動,宣傳語明晃晃打著“請愛心人士伸出援手,一分也是愛”的口號。可是當一位劉女士家倆孩子拿零花錢各捐10元發到群中之后,卻被組織者嫌“摳”拒收,劉女士為此投訴,不僅未獲合理答復和道歉,倆孩子更被該公益組織除名。
而“濟寧曉婭慈善公益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在與劉女士溝通過程中,不斷曝出“雷語”,諸如“當時是怕劉女士被別人說‘摳’”“因為捐10元錢值得生氣不?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句子沒連貫沒戴眼鏡,沒審閱就發出去了。謝謝您的大愛無疆” 。在劉女士看來,“她這是明嘲暗諷,讓我很火大。”
據悉,濟寧曉婭慈善公益中心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范圍為“慈善救助、賑災救助、公益援助、社會公共服務。開展交流與合作項目,總結交流工作經驗。其他社會性公益活動”。
不知這家民辦公益組織,是如何理解慈善與公益性質的。俗話說扶危擠困“千金不為多,四兩不嫌少”,都是愛心的體現,代表著一分善良的心意。
兩個孩子拿出10元用來捐助孤寡老人與他們的身份完全相符,也是他們從壓歲錢中攢出來的,這份愛心無疑是珍貴的,怎么竟遭到公益組織的“嫌棄”呢?
莫非是自帶著功利與偏見,以行善之名嫌貧愛富,對捐款金額肥揀瘦,用金錢量化愛心,這不是極力扼殺捐助者的善良愿望,全盤在給慈善事業抹黑嗎?
這樣的公益組織,還有何存在的價值?!
除了倡導慈善、匯聚并傳遞愛心外,公益組織更重要的是樹立社會公信力。當年“郭美美炫富事件”給紅十字會帶來的教訓殷鑒不遠,濟寧曉婭慈善公益中心這種“嫌貧愛富”的做法同樣會在損毀自身公信力的同時,令廣大愛心人士心灰意寒。
據報道濟寧市民政局正在對此事開展調查。依我看,也不必搞什么誡勉談話限期整改之類,干脆依規將其執照廢止、徹底遠離公益事業算了。
形善實奸,惡莫大焉。
德不配位,留之作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