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拉維特怎么評價,當然是又奇又特
人生若只有初見,那一定是1998年那場和法國隊的1/8決賽
撲出齊達內勢在必進的任意球,只是這名來自巴拉圭球員全場比賽無數次高光時刻的縮影,
這場比賽成就了世界杯歷史上的首粒金球,布蘭科在打進之后的狂喜并沒有絲毫影響全世界記住了這個來自南美的狂人門神。
1965年7月27日,奇拉維特出生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的一個普通家庭。盡管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始終支持他參加足球訓練和比賽。
奇拉維特曾回憶說:"我父親總是告訴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要放棄。他的鼓勵讓我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就有了堅定的信念。"
這座位于南美洲腹地的城市,孕育了無數足球天才,但沒有人能像奇拉維特這樣,將門將的位置演繹得如此與眾不同。他的職業生涯起步于巴拉圭國內的瓜拉尼俱樂部,很快便以出色的撲救能力和精準的長傳技術嶄露頭角。
奇拉維特的啟蒙教練是他在瓜拉尼俱樂部的青年隊教練卡洛斯·阿爾貝托。阿爾貝托不僅教會了他基本的門將技術,還鼓勵他發展自己的獨特風格。
阿爾貝托曾對年輕的奇拉維特說:"你不僅僅是一個門將,你還可以成為球隊的進攻發起者。"這句話深深影響了奇拉維特,使他在后來的職業生涯中不斷嘗試和發展自己的進攻能力。
1991年,奇拉維特加盟阿根廷勁旅薩斯菲爾德,這是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在阿根廷聯賽的賽場上,他不僅展現出了世界級的門線技術,更開始展現出他獨特的進攻天賦。1993年,他打入了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進球,從此開啟了他作為"進球門將"的傳奇之路。
在薩斯菲爾德,奇拉維特遇到了另一位對他影響深遠的教練——埃克托·庫珀。庫珀不僅信任奇拉維特的能力,還給予他充分的自由去發揮自己的特點。正是在庫珀的指導下,奇拉維特開始嘗試主罰點球和任意球,并逐漸成為球隊的進攻利器。
庫珀曾評價奇拉維特:"他不僅僅是一個門將,他是一個全能球員。他的存在讓我們的戰術更加多樣化。"
1998年法國世界杯是奇拉維特職業生涯的巔峰時刻。他帶領巴拉圭國家隊創造了歷史最佳戰績,自從1958年世界杯小組賽遺憾出局后,巴拉圭國家隊在接下來的40年里只參加了一次世界杯。
盡管他們在1979年贏得了美洲杯,但那是一段極為艱難的時期,直到卡洛斯·加馬拉和弗朗西斯科·阿爾塞等一代特殊球員的出現才打破這一局面。然而,現在這支球隊只有一個領袖:奇拉維特。
在1998年世界杯預選賽中,奇拉維特的表現堪稱完美。他不僅幫助巴拉圭隊提前兩輪出線,更在關鍵戰役中打入制勝點球。他的撲救成功率高達85%,創造了南美區預選賽的紀錄。
雖然在1/8決賽中與法國隊鏖戰至加時賽,最終僅以金球惜敗。但這場比賽中奇拉維特的表現堪稱完美,他不僅多次化解法國隊的威脅進攻,更用他標志性的長傳發動反擊,只是最終運氣站在了法國人這邊。
后來的雅凱在回憶里寫到:
我寧愿以這種方式在博拉埃體育場結束比賽,而不愿同這些巴拉圭神風飛行員尤其是這位神奇門將奇拉維特進行點球大戰。
如果進行點球大戰,奇拉維特一定會帶來一場精采的撲救表演!什么情況都可能發生,天知道形勢會倒向哪一方……。
“讓開,我要開炮了!”這句充滿力量的話,從一個身高1.88米體重92公斤氣勢如斗牛犬般兇狠的球員口中喊出,幾乎沒人敢擋在他的面前。然而奇拉維特的任意球技術,遠比他這聲怒吼讓你想象的更為精湛。
進球可能是奇拉維特作為一名守門員最令人稱道的所在。他在職業生涯中共打入67粒進球,其中大部分來自點球和任意球。1999年11月1日,他在對陣費羅卡里爾的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成為足球史上唯一完成這一壯舉的門將。
“球迷們常常會抓狂,沖我大喊讓我回到球門前。但我從未停下來去在意別人說什么。我只相信自己的能力。后來,我開始練習點球和任意球,直到他們真正把這項任務交給我。”
1996年當我們震驚在貝克漢姆在倫敦南部的陽光下踢出他可能最著名的那腳任意球時,其實早在一年前,奇拉維特就已經超越了他。在那場面對河床隊的比賽里,奇拉維特用一腳60米遠的左腳直接任意球破門震驚世人。
只是因為電視轉播的原因,這粒進球并沒有像小貝的那粒進球一樣領世人贊嘆。連奇拉維特本人都承認,即使他“再踢1000次那樣的球,也不可能再進一個那樣的球。”
奇拉維特三次當選世界最佳門將,并在1995年和1997年兩度入選國際足聯年度最佳陣容。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對他顛覆傳統門將形象的認可。他用實際行動證明,門將也可以成為比賽的主角。
門將位置的孤立性意味著很少有球員能同時擔任隊長,因此那些同時勝任這兩個角色的球員都成為了足球史上的傳奇人物。迪諾·佐夫、彼得·舒梅切爾、奧利弗·卡恩、列夫·雅辛——這些名字都帶著近乎神話般的敬畏感。
然而,奇拉維特所受到的尊重并不僅僅源于他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盡管他三次當選世界最佳門將,并兩次以隊長身份帶領國家隊參加世界杯,他卻從未效力于歐洲頂級俱樂部。
相反,他在歐洲只踢了三個賽季的頂級聯賽,分別效力于皇家薩拉戈薩和斯特拉斯堡。即使在斯特拉斯堡降入法乙后,他依然選擇留隊,并在贏得法國杯后幫助球隊重返法甲。20歲離開祖國后,他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阿根廷度過,主要效力于薩斯菲爾德,并隨隊贏得了阿根廷甲級聯賽和南美解放者杯冠軍。
不過除了進球奇拉維特的火爆脾氣也一樣出名。1999年解放者杯決賽,他因與裁判發生沖突被禁賽4場。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他又因向巴西球員卡洛斯吐口水而被禁賽。這些爭議事件讓他飽受批評,但也展現了他對勝利的執著追求。
在更衣室里,奇拉維特是無可爭議的領袖。他敢于直言,經常為隊友出頭,但也因此與教練和管理層產生矛盾。2003年,他因公開批評國家隊主帥而被開除出隊。這種直率的性格,讓他在職業生涯中樹敵無數,但也贏得了隊友和球迷的尊重。
退役后的奇拉維特依然保持著他的特立獨行。他投身政壇,多次公開批評巴拉圭足協的腐敗問題。2018年,他宣布競選巴拉圭足協主席,雖然最終落選,但他的參選本身就體現了對足球事業的熱情。
人們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但壓倒性的情緒依然是尊重。他聲稱自己直到七歲都赤腳生活,并因他獨特的守門方式而遭受球迷的憤怒,但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并一路奮斗至巔峰。1999年美洲杯在巴拉圭本土舉行時,他拒絕為國家隊出戰,以抗議政府對足球的投資超過教育。
換作其他人,可能很難逃脫這種直言不諱的性格帶來的后果,但巴拉圭最受尊敬和知名的足球運動員、獨一無二的何塞·路易斯·奇拉維特卻是個例外。
奇拉維特的職業生涯充滿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比如賽前禱告。他在每場比賽前都有一個獨特的儀式。他會獨自站在球門前,閉上眼睛,雙手合十,仿佛在進行某種神秘的祈禱。這個儀式持續約一分鐘,期間不允許任何人打擾。隊友們都知道,這是奇拉維特進入"戰斗狀態"的標志。
1998年世界杯對陣保加利亞的賽前,奇拉維特在更衣室里發表了一段激情四射的演講。他站在長椅上,揮舞著手臂,用夾雜著瓜拉尼語的西班牙語喊道:"今天,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巴拉圭不是來旅游的!我們是戰士!"這段演講讓隊友們熱血沸騰,最終他們以1-0戰勝對手。
1996年,奇拉維特與馬拉多納在一次電視節目中打賭,看誰能在一場比賽中打入更多進球。當時馬拉多納效力于博卡青年,奇拉維特則在薩斯菲爾德。最終,奇拉維特在一場比賽中打入兩粒點球,而馬拉多納顆粒無收。奇拉維特得意地在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展示了馬拉多納簽名的賭約。
雖然和很多球員在球場交惡,但事實上大家都無法回避這樣一個球員和自己同場競技時帶來的震撼。馬拉多納就曾經說過:"奇拉維特是一個真正的戰士。
奇拉維特的職業生涯打破了門將的固有形象,用進球和激情重新定義了這個位置。他的成功不僅在于出色的技術,更在于敢于做自己的勇氣。在這個越來越強調紀律和規范的足球世界里,可能我們再也看不到一個像奇拉維特一樣的球員,"我們奮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斷地被浪潮推回到過去。"
霸氣激情的門將不只奇拉維特一個;
能踢任意球的門將也不只奇拉維特;
守門守得好的,更不只奇拉維特了。
但集這些于一身,特性獨行、放蕩不羈的,世界上只有一個奇拉維特。就像他總喜歡穿著那件胸前印著斗牛犬圖案的球衣一樣,緊緊咬住你的對手,盡可能的撕咬直至他窒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