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如果有收獲,可關注本號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飲食上越來越追求新鮮及優質蛋白,蝦滑品類迎來大爆發,目前市場規模已達400億。
2024年底,蝦滑這個年輕的品類,首次擁有了國家標準。
未來,包括蝦滑在內的整個滑品類,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逮蝦記牽頭起草,蝦滑有國家標準了
蝦滑,這樣一個年輕的新品類,也有國家標準了!
2024年12月31日,由逮蝦記參與牽頭起草的《凍蝦滑》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據了解,國家標準《凍蝦滑》由TC156(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TC156SC3(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會)執行,主管部門為農業農村部。
蝦滑有國標這事兒,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和討論。畢竟,它實在太年輕了。
相比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大發展的速凍米面“前輩”,蝦滑是2010年前后才誕生的后起之秀。彼時,由蝦仁打碎加入淀粉、蛋清等攪拌、摔打制成的蝦滑,才開始被應用到火鍋場景。其主流做法仍是手打,但由于成本較高,速凍蝦滑開始出現。
不溫不火地發展了7年左右,蝦滑市場才迎來拐點。得益于川渝火鍋的大爆發,蝦滑作為火鍋的“鮮搭檔”被催熱,成為毛肚、鴨腸之外火鍋食材點單率的TOP3,市場規模開始上漲,成本更低的凍蝦滑被廣泛應用起來。
據統計,2015年全國50萬家火鍋店中,手工與速凍蝦滑比例持平;到了2020年,速凍蝦滑占比已達90%。像逮蝦記這樣的專業蝦滑企業,也隨之誕生。
此后口罩事件期間,因出行不便,加上多種新渠道拓展,蝦滑開始快速向C端家庭滲透。
據權威測算,截止到2024年,我國蝦滑BC端市場總規模約400億元。
“蝦滑有了國標,在我們看來,是對這個賽道成長性的認可。”逮蝦記總裁劉曉紅表示。
一般只有當一個品類成長到足夠的體量,才會引起國家層面的重視,進而制定相關國家標準來規范約束它。而《凍蝦滑》國家標準的出臺,為我國蝦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標準指導和規范。
“如今消費者對健康飲食日益關注,對優質蛋白需求旺盛,蝦滑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正符合當下的新消費趨勢。”劉曉紅表示。據悉,僅逮蝦記一家企業的年銷售額就達10億元。
為什么是逮蝦記?
在蝦滑細分賽道上,逮蝦記是跑得最快的那匹“黑馬”。
2021創立第一年,逮蝦記就創造了單月銷售額破億的行業記錄。
2022年,逮蝦記開啟線上線下、BC一體化雙主場的發展戰略,成功將好蝦滑推向了全國60000家品牌餐飲門店和300萬家庭用戶。
2024年3月,逮蝦記獲得國際調研組織沙利文認證的“中國蝦滑銷量第一”、“中國蝦滑第一品牌”,只用短短四年,就坐穩品類冠軍寶座,并正式開啟了蝦滑品類品牌化的新紀元,推動了廣西北海乃至全國蝦滑品類的發展。
隨著蝦滑產品在餐飲市場火速升溫,如今蝦滑核心產區北海已集聚了國內蝦滑產業約60%的工廠,蝦滑產量居全國首位。“這個產業在北海可以說是從無到有,用五六年時間就實現年產值約二三十億元,前景可期。”北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逮蝦記看來,如今凍品行業已進入大單品時代,只有做專業,才能更高效,更有品質,順應時代的質價比需求。而單品單廠,一個工廠只聚焦一種產品,正是由逮蝦記開的先河。
逮蝦記采用“窄、小、深、重”的戰略方針,持續在工藝和品控方面打磨、探索,深耕滑類產業供應鏈。
在上游,逮蝦記在國內布局三大收蝦基地——北部灣、汕頭、江蘇,還有四大全球收蝦基地——越南、印尼、印度和厄瓜多爾,全球優選品質好蝦,第一時間鎖鮮急凍。
為了確保蝦源的優質、穩定,逮蝦記在兩個環節做了深度投入:一是對每個產區的水質、飼料、土壤藥殘等環境數據進行持續跟蹤記錄,鎖定優質產區;二是用塘頭快篩、月臺快篩、實驗室液質機檢測等3道檢測,層層篩查,確保蝦源品質和安全。
中游,逮蝦記在廣西北海配置了全球已知范圍內最大的蝦滑智造工廠,采用了業內目前最先進的蝦滑生產設備,確保蝦滑出品有更長時間的新鮮度。
在生產工藝上,逮蝦記摒棄傳統工藝,采用更安全、更穩定的自研“鹽溶性蛋白真空低溫鎖鮮工藝”,鎖住蝦青素等營養元素,使蝦滑“營養不流失,味道更鮮美”;在交付標準上,逮蝦記對于蝦滑生制品的顏色、狀態,熟制品的顆粒度、咀嚼度、鮮甜度等都有嚴格的指標。最終,生產出的每一包蝦滑都有自己專屬的“身份證”,原料地、剝蝦、挑雜、保鮮、攪拌、灌裝等關鍵環節全程可追溯。
下游,逮蝦記全國高效履約。逮蝦記在全國布局了16個倉,包括2個中心倉、13個華鼎大倉、1個外倉,此外,還合作了1157個經銷商,具備下沉到全國2800個縣城的履約能力。全程-18℃冷鏈物流,數字化溫控,確保好蝦滑新鮮直達門店。
在逮蝦記CEO翟巖濤看來,把蝦做成蝦滑,是行業通用能力。用產業供應鏈從蝦塘到餐桌全程把控,做出安全放心的“好蝦滑”,才是逮蝦記的壁壘。
所以逮蝦記圍繞一顆“好蝦滑”,在生產、交付全鏈條打磨標準。通過這一系列舉措,逮蝦記助力餐飲連鎖品牌客戶,建立了從蝦塘到門店餐桌的全程可控、可追溯的供應鏈體系,讓消費者吃到了安全放心、品質穩定、口感鮮美的好蝦滑。
“新時代的好產品,必須是專業的六邊形戰士”
時代在變,好產品的邏輯也在變。
現在蝦滑第一大消費渠道火鍋行業最大難題是“卷”,卷產品、卷服務、卷價格、卷場景……
數據顯示,2023年,火鍋企業成立數量為7.5萬家,注吊銷量為3.6萬家,基本上“陣亡”一半;2024年1-7月,火鍋新增企業數量2.8萬余家,注銷企業數量3.4萬余家,其中不乏被卷走的。
在極致內卷環境下,“一招鮮吃遍天”已經不再是獨門武功了,尤其對于凍品企業來說,只做出好產品已經不夠了,還要同時做好營銷、履約、售后等動作,與餐企或門店深度協同,幫客戶做好生意,才更具競爭力。
具體到蝦滑食材,出品擺盤作為顧客在火鍋店就餐體驗的重要一環,不斷推陳出新,才能讓食客眼前一亮,吸引食客主動消費、傳播。
據了解,逮蝦記正是如此,不僅能根據客戶的需求柔性定制滑類產品,還能助力客戶打爆新品,真正實現降本增效。
2024年,逮蝦記與熊喵來了聯合研創的新品“玫瑰芝士黑虎蝦滑”賺足了眼球,底部是厚厚的、原汁原味的北海地標食材黑虎蝦滑,中間是清香又美容養顏的玫瑰花,最上層再由服務員現場刮上奶香濃郁的干酪絲,不僅顏值爆表,而且就餐儀式感滿滿。線上直播首日熱賣30000單,GMV破8000000元,持續霸榜當天抖音直播全國火鍋榜第一名!
此前,逮蝦記與熊喵來了合作的“太陽魚籽蝦滑”“黑金黑虎蝦滑”“滑滑姐妹花”三款新品也均大獲成功,合計年銷量3867250份。
同樣在2024年,朱光玉火鍋館&逮蝦記聯名上新了一款“三味小龍蝦蝦滑”,有最近超火的“香菜口味”、熱辣上癮的“麻辣味”,還有口感純粹的“原味”,一道食材滿足三種口味需求,還實現了消費場景的交叉擴容,將喜愛吃大排檔“小龍蝦”的消費者,也引入火鍋消費場景里,出品自帶流量,上新首日,千次點單已突破300!
“新時代的好產品,必須是專業化的六邊形戰士。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快速變化的市場,滿足用戶需求從‘剛需’到‘強需’‘分需’并存的變化。”劉曉紅表示。
凍品產業結構轉型加速,“萬物皆可滑”戰略啟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凍品行業的產品結構也在快速轉型。
據一位資深行業人士觀察,目前凍品消費明顯呈現出兩大發展趨勢:一是從低碳水到高蛋白的飲食轉變,也就是從吃“面疙瘩”為主,逐漸改為吃“肉疙瘩”;二是凍轉鮮,很多商超開始把凍品解凍后,當做鮮品售賣。
2024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當前中國居民食物消費正由主食型向“糧肉菜果魚”多元化消費模式轉變,膳食結構將更加注重營養健康。
居民膳食持續升級,在此過程中,以速凍水餃為代表的主食型產品,也就是主要功能是填飽肚子的品類,幾乎都遭遇了天花板,開始步入下滑通道。但與此同時,火鍋料、肉類/水產類調制品,保持了快速發展。
順應大趨勢,這兩年,很多凍品企業開始調整產品結構。
2024年,速凍米面雙龍頭幾乎同時做出重大變動,三全食品表示要舉公司之力,發展火鍋料業務;而思念食品也開始戰略發力調理肉制品。
也是這一年,逮蝦記正式啟動了“滑戰略”——從專注蝦滑,擴展到整個“滑品類”,拓寬滑賽道。
截至目前,逮蝦記已推出大顆粒豬肉滑、大顆粒牛肉滑、大顆粒魚肉滑、大顆粒雞肉滑四款新品。
“凡肉皆可滑,滑類其實是很寬廣的賽道。蝦滑只是逮蝦記做的第一款滑產品,打通的第一條滑品類產業供應鏈。”劉曉紅表示。
通過復用蝦滑產業供應鏈,逮蝦記高效為餐飲客戶和渠道經銷商創造了新價值,實現了讓顧客增體驗、門店增利潤、行業增新品、渠道增復利的四大價值。
凍品行業產品結構調整升級,未來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除了逮蝦記這樣的原料升級選手,很多企業也在通過升級配方、改善包裝、更新工藝等方式,優化調整自身的產品結構。
因順應了行業結構變遷趨勢,從而更快跑贏同行,逮蝦記就是最好的例子。
除了蝦滑,我們冷凍食品的細分品類何止成百上千個!下一個跑出來的會是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