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探訪,走馬觀花式地逛了共計14家店,匯集在新加坡的三個核心商圈:武吉士、牛車水、烏節路,各種交通方式都可以方便抵達。
武吉士
國家圖書館
共有14層,個人比較推薦9層的李光前圖書館中文區,匯集了大量大陸、港臺、東南亞地區的文史哲書籍資料,很像是大型的孔夫子網實體店。在東南亞文學區,能看到類似《馬華文學史》、《中國文學在東南亞》等我本身很期待在探訪中偶遇的書籍。
百盛樓的幾家書店
據說是新加坡以前很有名的文化書城,實際逛過后感覺略顯陳舊蕭條。
這里推薦兩家店,一家是位于1層的永新書局,主營英文二手書,書籍的清潔整理工作比較到位,但嚴肅文學圖書占比較低;另一家是位于4層的Basheer書店,是這次唯一遇見的主營藝術、攝影、設計類的書店。
樓內其它像是友聯、大眾這樣的售賣華文圖書的書店,選書偏老舊、商業化,個人不推薦。
牛車水
草根書室
來之前聽說是新加坡非常有名的獨立書店,由作家英培安創建,探訪后感覺和預期有差距。店內書籍規模小,選書有潮流、營銷化的傾向。新馬文學的圖書區塊,對于游客而言比較缺乏介紹性的引導信息。
后來我查詢資料,得知英培安幾年前去世后,書店由三位林姓主顧接手,從原店主營文史哲專業書籍的路線轉到當前更偏商業化的方向,這大概也是書店品牌很現實的傳承和流變。
未完成書店
店主歐迪是中國人,在新加坡上班之余開了這家小型獨立書店。
這里與其說是書店,更不如說像一處較愜意的閱讀空間。店內各個角落貼有大量店主、顧客的讀書筆記和留言,有視覺沖擊效果,會讓人感到閱讀者彼此的存在與連接感。
Littered with Books
本次探訪中最有裝飾特色的一家店,主營文學、詩歌方向的英文書,嚴肅性會強一點。天藍色墻壁與玻璃櫥窗構成了外立面,內部則有鹿角、樹樁、水晶球形狀的藝術裝飾品。
烏節路
紀伊國屋
據說是東南亞最大的紀伊國屋,主推雜志、漫畫。選書范圍大、質量有保證,在這買了今年布克獎的《軌道》和普拉斯的《鐘形罩》。
卓爾書店
感覺像是卓爾在新加坡宣傳中國文化的一個鋪位,選書風格偏老舊,亮點是有一個獨立的展覽空間。
Ana Book Store
店主非常熱情,在媒體上被稱為“新加坡憨豆先生”。但我可能一直不太適應在狹小的二手書店里長時間挑書,本i人沒待多久落荒而逃……
(本文作者泥梨,播客“自由泳”主理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