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國年·漢中過”2025迎新春促消費活動開幕,萬人鮮魚宴在“味見漢中”特色街區開席。來自漢中市的魚主題餐飲企業推出100桌風格各異的魚宴,供游客尋味品鮮。圖為萬人鮮魚宴現場。 本報通訊員 李剛攝
本報記者 付玉瑋 段承甫 董劍南
臨近春節,三秦大地年味漸濃。夜幕降臨,各地亮起的盞盞華燈映照出萬家燈火的溫暖。
夜色中的大唐不夜城,燈光璀璨、如夢如幻。
“五彩斑斕的燈光與古色古香的建筑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穿著漢服來到這里,就像穿越到繁華的盛唐時代。”1月21日,來自江蘇蘇州的游客李靜宜說,“今年我們全家人一起在西安旅游過年,安排了西安及周邊城市共10天的行程。我們都非常喜歡西安,好看、好吃、好玩!”
大唐不夜城的夜景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中,充滿驚喜。
以盛唐文化為主題,大唐不夜城深入挖掘和傳承唐朝文化精髓,將其融入建筑、景觀等各個方面,并以“文化IP+旅游”為核心,自主研發推出了長安永安詩詞書簽、唐詩三萬里筆袋、唐韻冰淇淋等一批有設計感、趣味性的文創產品。
“聽說西安城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和昆明池·七夕公園都有新春燈會,非常期待感受穿越時空的文化盛宴。”李靜宜說。
燈會演藝、文博研學等6大類173項年俗活動,893項非遺主題活動,106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今年的“西安年·最中國”西安市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動累計持續52天,著力以新場景激活新消費,讓市民游客感受地道、精彩的西安年。
不僅如此,西安市還將持續構建彰顯西安獨特魅力的文旅體商融合新場景,營造兼具傳統與現代風情的多元體驗空間,讓市民游客享受集文化、藝術、美食、娛樂、商業、體育等于一體的夜游盛宴。
在秦嶺以南的漢江之畔,江風吹拂的夜色別有韻味。
1月22日晚,華燈初上。走進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旁的天漢長街,只見街邊紅燈籠的微光映照在古樸的建筑上,市民游客在街道漫步,在漢風古韻中感受濃濃的年味。
“今天帶朋友來‘味見漢中’特色街區。第一次和這么多人同席體驗萬人鮮魚宴,我們品嘗了地道的漢中美食,白天還看了江邊成群的紅嘴鷗,感受到了漢中這座城市帶給游客的溫暖。”來自咸陽的游客石梓昕聽說漢中江邊有紅嘴鷗,專程前來拍照打卡,夜幕下漢中的煙火氣同樣讓她流連忘返。
春節來臨之際,漢中創新策劃了“中國年·漢中過”系列迎新春活動,打造了非遺民俗賀新春、品味傳統中國年、文旅消費新體驗、綠水青山賞新春四大主題體驗區,為游客奉上一場場“漢風盛宴”。
在漢中市丁字街、建國路等老街,漢中市設置了6個非遺制作展示點,開展“打卡老街,尋憶新春”集章打卡活動;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和游客,推出老街夜間活動,組織開展歌手彈唱、民歌音樂會、文化互動問答、詩詞飛花令等活動,打造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活力夜生活體驗區,帶給年輕游客不一樣的春節旅游體驗。
沿漢江一路向東,在安康市石泉縣,夜幕下的秦巴老街燈火璀璨,游人如織,熱鬧非凡。身著各式漢服的市民游客漫步老街,與身后的青磚灰瓦、古宅老巷相映成趣。
春節臨近,古色古香的秦巴老街悄然換上新裝:1000多米長的老街上,掛起千余盞大紅燈籠,一盞盞,一排排,洋溢著喜慶紅火的節日氛圍;樹木裝飾和主題燈飾則為老街增添了亮色。
山水相傍的秦巴老街有著千余年歷史,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典型的明清古街風貌和傳統的秦巴民俗風情集結于此,文化創意、特色餐飲、休閑娛樂、非遺展示等多元文旅業態融合,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秦巴老街晝夜皆景,除了喜慶的燈籠外,還有精心打造的‘石泉方言’打卡墻、‘二十四節氣’主題燈飾等創意景觀,都是游客來到老街的必打卡項目。傍晚,燈籠亮起,煙火氣升騰,節日氛圍濃厚,隨手一拍都是滿滿的年味。”石泉縣全域旅游發展中心主任陳歡介紹,春節期間,秦巴老街還精心策劃了民俗文化展演、舞彩船、舞龍舞獅、猜燈謎等一系列文旅活動,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豐富優質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讓市民游客感受傳統年味,過個熱鬧的陜南大年。來源:陜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