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中長期增量資金可能要來了!
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這個方案主要是引導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保、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還有具體的量化指標,比如對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對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
大家也知道A股投資者結構中主要以散戶為主,大多數散戶喜歡炒作和短頻快的交易,也容易受市場情緒的影響,所以A股總體波動還是較大。
而中長期資金具有投資期限長、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特點。
如果能夠推動這些資金入市,有助于優化投資者的結構,使得市場更加理性、成熟,減少市場波動,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此外,中長期資金的入市將有利于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質量,推動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實,過去中長期資金憑借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還是獲得比較穩健的收益的。
比如上市險企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2024年前三季度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6.8%、5.38%和4.70%。
社保基金23年的投資收益率為 0.96% ,自成立以來,年均投資收益率為 7.36% ;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3年的投資收益率為 2.42% ,企業年金23年也獲得正收益 1.21% 。
2023年在上證指數下跌3.7%、深證指數下跌13.54%、創業板指數下跌19.41%的情況下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和企業年金均實現了正收益。
中長期資金過去投資收益較為穩健,主要還是在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較低。
比如保險資金24年前三季度資產規模32.15萬元,在股票配置占比只有12.8%,而如果險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會有對應3215億元的增量資金。
社保基金24年前三季度資產規模3.01萬元,股票配置比例 15.3% ,如果提升1pct股票配置,對應約301億元增量資金。
基本養老保險規模2萬元左右,股票配置比例不足 2% ,提升1pct股票配置,對應200億元左右增量資金;
此外,企業年金3.15萬億規模,權益類配置比例也較低,提升1pct股票配置,對應300億元左右增量資金。
公募基金方面,截至2024年底,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32.41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4.46萬億,占比 13.76% ,如果提升1pct股票配置,對應3000億元左右增量資金。
綜合來看,國內中長期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10%-15%左右,而國外保險公司的權益類投資比例通常在20%到50%之間。
所以國內中長期權益類資產在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這幾個中長期資金總規模70多萬億,如果能夠提升一個百分點的比例,都可能給A股帶來幾千億元的長期穩定資金。
過去中長期資金整體配置股票型權益類資產比例較低,主要原因:
一是A股的波動性較大從而加劇了不確定性,而中長期資金更加注重安全性;
二是上市公司質量也參差不齊,國內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5000多家,這也加大了篩選符合長期價值投資標的難度,所以方案里面也提到了要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引導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購力度,落實一年多次分紅的政策。
像美股的公司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分紅和回購,每年美股分紅和回購的金額要大于IPO和再融資的金額,說白了就是公司通過股市發的錢比拿的錢多,很多人覺得這也是美股牛市比較長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而A股過去幾年主要是融資市場,也就是分紅和回購金額遠遠低于IPO和再融資金額的,所以我們現在政策也在往這個方向引導。
比如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提出了階段性收緊IPO節奏,所以23年和24年IPO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融資金額都大幅下滑;
圖片來源:Wind
此外,A股加大的分紅的力度,近幾年分紅金額不斷增長。
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勵引導下,24年A股的回購金額也創新高,截至2024年12月19日,回購金額達1591億元,較2023年868億元增長約83%。
有一說一,在回購和分紅以及融資輸血方面,A股確實在變好。
三是,中國中長期資金的考核周期較短,如養老金三年或者五年考核一次,企業年金則每年考核一次,這影響了投資管理機構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
所以這次方案也提到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社保基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也加快出臺長周期業績考核機制,希望以這種的方式引導這些資金去做長期穩定的投資。
四是,過去基金虧錢了,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仍然能靠規模收取管理費,這讓投資者的體驗較差,所以產生較大的贖回。
這次方案也提到要強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防止出現重視規模而情輕回報的經營傾向。也許以后我們虧錢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就拿不到管理費,只有幫我們賺到錢,才能有管理費和收益分成。
所以這幾個痛點如果真的能夠解決,那未來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和障礙就減少了,自然中長期資金就會更多的配置股票。
不過政策出來后,A股當日的高開低走表現還是遭到了很多股民的吐槽,短期看,市場可能還是對政策有點麻木,畢竟以前證監會也多次提到過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
所以長期來看,政策如果能夠執行到位,中長期資金入市肯定是利好,但是投資者還是要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和市場變化,還是要理性投資吧。
(聲明: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學習與交流之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