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22日),德國巴伐利亞州阿沙芬堡發生持刀襲擊案件,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死傷者中包括兩歲左右的幼童。各種跡象表明,這是聯邦議院選舉前,德國發生的又一起無差別的襲擊案件。
報道稱,嫌犯是一名阿富汗人,多次因暴力行為被德國警方關注,本應被驅逐出境……這些似曾相識的細節和它們所引起的轟動效應,是否足以令德國大選的選情“一夜生變”?
▲圖源:Lucas B?uml
巴伐利亞州內政部長赫爾曼稱,當天上午11點45分左右,一名男子在阿沙芬堡的某個公園“突然而故意地”用菜刀襲擊了一群幼兒園的兒童。死者為一名2歲的摩洛哥裔兒童和一名41歲的男子,后者是曾試圖阻止兇手襲擊的路人。
據報道,受害者和嫌犯似乎并無聯系,這極可能是一次無差別襲擊。除了兩人死亡外,另有3人受傷,其中一名兩歲的敘利亞女孩傷勢嚴重,另有一名同行的老師在逃跑時摔斷手臂。
根據德國官方的消息,嫌犯是一名28歲的阿富汗男子,目前正在接受“精神治療”。赫爾曼解釋稱,對阿富汗人住所的搜查并未發現伊斯蘭主義動機的證據,“目前的猜測主要是他患有明顯的精神疾病。”
▲圖源:Tagesschau.de
巴伐利亞州的內政部長同時指出,這名阿富汗人過去至少三次因暴力行為而受到警方關注,每次都在接受了精神治療后獲釋。此外,該男子的庇護程序已被終止;在移民管理部門要求其離境時,該男子聲稱仍需從阿富汗領事館獲取必要的文件,之后得以繼續留在了德國。
除了嫌犯有意針對幼童下手外,這起事件令人憤慨的,在于它包含了其他類似事件所共有的元素:作案者是一名本來無權留在德國的移民(必要時再加一個“精神疾病”)。
對于仍然沒有從去年的“索林根持刀襲擊案”以及“馬格德堡圣誕市場襲擊案”的陰影中走出來的德國選民而言,他們投票時將格外看重這個問題:誰,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在德國重演?
▲圖源:picture alliance/dpa
不出意外的,德國各政黨總理候選人紛紛在事發后的第一時間表態。德國選擇黨(AfD)候選人魏德爾連發多條推文譴責該事件。她在X上表示,自己與死傷者及他們的親屬同在,并呼吁“現在就反向移民”(Remigration jetzt)。
如今看來,似乎沒有比“反向移民”更簡潔有力的選舉動員。近來,德國選擇黨日漸頻繁地公開使用這一詞匯,目的就是呼吁人們驅逐那些沒有合法居留權的移民——即使這個詞在極右翼語境中的含義臭名昭著。
▲圖源:dpa
事實上,其他候選人也心知肚明,如果不在移民政策上表現出類似的強硬態度,就無異于將選票拒于門外。
德總理朔爾茨事發后即聲明稱:“我對每隔幾周就在這里發生此類暴力行為感到厭煩。”這位社民黨的總理候選人表示,對于那些在我們這里尋求保護的施暴者而言,不應當抱有錯誤的寬容。他還說:“必須根據所了解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光說是不夠的。”
▲圖源:picture alliance/dpa
然而,朔爾茨的強硬措辭很難不被理解為競選活動中的“公關”。《圖片報》前主編博伊(Johannes Boie)評論稱:“德國總理突然以移民政策和打擊犯罪的實干者自居,其膽量之大讓人難以望其項背,從受害者的角度來看,也是索然無味的。”
在德國選民眼中,誰才是那個解決移民問題的希望所在?一個月后的聯邦議院選舉,將給出一個答案。
(歐洲時報德國版藍蒿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經”)秉持“以報道德國經典,成報道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