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車市卷是真的卷,但也出成績,這不臨近年底,深藍宣布第四十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巧合的是,恰逢長安造車四十周年,這兩個關鍵時刻重疊,頓時感覺到一種老樹發新枝,大廠更有實力的感覺。深藍汽車總裁鄧承浩更是宣布,2025年,深藍將全力沖刺全球銷量50萬輛的目標,其中國內市場預計達到40萬輛,海外市場10萬輛。
作為汽車媒體從業者,老馬也是有幸見證了國內車市由燃油向新能源過度的百年未有的變革,對于各家自主品牌的轉變也是相當了解,深藍作為長安汽車“香格里拉”、“北斗天樞”和“海納百川”三大戰略的核心承載,堪稱給國企轉型新能源打了樣。短時間內實現了技術、規模雙突破,算是國內少有的快速突破10萬輛,20萬輛,30萬輛,40萬輛下線的智能新能源品牌。
而且,深藍還抓住了過度新能源的核心與關鍵——技術。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工業確實落后世界太多,新能源彎道轉型超車并不是換個賽道那么簡單,最重要的是研發技術。這是一個難啃的骨頭,能看下來的不僅僅是占領了市場,更是為中國汽車技術貢獻了力量。
深藍很好的繼承了長安汽車的鉆研精神,從無到有,自主研發,“技術為根、產品為本、用戶為王”的品牌理念,我個人是很認可的。這也是所有國產汽車想要在后面市場立足所要必須掌握的。據我所知,如今深藍的研發人員占比已經達到了67%,其中博士碩士以上占比過半,授權專利1600余項,核心技術164項。而且深藍內部的規劃是,要持續每年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額的10%,到2030年,預計總研發費用的投入就突破1000億了,這個就是實力。
現如今,深藍已經手握兩大主流王牌技術,穩站新能源核心梯隊位置。
首先就是超級增程技術。
深藍汽車算是早期一批開展新能源研發的車企,面臨尚未開發的未知市場,其實所有車企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深藍汽車很快就找到了原創的最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動化解決方案,深藍超級增程技術,集原力超集電驅、原力智能增程、金鐘罩電池三大技術群于一身,坐擁10項技術專利、2項專利行業中僅此一例,這項技術還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可以說是引領了增程技術的發展。投入使用后市場反響也很不錯。
此次,深藍在研發新能源技術的同時,也遇到了智駕趨勢的來臨,深藍也就二合一,順帶手把智駕給普及了,聯合華為來了次深度合作,給旗下深藍S07、L07都用上了華為智駕系統,也創造了20萬內車型搭載華為智駕的先例。共用華為乾崑智能3.0高階大模型,做完了城區不煩、長途不累、停車不難的智駕體驗。這個我本人也有機會試駕過相關車型,確實達到了相當的水準,而且把智駕進行了普及,做到了智能平權,很有國企應有的樣子。
而且深藍讓我覺得做的不錯還有一點,沒有老車企老而不化的特點,反而積極跟進市場年輕態,充滿了活力,這個是很討喜的。如今國內的市場已經是年輕人的天下了,還守著老一套早就行不通了,深藍這方面可以說是帶頭迎合,從第一款車型就很有年輕人喜歡的機甲風格,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家族式風格,也樹立了足夠的辨識度,這一點要比市場上那些動不動撞臉的車企要好太多了。
而且深藍還在有意思的構建產品矩陣,瞄準的“為年輕態人群的人生不同階段造好車”的理念,由SL03、G318、S07、L07、S05組成的5款車型產品矩陣,各具特色,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就目前來看,在新能源產品這一塊,能夠具備這么細分的產品矩陣意思的還真的沒有。而且深藍汽車計劃在2025年還會推出兩款新車型,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中S09已經亮相,定位“為全家而來的大六座SUV”。這種品牌上新的活力以及背后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理念,實打實的讓人感到了品牌的未來的實力。
站在第四十萬輛整車下線的新起點上,深藍汽車還真的讓我期待。不可否認的是,國內汽車已經迎來淘汰賽階段,很多車企在想著如何自保,深藍這類車企卻在想著怎么進一步突破,這種差別,作為汽車從業者感受還是很大的。最后也祝愿深藍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自主品牌貢獻新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