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有兩個忠告,令人回味,一是“管我啥事”,二是“管你啥事”,若能真正悟透這兩句話,并以此行事,自然能活得明白通透,活得輕松自在,活得快樂瀟灑,活得無憂無慮。
世上的事有千千萬,世上的人有千千萬,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也就是說,很多結局都不取決于自己,若是落在別人身上,與自己無關;若是落在自己身上,與別人無關。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做自己的事,不必在意別人怎么說,更不必去為別人的事情而焦慮,世界紛紛擾擾,但大都與自己無關,自己只需用心做好自己便可。
日常生活中,不去評論別人,也不聽別人對自己的評論,說什么,是別人的自由;聽不聽,是自己的自由,如果讓自己聽著不開心,又何必去聽呢?很多人過得不快樂,就是太在意別人說什么。
人終究是要活得有個性,而不是隨波逐流;生活終究是為了取悅于自己,而不是為了討好別人;每個人活著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忍辱負重,委屈自己,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世界之大,人心難測,眾口難調,無論你做得再好,也總會有人指手畫腳、說長道短、取笑指責,你越在意別人如何看自己,活得就會越痛苦,事實證明,你在意得越多越深,輸得就越慘。
真正聰明的人,只會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意自己的想法,專注于做好自己,從不會去關注別人的看法,更不會因為別人的意見或期待,而增加自己的壓力和負擔,所以活著簡簡單單、輕輕松松。
不管別人的嘴,守好自己的心,學會獨立思考,有自己見解和主張,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只做自己的世界里的主角,決不做別人世界里的配角,坦然接受現實,接受自己,不卑不亢,從容淡定。
擇善而行,是一種美德;適可而止,則是一種智慧,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量力而行,特別是幫人,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 千萬不可為了面子,放棄原則,結果只會傷人傷己,得不償失。
別人的事,盡可能少過問、少打聽、少插手、少摻和、少操心;自己的事,盡可能少傾訴、少抱怨、少求助、少依賴,要懂得讓別人做好別人,讓自己做好自己,互不打擾,各自安好,才是王道。
有些人看到別人過得好,就喜歡攀比,比完之后,便會心急、自卑、焦慮,其實,別人過得再好,那又怎樣呢?畢竟跟自己也毫無關系,何必自尋煩惱呢?用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只會迷失方向。
總之,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最大的清醒,不是知人,而是自知,自知者明,要在自己的人生軌道里,按照自己的節奏,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路,過好自己的生活,追尋屬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
文玲,自由撰稿人,常年在文字間行走,作品多見于各大報刊和網絡平臺。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須經作者許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