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時刻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在過年的眾多習俗中,壓歲錢可是重頭戲,也是最讓孩子們興奮,且讓大人們費盡心思的一環。
過年發壓歲錢,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對孩子的美好祝愿!紅包雖小,但講究可不少,送得好,皆大歡喜;送得不好,可能會得罪人,甚至影響親友間的關系!
記得去年春節我跟好友相聚,我們各自帶著兩個娃。吃飯前,我將事先準備的紅包給了對方兩個孩子。用餐過程中,朋友家兩歲的小寶無意中把紅包里的鈔票拉了出來。
誰知,朋友看到3張百元鈔后當即有點拉下臉,并問我啥意思?我一頭霧水,心想是給得太少了嗎?我朋友見此,便半開玩笑半嚴肅說,“紅包你收回去,我們不收。”
然后我好說歹說她才告訴我原因。原來問題出在我包紅包的數額上,在她們老家,“三百”的諧音是“傻唄”,所以她們會比較忌諱這個數字。
鬧了個烏龍,怪我見識少!不過,過年給孩子包紅包,本來就是圖個彩頭,若是寓意不好,容易引發誤解,紅包也失去了意義。所以給壓歲錢,還真不能太隨意!
紅包的金額大有講究
送紅包,金額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少了,顯得小氣;多了,人家可能不好意思收。更重要的是,金額的多少還可能觸及到某些地方的風俗和忌諱。
比如有的地方習俗,喜事送雙數,喪事則送單數。所以如果你給人家孩子送了個單數金額的紅包,人家可能會不高興,還可能覺得你不懷好意。
另外,有些數字在特定文化背景有特殊含義,像“250”、“400”這樣的數字,可能很多人不喜歡。所以,咱們送紅包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對方的風俗習慣,選擇一個既得體又吉利的金額,比如“6”和“8”相關的數字大家就都喜歡。
當家長面送紅包,避免誤會
送紅包也要講究時機,最好當著孩子父母的面送,這樣可以避免很多誤會。像有的孩子拿到紅包后,可能會弄丟,或者直接花掉了,最后沒有告訴父母。
只有當著父母的面送孩子紅包,才能避免這種情況,既能讓對方直接感受到你的真心實意,還不會引發誤會,大家都開心,而且對方也會主動“回禮”。
紅包的“門面”也有講究,用心才更顯誠意
紅包的封面就是你所送出心意的“門面”。有的人可能覺得,紅包新舊無所謂,隨手拿個用過的也無妨。但紅包的封面,恰恰能反映出你的態度和誠意。
如果你用個舊紅包,或封磨損、破舊,人家會覺得你臨時起意,根本無心給壓歲錢,從而心生不快。所以,我們送紅包時最好選嶄新的,這樣才顯得你是有心準備的。
還有紅包里的錢也最好是新錢,可以提前到銀行里兌換。用新錢給孩子包紅包,寓意新的開始和美好的祝愿。而且新錢更整潔、美觀,也能讓人心情愉悅。
在紅包上寫上祝福語,心意加倍
如果想讓你給出的紅包顯得更用心,可以在紅包封面上寫上一段祝福的話,并加上落款。這樣不僅能顯示出你的用心,還能避免因為紅包太多而混淆不清。
而且,紅包本身就是一種祝福,加上親手寫的祝福語,心意加倍,寓意更能給孩子帶來好運和祝福。所以,不妨在封面上寫上幾句溫馨的祝福,讓孩子更能感受到你的關愛和祝福!
要一視同仁,避免偏心
如果你面前有多個孩子需要給紅包,那么最好一視同仁,避免厚此薄彼。或許你會跟其中一個孩子的家長或家庭關系比較親近,就想給這個孩子紅包大一點,而其他孩子則給個小紅包。
這種做法最是會引來不滿,甚至可能引發矛盾。哪怕別人不說什么,但心里一定不舒服。所送紅包時,最好包相同金額,這樣更得體,也更顯公平。
結語
過年給孩子送紅包,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實則大有文章。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把祝福傳遞給孩子和對方的家庭,想要送得得體,讓別人覺得貼心和滿意,那么就得多注意以上這些講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