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澳門中信秋拍,一件元青花的瓶子成為場中焦點,經過多輪激烈的角逐,最終以8.4億港幣成交,創(chuàng)下中國文物藝術品單件成交的世界紀錄。
這個瓶子的全稱叫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一個瓶子而已,憑啥能這么值錢?
青花瓷哪個朝代最好不好說,但元朝的青花瓷絕對是收藏屆精品中的精品,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物以稀為貴。
比如扶風縣法門寺開出來的秘色瓷,不出土這幾件,世人都不知道啥是秘色,所以個個是天價。散落滿地的唐通寶,你都能踩著進去,那就不值錢了。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同樣道理,元朝本來就沒挺住幾年,就被朱老板給打回草原放羊去了,所以元朝時期青花瓷的數(shù)量就稀少很多。
我國國內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僅100多件,另有幾百件元青花散落在世界各地,整體價值都很高。
▲元青花魚紋藻大罐
元青花大罐存世更少,僅有8件,而這款天價元青花,根據(jù)盜墓人康永海(后來受到了應有的處罰)的回憶,當時挖出來的一共是三件。
這比秘色瓷還少,自然價格不菲。
這三件元青花來歷也不簡單。
1392年,朱元璋的養(yǎng)子、明朝開國功臣沐英去世,陪葬品里面就有這三件元青花。
1950年,沐英墓被盜,大量文物流落民間,也包括這三件元青花。
那么這三個寶貝都在哪里?
一件就是前文說的澳門中信秋拍的這款,被神秘買家買走了。
一件則流失海外,不知所蹤。
另一件康永海盜墓之后,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兜售時,碰巧被南京文物公司的鑒定專家陳新民看到,一眼認出此瓶的價值不菲,是國寶級文物。
康永海最初出價10根金條,陳新民經過砍價,最終用5根金條買下。
后來他將此瓶無償捐獻給國家,如今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南京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還有個問題,元朝為啥弄這種瓶子?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這個馬背上的民族開朗大方、不拘小節(jié),在生活中喜歡聽戲。
當時的制瓷工匠也順應潮流,以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戲曲故事為題材,創(chuàng)造青花繪畫,以表現(xiàn)圣主賢臣的政治意義。
當然,能賣8個多億,這款元青花的制造水平,也是青花瓷中的頂級,由鼎鼎大名的瓷都景德鎮(zhèn)窯燒制。
三個主人公蕭何、韓信和艄公不多說了,松、竹、梅、芭蕉、山石有多復雜也不多說了,光是最不起眼的紋飾,就至少有西番蓮、雜寶、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樣式,疏密有致,極為繁縟。
水墨畫畫得好的人,比比皆是,但那是在宣紙上,放到瓷胎上作畫,那又是另一個難度。
宣紙上作畫,如果理解為草坪上踢球,那么瓷胎上作畫,就可以理解為在沒打磨的水泥地上踢球,又干又澀。
但工匠們用蘇泥勃青釉為墨,還用了勾、皴、點、染等多種筆法,不看瓶子,只看畫都是精品。
啥叫水平,這就叫水平!
元青花之所以貴,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選料。元朝疆土遼闊,選料不僅僅局限于中原地區(qū),很多是從西亞進口。
這三件元青花,選用的是從西域進口的蘇麻離青,出自西亞地區(qū),是一種低錳高鐵的鈷藍料,含量為10% - 19.05%,故其青花成色十分濃艷。
但同樣價格不菲,當年可都是駝隊商賈們,一點點背回來的。
所以,這么看,8個億港幣的瓶子,您覺得值不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