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說實話,我還是習慣把西夏區叫做新市區——這個我從兒時到大學畢業整整生活二十年的地方。時間流逝,這里既熟悉又讓人感到陌生。
說熟悉,從小學到大學,猛將兄一直在老火車站以西安營扎寨,一朝一夕總有愛,一草一木皆是情;說陌生,這里的變化總讓人有些猝不及防,恍然隔世。
在我的記憶中,西夏區是很大的。
西夏區已是銀川城西,猛將兄剛到銀川時,住在銀川城西西,坐公交4路起點站農墾,還要走路二十分鐘。那個時候的公交車如同一條臃腫的長龍,緩慢啟動,農墾、西軸、長城、新市區、電視臺……半小時都開不到火車立交橋——一過這里進入新城,票價就會從一毛陡然變成兩毛。
▲圖片來源:口述寧夏
西夏區以廠區為名,被劃分成各大門派。三十萬噸、西軸、棉廠、二公司、橡膠廠、鐵路、寧光廠……各個單位構成了每一個片區,普通的小混混們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個時候,二幺七還不是涼皮的代名詞,反正在我的記憶中,那里出來的人物名頭最響,各懷絕技,打架最是兇猛。
猛將兄還記得當時自己家北邊,還是成片的稻田,有螞蚱有青蛙,隨處可見大量的蒲棒,夏天孩子們會人手一個,點燃嬉戲。在黑暗中點點星火,那畫面仿若就在眼前。
西花園的飛機場上,一天好像也就一趟飛機,騎車過時遇到起降,路人往往駐足觀看,這個鐵疙瘩是如何騰空而起又平穩下落的。
每個廠區都有自己的醫院、電影院甚至電視臺,記憶中的萬梓良絕不是洪興的蔣天養,而永遠是八條眉毛的陸小鳳。
西夏區也是有味道的。
橡膠廠的味道刺鼻,但卻是人人向往的大廠,哪怕是門前一路向北流淌的臭水溝中都會有人撈紅線蟲。據說釣魚的人最愛拿這個當魚餌,也有富裕家庭拿此當魚糧。
當然還有香香的味道,過年的味道。
那個時候的廠區福利讓人羨慕,按照黃小柱的說法——
“當老城區的人們,還在為爭奪二百斤冬儲大白菜擠破腦袋時,新市區的廠子,已經開始用東風、解放大卡車,從青島整車拉來各式海鮮發福利,甚至發一半,扔一半了。”
西夏區的年味也是最足的。
哪怕是當我成家立業年之后,西夏區的煙花可能比不過金鳳區興慶區,但是鞭炮聲卻是最響亮的。
曾經工業水泥的新市區,也變成如今時尚新潮的西夏區。就在昨晚小年夜(1月22日),以“小年非遺看西夏”為主題的西夏區2025年“在寧夏·非遺過大年”第三屆民俗文化節活動在西夏區文萃北街鳳環橋下精彩啟幕。
當年的以擼串啤酒為主要業務的懷遠夜市,如今也成為了打卡銀川的必選項。
昨夜的懷遠夜市,也成為了“非遺創意大秀、非遺大片拍攝、麒麟瑞獸巡游、非遺特色集市、國潮音樂會”等多個單元組成的熱鬧非凡之地。
猛將兄了解到,在整個新春佳節期間,西夏區將持續舉辦戲曲大拜年秦腔經典劇目展演、“靈蛇獻瑞、書香迎春”、列車春晚、非遺過大年等系列特色活動,吸引廣大市民及游客朋友共聚醉美西夏,參與精彩活動、感受民俗特色、領略文化魅力,共享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
媒體報道稱,西夏區將以激發“夜經濟”新活力為突破口,深化文化與旅游、科技、商業等領域的融合創新,打造更多如懷遠觀光夜市般的文化地標,構建全天候、全季節的文化旅游消費業態。
同時,西夏區還加大了對非遺項目的創新研發與市場推廣力度,鼓勵非遺與創意設計、時尚產業的跨界融合,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拓寬非遺傳承渠道,讓古老的非遺技藝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綻放光彩。
有美食,有年味,有活動,有非遺,有演出,有盛宴。
當西夏區的夜晚照亮之時,當年味愈濃之刻,西夏區的“夜經濟”不僅點亮了城市的夜空,更讓人看清了西夏區的潛力和活力,這種傳統與現代的完美互動,是西夏區的悠久年味,也是西夏區的創意時刻。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