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外周刊》有趣優質的海外資訊
(中英西三語版)
每周二、周五更新
掃描下圖二維碼加小雅,免費訂閱
本文整理自孤閱公開直播課程
「一節課速覽風情與史詩:拉美歷史剖析」
「殖民」一詞,在今天的人看來帶著「原罪」,兩個字,浸透著亞非拉人民的血淚。
但只看其字面意思,就是描述了「一群人到一個新地方定居,繁衍生息」。
在歐洲殖民浪潮之前,這也確實是「殖民」的一般情況。
古希臘諸城邦常進行海外拓殖建立新城。新城與母國保持文化、宗教和貿易聯系,但在政治上獨立。
后世西歐學者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就是因為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在希臘古城拜占庭舊址上。
而羅馬則以擴張領土和軍事控制為核心,它的殖民地常常要提供財物供給本土,或是要戍衛邊疆。
這兩種不同殖民模式的影子,在千年之后的殖民浪潮中,依然能看到。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發者之一,葡萄牙在 15-16 世紀間,通過「經濟控制而非純軍事控制」,在全球建立起一系列貿易據點,打造了一張環球貿易路線,頗有希臘式殖民的遺風。
另一位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殖民活動,則像「羅馬式殖民」的延續。阿茲特克和印加等古老文明慘遭毀滅(但并未斷絕),西班牙人大規模定居美洲建立莊園、新世界的資源被大批運往宗主國……
在這種殖民體系下,拉美人民被分作三六九等:
來自母國的歐洲人擁有最高的政治權力;
在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后裔克里奧爾人雖然經濟上富裕,但政治上被排斥;
人數最多的混血、美洲土著人、非洲人被壓迫在社會的底層。
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雖有官僚行政系統,但官官相護,十分腐敗。殖民地的法令、法律、制度和規定,也都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地方與中央集權矛盾不斷。
另一方面,經濟上,只有那些能為宗主國牟利的東西才被允許發展。因此,在殖民統治時期,除了貴金屬、礦業和農業外,經濟發展都十分遲緩。
18 世紀,啟蒙思想通過書籍、教士和殖民地知識分子傳播到美洲。
最終,這就導致了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爆發,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西班牙。
不過,拉丁美洲的這場革命并不徹底。
各國獨立后,西班牙殖民統治雖然結束,卻立刻有英、美等新勢力取而代之,原本的經濟結構也未曾改變。
美洲地域廣闊地形復雜,各地區相對孤立,各地區發展出各自獨特的經濟模式和文化認同。
比如,在墨西哥構建的身份文化認同中,美洲古老文明的傳承堪稱核心,墨西哥人都為燦爛的古文明而自豪;但西班牙人帶來的語言和宗教,卻也是日常生活的基礎。
西班牙文化、美洲本土文化,加上黑奴帶來的非洲文化,不斷沖突、融合,構成墨西哥人現今復雜的民族情感。
墨西哥國徽圖案,基于一則阿茲特克歷史傳說
阿茲特克人南遷時得到太陽神的啟示——當看到一只雄鷹站立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的地方,就是新的居所——今天的墨西哥城由此起源。
本文整理自孤閱公開直播課程
「一節課速覽風情與史詩:拉美歷史剖析」
點擊下方鏈接,添加小雅,領取更多 「免費公開課程」
編輯 | 愷宸
排版|琳玥
諸位孤獨的閱讀者們,大家好。
由于公眾號推送規則的調整,很多讀者可能無法及時,甚至難以再看到孤閱的推文了。對此我們非常遺憾。
如果你還愿意繼續和孤閱保持聯系,希望能將孤獨的閱讀者公眾號設為星標,或者時常點開推送、在看、留言、轉發等等。
謝謝你來,希望我們能一直敢于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