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肯幫你,是情分,這很難得;不幫你,是本分,很正常。
富書作者:蘇索;主播:七月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之前,董明珠在一綜藝節目里直言:“我不會特意考慮親屬、朋友,只找有能力的人。”
這番話一出,瞬間就把她送上了熱搜。
而與此一同登上熱搜的,還有媒體曝光的一段董明珠在格力2019屆大學生入職大會上的勁爆講話。
她講話中提到,曾與親哥哥有20多年沒有往來,甚至被踢出了族譜,原因竟只是拒絕幫哥哥走后門。
20多年前,董明珠因能力出眾,被全票推選成為了格力的經營部長。
那個時候經銷商拖欠貨款是常有的事,就是貨賣出去了,錢卻拖了很久才打上去。
董明珠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停止給拖欠貨款的經銷商發貨,倒逼經銷商上交貨款,且從此以后需先交錢再提貨。
到了旺季,有經銷商為了不錯過賺錢的機會,就找到董明珠的哥哥說:“你幫我拿一百萬的貨,我可以給你3%的提成。”
她哥哥聽了就打電話通知董明珠,說他想過去拿貨。
董明珠就很納悶:“你又不是經銷商,拿貨干嘛?”
她哥哥也沒有隱瞞,直言經銷商會給他好處。董明珠聽了就說你不要來了,掛了電話。
接著她聯系到那位經銷商,問他是不是通過自己的哥哥拿貨,經銷商還以為成功了,滿嘴喜悅地說:“是啊,是啊。”
然而,董明珠不僅沒有給,還斷了他的貨。
后來,她就收到一封哥哥寫的絕交信,信中表示從此家譜中沒有董明珠這個人,
此后的20多年里,兄妹倆人一直沒有來往,直到哥哥得了癌癥,董明珠去探看哥哥時,才冰釋前嫌。
看到這里也許有人會說,小題大做,幫一下會怎樣?
不管你怎么看,這事還真不能做,不僅是對其他經銷商的不平平,不僅有損她在公司的形象,還可能迎來更多走后門的人。
自己的哥哥要是通過走后門賺了,其他親戚也湊前來咋辦?這個經銷商走后門成功了,其他經銷商也想走后門咋辦?
更何況,在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去幫你。
幫你是情分,不是義務,而不幫你是本分,沒必要擺出一副人家就該幫你的架勢。
《晉書·王羲之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王羲之出門閑逛,看到有個老婆婆,坐在橋邊頂著大太陽買竹扇。
來來往往的人,但老婆婆的竹扇始終無人問津。
王羲之心生不忍,便走上前說,自己可以給竹扇題字,可以讓這些扇子很快就賣完。
老婆婆將信將疑答應了。
題完字后,王羲之告訴老婆婆:“路人問起時,你就說是王羲之寫的,你買貴一點也能賣得出去。”
說罷便轉身離去。
果然,老婆婆照著王羲之說的來做,路人蜂擁而至,爭相搶購,價格也水漲船高。
不一會兒,一堆扇子就賣完了。
老婆婆滿心歡喜,真沒想到這小伙的書法,竟如此備受歡迎。
第二天,利欲熏心的老婆婆,又捧來了一堆扇子找到王羲之,讓他為這些扇子繼續題字。
而王羲之看了,笑而不言,轉身便離開了,留下老婆婆一臉茫然。
試想,如果王羲之沒有拒絕,以后這樣的請求勢必會越來越多。
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可縱然善良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過了頭,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前段時間,一位全職媽媽張女士無償幫朋友杜女士接送孩子2年半。
一天在接孩子途中,杜女士的孩子從電動車的后座跌落受傷。
張女士立刻聯系杜女士并將孩子送去救治,自己付了全部醫療費后,還在后來去看望孩子時又留下2000元。
可沒想到,已經如此善良的張女士,竟被杜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賠償6657元。
好在,二審的結果是張女士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雖然這個案件涉及的金額不多,但這的確是一樁現代版的農夫與蛇。
俗話說:斗米養恩,升米養仇。
正是張女士秉著善良的默許和縱容,給了對方變本加厲傷害自己的機會。
還記得2020年10月曝光的一則關于退休老師幫學生還債的新聞嗎?
那天是2020年12月29日,退休老師李中隨,嚎啕大哭:“我終于解脫了。”
因為,他終于還清了學生欠下的18萬貸款。
2017年是李中隨退休的第一年,一位禹姓的學生找上門來,稱自己的兒子在國外留學,學費周轉不來,讓他幫忙擔保一筆貸款。
盡管李中隨已經許久沒有見過這個學生了,但本著善意,加上在他的印象里,禹某一直是“很實在的人,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各方面都非常不錯。”
于是,他同意了簽字。
不料,沒過多久禹某就停止還貸,還把李中隨拉黑了,從此失聯。
就這樣,18萬的貸款就落在了李中隨的肩上。
為了還債,63歲的李中隨到處借錢,還曾跑到外地去打工賺錢。
當了41年老師的他,本應享受退休后的天倫之樂,卻因為一個善舉,承受難以想象的壓力和苦楚。
然而李中隨直到還完貸款那一刻都還相信,學生禹某是可能真的有苦衷。
在被李中隨的善良打動的同時,也感到善良可貴,但善良不能沒有底線。
電影《芳華》里的劉峰,他一直用真心和熱情,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唯一一個軍校名額,有人更需要,他便拱手相讓;
好兄弟結婚沒錢,他夜以繼日,自己買材料做了沙發送給他們;
隊友的名表壞了,別人不敢修,他苦心研究給修好了。
然而,在他遭到誣蔑時,那些他曾無私幫助過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一同誣陷他。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會對我們的善良投桃報李。
所以一定要記住:善良一定要有底線,而我們也要有隨時說“不”的勇氣。
無底線的善良,有時候會喂飽沒有良心的人,最后變成吞噬我們的仇人。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后,依然住在老家朱樓村,生活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的他只關心一日三餐、下地和唱歌,現在連出門買菜都成問題。
一開始,常有銀行工作人員上門推銷理財產品,朱之文雖不懂但不堪其擾,就把錢存給了銀行。
后來竟傳出“大衣哥年收入過千萬”的謠言,所以一時間,想借錢的、想沾光的、看熱鬧的都絡繹不絕地來到家門口。
朱之文說,如果他家的門檻是木頭的,早就被踏破了。
那一年,他陸陸續續地借出去幾十筆錢,金額高達近百萬。而大多數借錢的人,壓根就沒想過要還,甚至赤裸裸地賴賬。
他們還堂而皇之地說:“朱之文一場演出就能賺成百上千萬,拿他幾萬塊錢算什么,還有臉討債?”
此外,還有很多人靠著直播他的生活賺錢。
他們經常不打招呼地闖進他家,舉著手機360度無死角, 一拍幾個小時,絲毫不顧及朱之文及其家人的隱私,天黑也不愿散去。
朱之文為了家人的生活不再被打擾,就在胡同口裝上了鐵門。
可這一無奈之舉竟也惹怒了這些吃白食的人。
他們撕掉春聯,撿地上的東西扔進朱之文的院子,逼他開門,繼續直播。
他們為什么這么過分?真的是朱之文什么都沒有做嗎?
不,是他做得太多了,以至于某些人已經當成理所應當,毫無感激之心。
過年,他給老鄉發紅包,有人嫌棄說:只發兩百塊,太小氣了。
他給村里修了路,裝了變壓器、水塔,買了運動器材,翻修了幼兒園。
還是有村民嫌他做得太少,為人不厚道,甚至認為朱之文應該給村里每個人買一輛小汽車,發一萬塊錢。
這一個個恩將仇報的人,不僅傷了好人的心,還會讓其他人也不敢做好事,讓人放棄原本善良的美德。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后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不懂感恩的人,是敗壞風氣,又蠢又壞。
得到幫助,懂得感恩的,才會走得更長遠,才有更多人愿意來幫助你。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懂得感恩,才會收獲真情,懂得珍惜,才不會錯過人世間的美好。
疫情期間,留學生曹元元,從英國回來的時候一路提心吊膽。落地后,她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于是,隔離期滿后,她立即加入了抗疫志愿者隊伍,為更多海外回國的人服務。
狄更斯說:“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事,也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或許會給我們帶來傷害,但也有的人在幫我們渡過劫難。
別人愿意幫你,是情分,這很難得;不幫你,是本分,也很正常。
所以感恩在你窮困潦倒時,給你救濟的人;當你迷惘無措時,給你指明方向的人;當你身處逆境時,為你抵擋風雨的人。
不管是滴水之恩,還是舉手之勞,都要銘記于心。
《易經》云:“施人之事,不記于心;受人之恩,銘記于心。”
做了有恩于別人的事情,不必記在心上,到處宣揚;接受了別人的恩惠,要時刻銘記在心,有機會就報答恩情。
點個在看,愿善意的幫助能在懂得感恩的人之間傳遞,生生不息。
作者簡介:蘇索,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