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正式發布,這是上海新一輪人民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據了解,該方案在總結上一輪人民城市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進一步突出民生福祉,圍繞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文化軟實力、城市管理精細化、綠色轉型、社會治理等7方面明確具體措施。
聚焦安居樂業
和第一輪方案相比,新方案融入了近幾年城市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理念、新治理方法。
據上海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就是近幾年才提出的新要求;再如“多格合一”“三所聯動”,也是近幾年基層治理的創新舉措。新一輪方案意在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后續相關部門都會持續進行擴展。
聚焦民生與發展,方案有“新”亮點,比如為城中村改造、舊住房綜合改造及租賃住房等住房大事設定新時間節點。
在住房方面,針對市民關注的居住條件問題,方案明確了新目標:到2027年,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整體改造類項目簽約,并建設不少于9萬張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以緩解租房貴、租房遠等難題。
此外,方案還涵蓋了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文化軟實力、精細化管理、綠色轉型、城市治理等六個方面。其中,在城市治理方面,上海將繼續提升精細化治理水平,進行“馬路拉鏈”、道路不平整等專項整治。
以人口大區、居住大區的普陀區為例,聚焦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普陀區近年來匯集了房管、規劃、建管、屬地街鎮等部門的力量,加快推進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數據顯示,2024年,普陀區已經實施了2.7萬平方米的舊住房成套改造,使近千戶居民實現了高品質宜居生活。
繼續推進城市治理數字化,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改革,加快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優化升級。加強數據共享開放和流通使用等。
為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行動方案強調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探索新就業群體黨建有效途徑,并推進網格管理向網絡治理躍升。同時,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渠道,健全人民建議征集機制,常態化開展“四百”大走訪等活動,以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打造改造“樣板”
建設人民城市,上海各區都在打造人民城市建設“樣板”。
以楊浦區為例,目前,楊浦濱江正經歷蓬勃的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浪潮。一批互聯網與數字經濟企業的總部大樓與央企項目正在建設,包括中交、中節能、美團上海科技中心、嗶哩嗶哩新世代產業園和抖音集團上海濱江中心項目等,預計濱江創智中心等項目將于2026年前竣工并投入使用。預計到2025年,將有超過30家在線新經濟頭部企業和3000家創新型企業在此聚集,產業規模預計超過3000億元。
上海致能工業電子有限公司作為重大產業項目于2021年落戶楊浦濱江,公司副總裁吳春城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周邊環境的改善成為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因素,公司希望從中國工業的發源地出發,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
楊浦濱江集團副總經理韓亞芳直言,楊樹浦正在轉變為“楊數浦”,未來幾年將匯聚20多萬名年輕、有活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同時,重磅賽事、國際大展等活動將推動文商旅體娛融合發展,增強濱江的活力與魅力。
近年來,隨著國家創新型城區、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等建設的推進,楊浦區的創新要素集聚持續強化,創新生態不斷向好。毗鄰五角場的大創智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是楊浦的智力、活力、創力“樞紐”,孕育了4500多家創新創業企業,總營收超過3000億元。
目前,楊浦區數字經濟企業總數超過7000家,廣泛分布在工業設計、云原生、工業互聯網、金融科技等領域,其中,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3年營收達2600億元,增幅達18.7%。
不僅是楊浦,普陀區規資局相關負責人此前公開表示,普陀區對商務樓宇進行了全面調查評估,并對重點樓宇實施分級分類評價,制定了樓宇更新項目清單和實施計劃。這些計劃通過業態升級、功能調整、立面改造和完善公共配套設施等多種方式,推動樓宇的更新升級。
比如,真如境商辦樓宇自竣工以來,5座辦公樓的平均招商率已超過50%。
上海市數字廣告園區位于真如境內的中海中心C座,該園區的建立吸引了眾多企業關注。元隆雅圖上海公司總經理林慶霖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選址過程中,公司考察了多個辦公樓宇,但最終選擇真如境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數字廣告園區所在地的產業生態。
此外,普陀區在探索城市更新方面采取了“就地轉型”的創新模式。普洛斯桃浦智慧冷鏈產業園作為普陀區在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計劃項目中唯一上榜的項目,是桃浦地區傳統物流園區“就地轉型”的首個成功案例。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主要想打造地標性智慧、科技、綠色、零碳園區,通過引入冷鏈投資中心、供應鏈服務中心、電商中心和生態服務中心四大業態,強化食品冷鏈、生命健康、時尚三大產業效能,推動傳統物流園區的轉型升級。
“該項目還注重綠色低碳發展,通過采用一系列凈零碳建筑技術措施、應用綠色能源技術和建設海綿城市等配套手段,降低建筑碳排放,提升園區綠色低碳表現,助力實現綠色標桿園區的目標。”上述負責人說。
記者 潘潔
編輯 潘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