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識研究所,作者 | 范文斐,編輯 | 丁力
2012年的一場演講上,俞敏洪曾說: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另一種是成為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十幾年后,俞敏洪一語成讖。
1月2日,俞敏洪在個人公眾號“老俞閑話”,發布了一篇題為《2024,艱難中的美好!》的年度總結。
文中,俞敏洪表示,這一年里,他遭受了來自外界的各種網暴,謠言與誹謗鋪天蓋地,有人甚至追溯并篡改了他和新東方三十年的各種行跡,對他來說,最難忘也最難熬。
這篇真情流露的年度總結,引起了網友兩極分化的評價。有人“眼含熱淚”地支持俞敏洪,支持東方甄選。還有人猜測,俞敏洪終究還是放不下與董宇輝的糾葛。
但對于文中多次提及的網絡暴力,部分網友認為他是在“賣慘”,公眾人物要有被評判的胸襟。
俞敏洪自認為朋友遍天下,然而大部分可能只是單純的利益交換,曾一起打天下的王強和徐小平,一起出走創辦了真格基金,陳向東轉頭成立高途教育,低谷時還趁勢吸了一波東方甄選的流量。
正因如此,羅永浩那句“鐵公雞”,讓越來越多的人發覺,俞敏洪言行不一,新東方內部派系爭斗由來已久,導致他一次次失態,落得被“網暴”的境地。
這也把俞敏洪的形象撕成兩面:一面是鐵血精明他自稱的“資本家”,一面是熱血澎湃的“理想家”。
“資本家”的陽謀
近日,在騰訊新聞《酌見》訪談中,俞敏洪談到鐘睒睒曾表達看不起企業家帶貨,稱對公司有實業的企業家來說,在線宣傳和賣貨都是對企業的支持。
俞敏洪這么說自然有道理,但也不排除有私心,畢竟剛曝出的財報顯示,剝離與輝同行后,東方甄選半年凈虧損9650萬元。
不過財報中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目前東方甄選全職1264人,兼職469人。這一千多人的直播團隊,創造48億的帶貨總額和22億的營收,人均創收還是很可觀的。
直播帶貨歸根結底是流量生意,對于失去了董宇輝的東方甄選,無論是產品還是平臺新戰略的落地,顯然都要俞敏洪扛起那半邊天。
與俞敏洪的感時傷懷不同,董宇輝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提到:“ 過去一年我們都經歷很多,如果要用什么來總結一年的話,我希望是笑聲,我希望是單純的快樂。”
董宇輝能笑得出來,自然是“與輝同行”獨立后拔地而起。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抖音帶貨達人榜上,東方甄選跌至第七,與輝同行穩居榜首,將老東家甩在了身后。
在“分家”后的首個抖音雙十一,“與輝同行”預估GMV達14億元,而東方甄選則排名第20,GMV不足5億元。
反觀一年前的雙十一,有董宇輝坐鎮的東方甄選,總銷量高達14.7億元??梢哉f,董宇輝搶走了東方甄選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這也是為什么俞敏洪堅定地決定“去董化”,董宇輝對東方甄選很重要,但沒有董宇輝可能更重要。
但在這個過程中,俞敏洪為自己埋下了三個雷。
第一個雷是他曾公開感謝董宇輝:沒有他,東方甄選不會賣這么好。東方甄選2023年財報顯示,全年凈營收45億元,同比增加651%,凈利潤達9.7億元。
不過財報里提到,東方甄選的員工薪酬開支為735.9萬元,公司的在職人數是1965人,平均每個人的年薪也就3萬多,這給東方甄選對員工克扣的流言,似乎提供了數據支撐,也印證了董宇輝當時說入不敷出,交不起西安的房租了。
第二個雷,是小作文事件中,鞭牛士報道稱有內部聊天記錄流出,稱俞敏洪面臨要保主播董宇輝還是CEO孫東旭的“二選一”困境。
事實證明,俞敏洪還是先選擇了保“財神”董宇輝。隨即孫東旭被免職,俞敏洪發布《致歉信》,董宇輝重回直播間,并與俞敏洪同框。
有意思的是,就在孫東旭卸任所有職務的第二天,2023年12月23日,俞敏洪在抖音上回應網友時表示,東方小孫不會離開東方甄選,并承諾會守護好公司的每一位員工。
而在2024年11月24日,被罷免的344天,孫東旭重回了東方甄選直播間。
畢竟東方甄選直播間和自營品都是東方小孫一手操辦起來的,東方甄選可以沒有董宇輝,但不能沒有孫東旭。對于俞敏洪而言,孫東旭只是時事下的“棄子”。
這讓吃瓜群眾們反應過來,“小作文事件”背后真正的獲益的是俞敏洪,東方小孫和賬號小編只是“馬前卒”,至此俞敏洪和東方甄選主播們,都從慈眉善目的教師形象變成了善于勾心斗角的茍且之徒,對公司信譽造成重大打擊。
用網友的話說,俞敏洪既想甩掉銷售額最高的銷售,又不敢得罪銷售額最高的客戶。以至于之前各省文旅爭搶的東方甄選省份外場和名人訪談,慢慢被與輝同行取代。
第三個雷,是俞敏洪說把與輝同行送給董宇輝了,屬于他自掏腰包。
根據公告,董宇輝以7658.55萬元的價格收購與輝同行100%股權,自7月25日起,與輝同行正式從東方甄選獨立。
如果按照董宇輝直播間一個月4億的銷售額來算,財年9.7億的利潤,7000多萬僅是董宇輝直播間2個月的利潤,這也是羅永浩稱董宇輝打工為自己“贖身”的由來。
事實上,東方甄選最初的“人設”是俞敏洪,東方甄選的主播們乃至董宇輝,都只是俞敏洪博學、幽默、勵志“人設”的投射。
對東方甄選來說,雞蛋不能放進同一個籃子,特別是直播事業蒸蒸日上,培養新主播“去董化”更有利于公司健康發展,但在廣大網民面前現場直播“職場霸凌”,結果不僅沒有給東方甄選掃清障礙,還給東方甄選親手造出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俞敏洪與董宇輝之間的關系本應書寫成一段佳話,一個關于伯樂相中千里馬、師徒傳承的美談。甚至說,俞敏洪或許能夠以直播電商領域“教父”的身份,再度成為中國商業舞臺上的核心人物。
然而這一切,都被話術完美又“口是心非”的俞敏洪,完完全全地搞砸了。
“理想家”的窘境
2021年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并附上文字:“教培時代結束,新東方把嶄新的課桌椅,捐給了鄉村學校,已經捐獻近八萬套?!?/p>
將8萬套課桌捐給鄉村學校。將近八萬套桌椅,價值在5000萬以上。加上運輸費用各種成本,總價值差不多1億。雖然董事會很多人有異議,但俞敏洪一個人壓了下來。
曾經的新東方,中國教培行業無可爭議的龍頭品牌,但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新東方面臨自身業務的艱難調整。
最終的結果是,新東方“自斷一臂”,將占自身營業額的近一半的K9業務徹底停掉,這導致營收驟減八成,公司股價大幅縮水,1500多個教學點暫停并退租,從巔峰跌落谷底。
當年9月,新東方開始全面停止中小學生的招收。俞敏洪在朋友圈里坦言,“這是我最難過的一個教師節?!?/p>
除了捐獻課座椅,俞敏洪還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妥善安排了學生退費問題,另一件事是有序結清了員工工資,這給大眾留下了好印象,也成了新東方翻盤的基石。
在花費了將近200億元后,新東方開始了艱難轉型。
2021年,新東方推出火花思維、美術寶等,嘗試與其他教培品牌一樣開展成人教育。成立比鄰中文Blingo,面向泛華裔人群教授中文,被網友調侃要做“新西方”了。
但真正讓公司起死回生的,還是轉型農產品直播帶貨。
2021年9月,董事長俞敏洪在高管會上問:“薇婭一年能賣一百多個億,我帶著幾十個老師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億?”
到了10月,在總裁辦公室7人的會議上,俞敏洪正式提出了做農業的想法。得到的是所有人的反對,董事會和總裁辦公室沒有一個人覺得這事靠譜。
最終孫東旭接下了這個任務。
與大眾眼里“嚴苛”“架子大”的印象截然相反,孫東旭曾經是俞敏洪最信任的下屬。
2016年,新東方西安分校遇到困難,孫東旭臨危受命,接受了集團的緊急調任,從合肥轉戰西安。憑借卓越的領導力和非凡的執行力,孫東旭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化解了危機,并引領分校業績實現了第一年20%,第二年40%,第三年60%的增長,一躍成為全國分校排名第三。
而董宇輝親眼見證了孫東旭在西安新東方推行的深刻變革,并成為了這一系列變革的直接受益者。2015年,董宇輝大學畢業后即加入了西安新東方分校,擔任英語教師。
得益于孫東旭的慧眼識才與破格提拔,任教時間并不算久的董宇輝便迅速成長為高三英語學科負責人,并獲得了赴海外名校進行深造的機會。此后,董宇輝追隨著孫東旭的腳步,一同來到了北京。
在東方甄選第一場直播中,孫東旭搭檔董宇輝,YOYO搭檔俞敏洪現身直播間。在長達半年時間里,東方甄選直播間始終保持個位數的冷清狀態。
從俞敏洪開始時笨拙忘詞的帶貨,到后來各種“教師Style”帶貨,新東方堅持著自己的風格,直到6月份董宇輝的“谷賤傷農”一出,新東方實現了一周千萬粉絲的奇跡,并登上抖音帶貨榜TOP3。
6月13日開盤,港股新東方在線股價盤中一度暴漲100%。午間休市時報10.84港元,上漲74%,股價達到近一年來的最高點。
俞敏洪在《我的2022》一書中寫道:“2022年,對于新東方來說,最突出的亮點毫無疑問是東方甄選。這個亮點并不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東方甄選的火爆,毫無疑問為新東方、也為我自己,帶來了更樂觀的情緒和更堅定的發展信心。”
除了老師們的絕對實力,新東方的品牌實力也在帶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是俞敏洪一直營造的公眾印象。
新東方直播間布局,不是常見一個主播在鏡頭前唾沫橫飛砍價,而是東方甄選Logo有序而精致地懸掛在主播后方,后側整齊擺放的產品若隱若現,主播有節奏地講述產品功效和趣聞。
“精致淡雅”是觀眾對直播間第一印象,加上新東方積累下的口碑所帶來的公信力,產品價格不具備絕對優勢的缺點變得不那么重要,直播間留存率也隨之上升。
而在失去董宇輝后,俞敏洪投身文旅,堅持做自營產品,為公司尋找更多營收渠道;缺乏資源又不想拋頭露面的董宇輝,開始為與輝同行挑選主播開啟MCN模式,這是俞董二人一開始就注定的命運。
據蟬媽媽數據顯示,東方甄選近30天開播36場,直播累計銷量超100萬,累計銷售額超1億,視頻累計銷售額25萬-50萬。與輝同行近30天也是開播36場,直播累計銷量超100萬,累計銷售額超1億,視頻累計銷售額2.5萬-5萬。
從帶貨數據上來看,二者直播銷售額都超過了1億,在視頻帶貨銷售上,與輝同行稍顯遜色,但大本營抖音上,東方甄選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如今東方甄選的護城河主要集中在供應鏈上。俞敏洪最新財報的電話會上透露,退居二線的孫東旭在負責東方甄選的供應鏈業務,自營產品也是公司最近兩年的發力重點。
2024年下半年,東方甄選旗下自營品SKU數量達到了600款,自營產品總營收約為17億元,占總交易額的37%,而整體毛利率達到33.6%。
由于缺乏成熟的市場調研團隊和方法論,東方甄選多數自營商品還是采取代工貼牌模式。選品、采購、商品開發等供應鏈能力上的差距,都要依靠長期可持續的深耕去改變,這或許是接下來俞敏洪將主抓的問題。
俞敏洪曾在短視頻平臺推薦自己的書《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有網友留言建議他再出一本,書名都替他想好了,就叫《我又走在崩潰的邊緣》。
這本書細數了新東方的發展歷程,包括俞敏洪創業中的低谷期,人生9次走在崩潰邊緣的經歷,和老師危機、用人危機、信任危機、模式危機、經營危機、科技危機與結構危機等新東方七大危機。
對于失敗,俞敏洪顯然已有了豐富的斗爭經驗,或許正是他的“雙面”特質,讓新東方這艘舊船駛過一次又一次風暴。
當流量、情懷和光環褪去,62歲的俞敏洪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商業故事,不禁讓人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