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之裂變》自2009年開播以來,一直備受贊譽,評分穩定在9.3。
劇集還原了兩千多年前處于戰國時期的秦國一步一步由弱小走向強大的壯美歷程。
完美展現了先秦時期,戰國七雄爭霸的天下格局。
而且以秦國視角為主、其余六國為輔,宏觀敘事主次分明,變法主題明確。
將商鞅變法的過程完整且細膩地展現出來。
劇中出場人物眾多,但每個都是有血有肉的角色。
讓人看后感覺沉睡在歷史長河中、記錄在高閣典籍里的先秦豪杰們仿佛活過來了一樣!
16年過去了,仍然是歷史劇的一座高峰,不可超越。
一、劇情引人入勝
本劇開篇是以著名的“少梁之戰”為故事起點,至秦惠文王嬴駟即位后車裂商鞅為結束。
其中的看點甚多,許多橋段令觀眾印象深刻、奉為經典!
比如:公叔痤向魏王推薦衛鞅做魏國相國,并告知如果不用衛鞅,那就殺了衛鞅,絕不能讓他去服務別的國家。
魏王走后,公叔痤又叫衛鞅趕緊逃生。
衛鞅卻淡定表示魏王既然不肯聽丞相的話用他,又怎么可能聽丞相的話殺他。
這段情節展示了衛鞅的思慮周密和條理清晰。
秦國密使景監與衛鞅對弈,衛鞅作為勝者,復盤講棋理,從棋道、天道、人道,再落到實處分析列國爭雄形勢。
就連派去監視的家將都說他“頗有氣象”。
龐涓派法家慎到大師來考察衛鞅,衛鞅從對酒的品評上升到對戰國各國的評論。
里面其中一句“酒醇和,無勁力;人醇和,無血氣。大爭之世,凡有血氣,才有爭心。”
讓慎到大為贊嘆,沒想到羸弱的衛國,卻有這般士子,令人刮目相看。
秦孝公發出的求賢令,痛陳國恥,剖析到內心,深深感動了衛鞅,發出“秦公求賢令,真乃五百年一卷雄文也”的感嘆。
秦公不避實就虛,指出當前秦國的問題,還愿意拿國家公器與權臣分享,實乃真心求賢。
衛鞅通過景監引薦,三次見秦孝公,都采取不同的策略來推銷自己等等……這些片段至今都讓許多觀眾為之拍案叫絕。
這些人物的行事邏輯都是通順且正當的。
例如身為魏國人的衛鞅起初也是想效忠魏國,奈何魏王太過于傲慢,反觀秦孝公卻能真心待他!
因果邏輯讓人信服,才會令觀眾看得欲罷不能。
值得稱道的是這部劇的劇情始終堅持以“陽謀”為主的講述風格在中國歷史劇史上,至今都是十分新穎和獨特的。
該劇情大膽拋卻其他歷史劇揮之不去的陰謀論和宮闈爭斗情節并且緊扣變法圖強的主題。
以主線的發展、主要的矛盾、主要的沖突作為劇情的主題,主打一個“光明正大”的敘事基調。
成功地還原出了兩千多年前這兩位偉人的“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的”的商君與“胸襟寬似海,雙肩擔道義”秦孝公的鮮活形象。
該劇雖然不以宮闈之事為主,但是兩位也都有著各自的愛情和伴侶。
如是衛鞅與白雪那般情意綿綿、默契款款、目光遠大、咫尺天涯!既浪漫卻又凄美。
如是贏渠梁與玄奇那般,雖然各自都有萬死不辭的使命。
但縱有萬水千山的阻隔,亦不能斷絕他們對彼此的思念,深沉而悠遠……
這樣唯美的情節始終令人回味無窮,而它在整部劇情中只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點綴~更能襯托出全劇的雄渾之氣!
并且在這部作品中所表達的萬眾一心、富國強兵的奮斗精神和大公無私、一視同仁的法治精神與如今的中國無疑是高度契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原作者(同時也是這部劇的編劇,是先寫的這部劇本后完成的小說)孫皓暉可謂獨具匠心、居功至偉!
當初,他為了創作《大秦帝國》這個系列的小說,辭去了待遇優厚的工作。
全心寫作十六年才補全了這段歷史空白,也為國人貢獻出了這一系列的歷史巨著和電視劇作。
他強調過:“秦國是中華統一文明的正源”,他是站在中國文明史的角度創作出了這部歷史巨著。
希望國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二、演員陣容強大
《大秦帝國之裂變》的總導演黃健中在初次讀到這個劇本時,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手不釋卷、欲罷不能的他一個月都沒出過門。
一口氣讀完后他便下定決心要將其拍成電視劇。
他認為這個劇本所寫的先秦時期本身便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具有較高的戲劇潛力。
進而,他覺得要拍好這樣一部文學含量甚高、歷史感很重、文化精神十足的歷史劇首要之處就是演員的甄選。
于是,他邀請了侯勇、王志飛、高圓圓、杜雨露、呂中、孫飛虎、許還山、李立群、尤勇智等一眾實力派演員主演。
只因他堅信:只有全部上實力派演員才會將這部作品完美演繹出來!
而這些實力派演員也都沒有讓他失望,各自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如侯勇飾演的嬴渠梁,其雄心壯志與果斷決策令人稱贊,人氣頗高。
王志飛演繹的商鞅,智慧與決心盡顯,深受觀眾喜愛。
高圓圓所飾的白雪,美麗溫柔,角色十分討喜,也為她贏得了不少人氣。
還有呂中扮演的太后,威嚴與智慧并存,其出色演技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演員們的出色表現更離不開導演的精準把握和點睛之筆——黃健中和延藝在指導演員表演時會深入解讀角色。
他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身經驗來開啟演員的創造力,還時常親自示范,給予切實建議。
強調各處細節,引領演員們將角色的情感表達把握得更加完美。
同時始終為演員營造了良好的創作氛圍,令其一秒入戲、盡情展現。
為了讓演員們深入了解我國先秦時期的王侯將相各自所有的言行舉止和禮儀,還給演員們安排了專業的禮儀課。
而培訓老師便是后來通過《甄嬛傳》為人所熟知的“溫太醫”。
三、制作精益求精
除了演員的演技給力以外,該劇在制作方面非常用心。
從場景布置、服裝道具到音樂特效等方面都表現出色。
戰爭場面宏大壯觀,讓觀眾感受到了秦朝的強大和威嚴。
秦人的服飾簡潔、實用,體現了秦人的務實精神。
宮廷中的服裝華麗、莊重,展示了王室的威嚴。
化妝方面,根據角色的不同特點進行設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道具的制作也非常考究,如兵器、器皿等都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
黃健中導不僅注重細節和歷史真實性的把控,力求還原秦國的歷史風貌和文化氛圍……
比如《大秦帝國之裂變》整體畫面的色調偏暗偏冷……
這種色調的設置既符合劇情背景展現了老秦人艱苦的一段時期。
同時,該劇的戰爭場面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黑衣、黑甲、黑旗的秦軍待命時嚴整肅穆、氣場全開。
沖殺時如堅忍兇悍的黑狼群,如同黑色的巨浪一般席卷而來,非常具有壓迫感!
此外,本劇的三首歌曲:《風華絕代》、《相愛耕織》和《赳赳老秦》在觀眾心中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經典!
由趙季平、趙麟父子負責作曲;孫皓暉、鄧康延執筆填詞。
這幾首歌曲與劇情緊密結合,營造出了一種宏大、深沉的確又不失俠骨柔情的氛圍。
尤其是《赳赳老秦》: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 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生、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甯、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它大氣磅礴的曲風配上激昂雄渾歌詞,不僅讓觀眾更好地感受到了兩千多年以前的老秦人的錚錚鐵骨和歷史文化。
也讓正走在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國人感到振奮不已!
這些都為該劇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和質感,使其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因為這部劇在各個方面都非常難得,所以直到今日,仍然能讓喜愛歷史題材的觀眾大飽眼福、百看不厭。(撰文:懿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