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生意需要辛苦改造,但好生意只需要公平、合理的機制。
作者|楊知潮
編輯|原 野
1965年,35歲的巴菲特開始與芒格共事,并從芒格那里學到了一個至少價值1000億美元的道理:要投資好的商業(yè)模式。
35歲之前,巴菲特以“撿煙屁股”著稱,他投資的最重要標準是便宜,就像煙民從地上找到免費的煙屁股抽一樣。但35歲以后,巴菲特開始意識到,一個糟糕的商業(yè)模式下,即便強大、勤奮的團隊,也是很難賺錢的。他開始把商業(yè)模式放到第一位,至于商業(yè)模式不好的公司?再便宜他也不會投資。
畢竟,糟糕的賽道就如同努力錯了方向,越努力只會越錯。
當下的電商行業(yè),也急需認識到商業(yè)模式的重要性。
眼下的電商生態(tài)中,許多商家都處在艱難的賽道里。他們的產品質量優(yōu)秀,生產效率高,但由于行業(yè)整體競爭激烈,經營狀況仍然艱難。簡而言之,他們所處的賽道本身不好。
對他們來說,最緊要的事不是努力,不是扶持,而是優(yōu)化商業(yè)模式。
拼多多提出的“新質供給”提供了一種更靠近根本的解題思路:通過平臺化能力和數字化能力的加持,拼多多幫助部分商家進入一個更好的賽道里。比如廣西的果農可以在拼多多上賣高端水果,安徽的茶農在拼多多上做起了瓶裝飲料,內蒙的牛肉干廠做起了網紅零食。雖然沒有脫離原有行業(yè),但他們的商業(yè)模式都在改造后變得更加優(yōu)秀了,最終也收獲了生意的成長。
這種扶持方式,顯然更加觸及問題的本質。
01 虧損的解藥
“一個好賽道往往會隨著競爭的加劇而進入低毛利的時期,創(chuàng)業(yè)者該如何應對?”
不久前,步步高創(chuàng)始人段永平回到母校浙大,被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出乎意料的是,段永平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直接否認了題干:“好賽道是不會進入低毛利的,低毛利的都是商業(yè)模式比較差、產品差異化很小的產品。”他明確表示,創(chuàng)業(yè)者不應該進入這樣的賽道。
作為拼多多早期投資人,也作為阿里巴巴股票的持有者,段永平雖然沒有針對某一個行業(yè),但“商業(yè)模式較差,產品差異化很小”顯然是戳中了許多電商商家的痛點。
以電商行業(yè)的基石領域服裝為例,大量低端代工業(yè)務正處在艱難之中。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24年前11個月,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完成服裝產量185.69億件,同比增長3.94%,但服裝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0.7%。產值增速跟不上產量,意味著這個行業(yè)已經陷入了“內卷”,同質化競爭嚴重。
部分果農的生意也符合段永平所說的“差異化較小”特征。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上半年,我國鮮果價格下降較明顯,降幅達7.8%。同時有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水果產量同比增長約10%。當消費需求增長跟不上產能增長,自然會陷入同質化的內卷。2024上半年,水果行業(yè)頭部上市企業(yè)都出現了半數以上的利潤下滑,小商家的經營狀況更不用說。
圖:水果行業(yè)頭部上市企業(yè)百果園等利潤嚴重下滑,小水果商家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zhàn)
部分商家在搭上拼多多的“新質供給”之前,都曾感受過同質化競爭的艱難。
以金橘種植為例,廣西融安是一個坐落在廣西北部的小縣城,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讓此地盛產金橘,按理說應當是“老天爺賞飯吃”。但這是一個缺乏護城河的生意,經銷商的盤剝,加之競爭的激烈,使得這里的普通金橘單價不到10塊錢。很多果農都無法堅持,甚至離鄉(xiāng)務工。
果農李宏明從事這個行業(yè)幾十年,有著豐富的經驗,但經驗無法彌補生意本身的艱難。在行業(yè)最困難的時候,他都曾轉行做過農資產品銷售。
在這些缺乏差異化的賽道里,虧錢是必然的,賺錢才是偶然的。
而對于“賽道不好”的商家來說,最緊迫的不是流量傾斜或者費用減免,他們需要的,是擺脫同質化競爭,切換到一個更好的賽道里。
這正是拼多多提出“新質供給”的價值。
所謂“新質供給”,可以簡單理解為“平臺幫助商家優(yōu)化生意”。拼多多通過流量能力和數字化能力,可以幫代工廠建立品牌,幫低端工廠建立起高端技術,幫土特產建立起全球銷量——一句話,讓他們變成更高級的,更容易賺錢的供給。
拼多多官方對“新質供給”這樣定義:“把商家的供應鏈能力與平臺數字能力進行深度融合,進而涌現出的一批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質商家。”
雖然“新質供給”是個新提出的概念,但拼多多的相關努力已經持續(xù)多年。
過去幾年,通過自身的平臺化能力,拼多多深入到產業(yè)鏈上游,幫助諸多產業(yè)帶加速轉型。比如在2019年,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計劃,計劃扶持1000家各行業(yè)工廠,為企業(yè)提供研發(fā)建議、大數據支持和流量傾斜,實現“制造到智造”的新質升級。
2021年,拼多多宣布設立“百億農研專項”,旨在推動科技農業(yè)進步,打造農產品領域的新質生產力。
2024年9月,拼多多推出了“新質商家扶持計劃”等多項舉措,持續(xù)優(yōu)化升級供應鏈。據拼多多高級副總裁王堅表示,拼多多將在未來一年投入100億元資源包,成立專項團隊,深入100個農產區(qū)、產業(yè)帶,優(yōu)選具備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質商家,借助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對新質商家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并通過新質商家的帶動效應,推動農產區(qū)、產業(yè)帶實現產業(yè)升級,走出一條高質量發(fā)展的道路。
而這些舉措,在一部分商家身上已經顯現了成效。
02 改變爛生意
大到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小到果園的種植者,優(yōu)化生意的方式是相通的:拋棄掉低利潤的部分,發(fā)展高利潤的部分,而如何發(fā)展高利潤的部分,拼多多上的商家已經展示了幾個方向。
首先,是改做更加高端的產品。
同樣是賣水果,紅富士與車厘子的利潤率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在廣西融安種金橘的果農李宏明,就剛剛經歷了“紅富士到車厘子”的升級。雖然在短短幾年前,他還由于生意的不景氣考慮轉行農產品咨詢,但在2020年,他接觸到了一個新的品種:脆蜜金橘。
這種金橘果肉脆、果汁多、高產穩(wěn)定,經驗豐富的李宏明一眼就看出來它的潛力。于是已經萌生退意的他,還是拿出三四十萬的本金,二十畝地,準備大干一場。
圖:與普通金橘相比,脆蜜金橘果肉更脆、果汁更多、產量更高更穩(wěn)定
脆蜜金橘的前期門檻不低,第三年才開始掛果,掛果前每棵樹的投入不低于200元。但這種門檻,也成為了李宏明生意的護城河。
第三年,當李宏明的果樹開始掛果后,脆蜜金橘在拼多多成為全網爆品,收購價達到了17-18元一斤,售價超過了當時的車厘子。在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市場的銷量爆炸式增長下,脆蜜金橘直接帶動了當地農民的收入,他們通過分揀、打包,能實現月入4000-5000元。數據顯示,當地農民人均單項收入超1.5萬元,是三年前的三倍。
同樣是種金橘,但收入截然不同,這就是好生意的力量。
第二,切入更加具備增長空間的賽道。
同樣是生產汽車,生產燃油車和生產新能源汽車的前景肯定截然不同。通過切換到朝陽品類,商家也能實現生意模式的優(yōu)化。
這正是惠東女鞋產業(yè)帶發(fā)生的故事。
惠東生產的女鞋銷往全球,但女鞋中的重要品類——高跟鞋正在全球退熱,甚至在2024年8月,包括中國湖南航空在內的多家航司都宣布,空姐無需穿高跟鞋執(zhí)行航班。很顯然,高跟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惠東女鞋廠廠長老陳,更是早就發(fā)現了高跟鞋生意的困難。
取而代之的是,勃肯鞋的時代來臨了。
2022年下半年,丑鞋逐漸成為時尚潮流,老陳也接到了一位電商客戶的訂單,要求他交付一批勃肯鞋。結果他生產的這批勃肯鞋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爆單。嗅覺敏銳的他立馬決定整個工廠全部改做勃肯鞋。
圖:勃肯鞋時代來臨,老陳工廠忙著生產加絨版勃肯鞋
時尚的風口為老陳帶來了大筆訂單,原有的產能都開始緊俏,于是老陳新開了一家工廠,包攬不少電商平臺頭部商家的勃肯鞋訂單,不到百人的兩家鞋廠一年就能生產約140萬雙勃肯鞋。
第三,完成從代工向品牌生意的轉化。
正如蘋果的商業(yè)模式優(yōu)于富士康,白牌商家如果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就能一定程度地擺脫同質化的競爭。
在拼多多的幫助下,泉州的紙尿褲產業(yè)帶剛剛實現了類似的升級。
早在2012年,泉州豐富的上下游產業(yè)鏈資源就吸引了幾十家紙尿褲品牌,其中包括雀巢、恒安等大型品牌。但當地工廠普遍缺乏品牌運營能力,只能吃到代工紅利,難以建立自有品牌。
但隨著電商的發(fā)展,當地代工廠逐漸崛起了品牌的意識。拼多多崛起又帶來了流量的機遇。2019年前后,拼多多平臺迅速崛起,由于流量成本低,自然流量占比高,流量機制對腰底部商家更友好,快速成長的拼多多成為了許多新品牌的紅利。
2019年,泉州當地的紙尿褲企業(yè)利澳進入拼多多,第一年全年收入就已超5000萬。第二年起,它開啟高速發(fā)展模式,到2022年,其紙尿褲線上營收超過20億元。
圖:泉州紙尿褲完成從代工向品牌生意的轉化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里,包括利澳在內的泉州當地紙尿褲企業(yè),逐漸從代工廠完成了向品牌商的轉型。在他們的帶動下,國內紙尿褲行業(yè)的國產品牌市場份額,也從2020年之前的不到5%,增長到了現在的20%。
03 保護好生意
壞生意需要辛苦改造,但好生意只需要公平、合理的機制。
不久前,拼多多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由趙佳臻親自帶隊,統(tǒng)籌平臺多個團隊。這意味著在2025年,商家權益的保護將繼續(xù)成為拼多多的工作重點。
而回顧拼多多過去一年的優(yōu)質商家保護舉措,可以概括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資金和流量上的直接扶持。
在二季度財報會議前,拼多多宣布將在未來一年投入100億扶持新質商家,針對優(yōu)質商家減免100億手續(xù)費。過去幾個月,“百億減免”的一攬子舉措被密集落地,先后推出了多項服務費退返權益,下調了先用后付服務費、商家的店鋪保證金以及提現門檻,全方位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
有關降本的意義,內蒙食品品牌蒙都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蒙都生產牛肉干,但牛肉干的單價太貴,不利于市場推廣。于是蒙都推出了一種不同形狀的牛肉干混合裝,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進而降低了牛肉干的售價。
本來,低售價意味著低利潤,但由于拼多多的推廣費便宜、轉化率高,算下來利潤仍然可觀——這顯然能夠鼓勵更多企業(yè)進行產品和技術創(chuàng)新,最終促進企業(yè)的活力。
第二,是基礎設施的建設。
產品再好,市場再大,無法觸達消費者也沒有價值。比如遍地牛羊的內蒙古從來不缺乏奶制品,但在內蒙牛奶銷往全國的同時,當地的牛肉干、奶皮子等產品長期只能擺在特產商店,銷路受限。
這當然不是因為產品質量的問題,而是地理偏遠、物流基礎設施欠缺。在各大電商平臺,包括內蒙在內的西部地區(qū)很多時候都是無法包郵的。
但在2022年,拼多多首創(chuàng)了中轉集運包郵模式,將西部地區(qū)納入包郵區(qū),方式是由商家將訂單發(fā)送到中轉倉,再從中轉倉二次發(fā)貨到西部地區(qū),郵費全部由平臺承擔。反過來,西部地區(qū)的供給,也得以發(fā)往內地。
當地的食品廠由此獲益,呼和浩特的食品廠——蒙都,正是西中轉集運的受益者,這家品牌在拼多多上實現了300%的增長。12月份,公司將拼多多運營團隊增加至三人,蒙都電商負責人姚保平預測,未來僅拼多多的年銷售額,就能達到幾千萬甚至上億。
第三,也是優(yōu)質商家保護最重要的部分:一套有利于優(yōu)質商家的流量機制。
弱者需要扶持,但強者最需要的是公平。對優(yōu)質商家來說,他們的產品質量、價格、服務本來就擁有優(yōu)勢,只要是在公平的競爭里,他們就不愁銷路。
拼多多早已建立了有利于優(yōu)質商家的一套機制。略大參考在文章《流量重稅下,電商也需要“保稅區(qū)”》中曾經提到,拼多多的流量優(yōu)勢不只是費用的低廉,而在于它的生態(tài)是保護“生產型商家”的。有商家表示,在拼多多賣貨的最大特點是省心,不需要琢磨流量的規(guī)則,只需要不斷供給高質量的貨品,就能收獲銷量。
只要搭建好一套有利于質量和價格的規(guī)則,消費者將會用錢包投票,選出誰是優(yōu)質商家。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淘汰在所難免。但從整體來看,新質供給下的產業(yè)帶和整個平臺生態(tài),會變得更加健康。
頭圖來源|AI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