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是個愛學習的人。
最近刷視頻跟著主播們學舞蹈的時候,我發現,抖音上的二次元濃度是越來越高了。
以前刷到的還都是些常規學習內容,現在倒好,冷不丁就刷到跳宅舞的:
玩cosplay的:
用定格動畫展示模玩的:
還有做動漫雜談解說的等等:
恍惚間好像又看到了互聯網當年的二次元盛況。
回來了,都回來了。
要不是那句“善語結善緣,惡言傷人心”,有時候真分不清這到底是哪個平臺。
而且你會發現,這些內容的深度和硬核程度,也都跟以往大家印象中的娛樂短視頻不太一樣了。
1
怎么說呢,抖音走到這一步,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
作為一個常年伏案寫稿的打工嗎嘍,這些年我看抖音的頻率還蠻高的。
無他,寫稿大部分時候都是個孤獨且熬人的活,而寫稿之前刷刷視頻能夠讓我放松下來,更快進入狀態。
刷得多了,對于抖音這些年的變化感受還是很明顯的。
在我看來,它不止是二次元味變濃了,而是整個內容生態都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有深度了。
熟悉抖音的朋友可能知道,抖音早期其實已經經歷過幾波演化,定位一度從“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變成了“記錄生活的全民短視頻分享社區”。
再到后來不斷拓展邊界,推出了電商、直播等功能。
后者也是大部分人比較熟悉的狀態。
但現在,很明顯的是,抖音的野心已經不止于此了。
這點從2023年抖音推出中長視頻版本的APP“青桃”就可以看出來。
當然,現在這個APP已經“沒了”,升級成了和抖音互通數據的“抖音精選”。
如果你使用過這個APP的話,會發現里面大部分是動輒十幾二十分鐘,甚至是一兩個小時的中長視頻。
說白了,就是把抖音端內的深度內容給一鍋匯集到這個全新的“容器”里面了。
而如今,抖音深挖二次元垂類,其實也是這個計劃的延伸。
別的不說,就說抖音二次元最近做的這個「動漫編年史」專題內容,就讓整個抖音內容生態里多了非常多的二次元深度內容。
比如我們曾經的動畫史。
現在很多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我們中國動畫其實也一度輝煌過。
1941年,萬氏兄弟制作的中國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鐵扇公主》上映:
正是這部影片,讓彼時日本一位十幾歲的少年看得心潮澎湃,他心想,自己要是也能創作出這樣的動畫就好了。
往后他更是在自己的畫作中多次“夾帶私貨”,表達對萬籟鳴的崇拜:
他,就是《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有“日本動漫之父”之稱的手冢治蟲。
這是中國動畫剛剛起步的年代,也是佳作頻出,輻射影響整個世界動畫的年代。
往后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動畫更是斬獲多個國際大獎,一步步把中國動畫推向了世界頂峰。
可惜,隨著80年代到來,電視機的普及以及外來動畫的沖擊,讓中國動畫迎來了它輝煌的余暉,轉而是日漫開始不斷崛起,陸續誕生了《新世紀福音戰士》《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
而「動漫編年史」就是帶著我們從文化、歷史、人物等各個方面回顧了整個百年動漫史。
也算某種程度上的文藝復興了。
我們能夠站在歷史的長河中,看到這些作品的輝煌與落寞,看到一代代動畫、動漫人的奮斗和掙扎。
做「動漫編年史」這個項目的策劃們,起碼也得是對二次元很了解和熱愛的人了。
另外,抖音還做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邀請了一些頭部動漫IP入駐,比如柯南和麥兜。
柯南就不用說了,這個喊著“真相只有一個”的死神小學生幾乎貫穿了所有90后、00后的童年。
我都已經從當年的小學生變成如今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中年人了,而柯南至今還在上小學。
當然,這么多年過去,柯南在青少年群體中也積累了相當高的人氣,動畫收視率和劇場版票房成績不說一直遙遙領先,也基本是名列前茅的那種。
而麥兜,這只平平無奇的小豬仔,則是當年香港電影里的黑馬,人氣和情懷度也不差。
再加上抖音還聯動航海王官方發起了“航海王動畫25周年”活動,把這部現象級“熱血動漫”給拉來助陣......
說到底,無非就是想通過這些頭部IP吸引關注,然后通過深度和整活內容留住用戶。
事實證明,抖音這一步走得還挺對。
柯南入駐之后,抖音站內外總曝光達到了6億+,還喜提一堆熱搜:
并且由于用戶量級更大,組成成分也更復雜,抖音在和二次元碰撞之后,反而誕生了一些奇奇怪怪、獨具“抖味”的內容。
單說一個柯南,就已經快被抖音上的創作者給玩壞了。
比如它和咒術回戰、火影忍者的夢幻聯動:
兩面宿儺和鳴人、佐助打破腦袋也想不到,有一天他們會被死神小學生給盯上。
再比如,還有人用柯南來教配音:
飆戲曲:
青山老賊看了都得喊達咩。
另外,還有國漫和非遺的聯動。
比如面人版魔童哪吒:
皮影版天官賜福:
以及手影版葫蘆兄弟等等:
可以說整出了很多不一樣的花活。
哪個二次元能經得住這樣的考驗。
而這些整活視頻,又會塑造出平臺社區里的獨特氛圍,最終吸引更多的同好進來,不斷滾雪球......
2
說到底,內容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是精致化和深度化內容。
這些內容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極強的稀缺性和社會價值。
而這種稀缺性和社會價值,又會帶動更多創作者和觀眾參與進來,最終它們也會變成抖音這個內容平臺新的護城河。
尤其是在流量趨于飽和的當下,為了多吃點流量蛋糕,各個平臺其實都在主動破圈。
像b站就在不斷拓展自己的內容品類,從早期的二次元逐漸向影視、綜藝、知識、汽車等各個圈層延伸,甚至還推出了豎屏模式。
而抖音則在短視頻的基礎上,端內打造“抖音精選”子品牌,在端外將“抖音精選”發展成一個獨立的APP,把更多的深度優質內容集中到一起。
對于抖音來說,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既能守住短視頻的流量高地,同時也能讓用戶擁有更多的選擇。
畢竟,短視頻和中長視頻的觀看邏輯還是不太一樣的。
現在抖音主APP仍然是短視頻的天下,用戶習慣的是不斷地上下劃動。
而中長視頻需要的則是更連貫的觀看體驗。
有了“抖音精選”這么個擴展內容生態的容器,也能借助中長視頻帶來更高的用戶粘性和觀看時長,為平臺帶來新的用戶增長點,一舉多得。
而深挖二次元垂類,做出「動漫編年史」這個大主題,也只不過是這個“計劃中的一部分”。
從百年動漫史的回顧,到柯南、麥兜等占據了90后、00后童年回憶的經典IP入駐。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逝去的不止那些曾經的感動與憧憬,還有我們的青澀與稚嫩。
但當柯南、新一、小蘭、小五郎、麥兜這些老面孔一個個登場,當那些熟悉的BGM響起,今日的自我與記憶長河里的形象碰撞,我們仿佛回到過去那段放學后守著電視機,不用為了學業、工作煩惱的愜意時光。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但在當下,能夠停下來,有片刻的歇息與放松,也足夠了。
這或許,也是抖音深挖二次元垂類,最大的意義所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