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幾年經歷過大家一起防疫的時代,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體驗了買菜送上門的待遇。我們聽說在買菜的清單當中,上海的朋友們不能落下咖啡,所以被人戲稱為“咖啡市”。在我國的經濟地位中,上海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城市,筆者去的時候,聽說把我們這個地方的戶口叫做“鄉下人”。
好了,不開玩笑,我們來看一下,其實上海是一個非常根正苗紅的地方。大家想起上海的時候總是會想到電影里的夜來香唱片、舞廳、旗袍、女特務和租界的洋點心,其實不光是這樣的。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這里是我黨的初心起航的地方。中國紅就是這座城市的底色,整個上海的紅色地標數不勝數。上海是曾經的“紅色中樞”,在那些外觀不起眼的石庫門當中,迸發著革命力量最初的紅色血液。
上海的紅色基因是其城市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工人運動基礎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這一歷史事件賦予了上海獨特的紅色基因,使其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早在20世紀之前,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上海市就有了大量的產業工人。所以上海有著工人運動的堅實的群眾基礎。例如,大家都知道1925年5月的五卅運動、在配合北伐戰爭和推動國民革命的時候的大革命時期的工人運動、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上海設立過辦事處、上海市還涌現了一批杰出的工人運動領袖和革命家……
二、豐富的紅色資源
上海擁有大量的紅色資源,包括紅色舊址、遺址、紀念設施等。據統計,全市共有不可移動紅色資源657處(另有說法為612處)以上,其中與我黨活動直接相關的遺址有456處,這些紅色資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發展的光輝歷程。據研究,上海留下的紅色文化舊址、遺址,多達千余處。 黨史上許多重要思想、理念,是在上海醞釀、產生的,許多具有重要意義、深遠影響的事件是在上海發生的。其中,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龍華烈士陵園等,都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紅色地標。從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期間,中國共產黨共舉行過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其中一大、二大、四大在上海召開,中共中央領導機關有12年設在這里。 許多著名的左翼文學家、藝術家和思想家都聚集在這座城市。上海的文化機構成為了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思想交流的重要平臺……《新青年》、《共產黨》、《向導》等革命報刊在這里創辦,《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紅色經典在這里翻譯出版,《義勇軍進行曲》等革命歌曲在這里誕生……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的文化活動著重宣傳敵后抗日的消息和思想,同時也倡導婦女解放和工人階級團結。
三、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通過實施“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建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地標,如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等。同時,上海還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季、紅色旅游等活動,讓市民和游客在參觀學習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四、紅色基因融入城市生活
上海的紅色基因不僅體現在歷史遺跡和紀念設施上,更融入了城市的日常生活。
例如,黃浦區推出的“紅色露天博物館”品牌,將分布在全域的紅色點位作為珍貴的展品,讓市民游客在行走中就能與紅色文化不期而遇。此外,上海還通過舉辦紅色講座、展覽、演出等活動,讓紅色文化更加貼近群眾、深入人心。上海市所有紅色遺址和單位,我們今天就算是寫一本書都說不完。
五、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
在新時代,上海的紅色基因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上海市依托全國首家以偉大建黨精神為主題的省級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以及高校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機構,打造建黨精神研究高地。
同時,上海還圍繞“大思政課”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持續豐富紅色文化內容供給,點亮紅色教育的“長明燈”。
所以說,上海的紅色基因是其城市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內涵,上海給人的印象絕不僅僅應該是個小資的地方。在新時代,上海將繼續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