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撰稿:江牧歌(自然之友輪值傳播官)
受訪者:木木(玲瓏計劃二期伙伴)
編輯:陽春、大蒙子
供圖由受訪者提供
木木
東山縣海洋保育志愿者協會前秘書長
『海島青年』全國召集人
『可持續一廈』廈門可持續聯合行動召集人
01
從文旅行業換賽道到海洋公益,
她發現家鄉海洋的“隱痛”
作為一個有著接近20年工作經驗的市場人,木木一直在與產品和市場打交道。2017年正值文旅行業迅速發展,民宿和社群活動成為了當時木木工作的重心。2020-2022年,時間按下了停止鍵,一切被迫停止了前進的步伐——跨省長途旅行受影響,文旅行業近乎停擺。正是在這個時機,木木接觸到了海洋公益。她在聽說自己家鄉東山縣成立了一所海洋保護公益機構后,干脆主動更換賽道加入到了公益領域,主動請纓參與到這個機構的運營和管理中來。
木木的家鄉東山縣位于福建省南部的沿海地區,地處海島之上,是一座旅游、漁業資源豐富的城鎮。狹長的海岸線外加平緩的沙灘,使得這里成為了親水樂園,而北緯23度,靠近東海的優越位置讓海鮮成為了東山縣另一個銷往全國的名片。四五個好友租一間海島別墅,看海吹風,再坐上漁船到漁排享受海鮮,這里的旅游充滿了海島度假的休閑。然而這份“恩賜”卻也帶來了各種環境問題。
在九仙頂俯瞰木木的家鄉東山島
木木說東山島在旅游旺季時能夠迎來上百萬人,而這對于一個平常人口不超過20萬的城鎮的市政設施來說無疑泰山壓頂。無法及時清理和運走的廢棄物被風裹挾到海中成為海洋垃圾,想再清理就需要潛水打撈,但也許漲潮時大海偶爾會“貼心地”送還一些上岸。木木在參與凈灘活動和潛水撿拾海洋垃圾的過程中,親眼目睹了大量旅游產生的垃圾和漁業垃圾。
除了人盡皆知的漁業和旅游業,東山島還有一份獨特的資源,那就是珊瑚礁保護區:這里是中國造礁石珊瑚礁天然分布的最北緣。廈門大學東山太古海洋觀測與實驗站(簡稱“東山站”)的工作人員曾在福建日報的采訪中表示“珊瑚礁為海岸線提供天然庇護,如果沒有了珊瑚礁,海岸線將會被侵蝕,進而沿岸島嶼也會被淹沒。”
然而氣候變化導致海洋溫度日益升高,全球珊瑚礁正遭受著嚴重的生存威脅。東山島的珊瑚礁在經歷氣候變化的同時還受到近岸人類行為的影響。木木在公益機構時曾經與當地東山檢察院一起對人為干預珊瑚礁的行為進行抵制,例如督查違法商業潛水活動和幫助清退建在珊瑚礁保護區的漁排。她所在的公益機構還與東山站合作,通過水下攝像頭觀察珊瑚礁的情況。這一系列的舉動也帶來了好消息:東山島的珊瑚礁目前處于穩步向好的狀態。
木木和公益機構伙伴歐漢超共同參與打撈海底垃圾
2022年5月18日
“大自然的自我恢復能力本來就很強,只要我們不太去做一些干預的話,其實它自己都能夠很好地調整過來。”木木說。
02
可持續發展理念搭配敏銳的市場洞察,
她在玲瓏計劃幫助下開展環保City Walk
木木在加入海洋保護這個新領域后接觸到了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而了解到氣候變化這一復雜議題。在網上搜索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信息時,木木無意中發現了自然之友公民氣候行動計劃:玲瓏計劃一期伙伴Dani在廈門發起的“城市烈人”City Walk活動。生性熱愛旅游的她主動報名參加了活動并結識了Dani。
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17)
受到“城市烈人”的啟發,木木學習到了如何篩選具有可持續理念的商家。這些方法更是激起木木在自己家鄉組織City Walk的渴望,于是她決定報名并最終成功入選玲瓏計劃二期,她希望通過系統學習氣候變化的知識并設計一款更加環保、可持續的City Walk旅游產品來緩解傳統旅游業給家鄉帶來的環境問題。
2022年10月是這個產品設計的初期階段,木木憑借在文旅行業多年鍛煉出的深厚功底,敏銳地察覺到東山縣除了海島度假外,還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這里的文化為東山縣的環保City Walk提供了無限生機。
在東山縣的民俗文化中,人們對自然持有一種虔誠的態度,木木認為這有助于營造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的氛圍。除此之外,木木還認為東山島的老房子和古城也是一筆重要財富。
種種這些都為木木的項目提供了有利的環境背景。然而日益商業化的旅游模式導致本地建筑被推翻重建為民宿和商鋪,吵鬧雜亂的環境也讓本地居民不堪其擾搬離了家鄉。木木意識到商業化旅游對本地文化和環境的沖擊與破壞,這讓她在設計產品時更加用心。
木木帶領東山本地社群伙伴在頂街開展City Walk
2023年9月23日
在確定項目期間,木木需要向玲瓏計劃的導師介紹自己的項目并回應導師們的提問給出解決方案。在玲瓏計劃導師的陪伴與指導中,木木對她的產品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精心的“打磨”。最終在導師們的幫助下她敲定了項目的主題——海島時光倒計時(也叫“可持續海島——東山島慢漫游”)。標題背后隱含了兩層含義:
第一層警示著人們氣候變化對海島生態的威脅,如果海平面不斷上升,海島終將會有消失的一天;第二層則呼喚人們對當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如果老一輩的記憶和習俗無人傳承,島上的煙火氣息就會消失。木木希望通過這款旅游產品讓更多人關注到可持續發展對東山島環境的重要性。
“東山島慢漫游”,別名“海島時光倒計時”的活動海報
木木希望喚起大家對于保護海島社會和自然生態的急迫性
除了玲瓏導師們的悉心指導之外,玲瓏伙伴們也為木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作為一份面向市場的旅游產品,即使是主打可持續理念的City Walk也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加入玲瓏計劃后,來自五湖四海的伙伴們在群里的討論和資訊分享也給木木帶來了新的視角,跨越地域界限的交流讓她了解了自己家鄉之外不同地區面臨的氣候問題,而這些信息都為她產品的設計拓寬了思路。
玲瓏伙伴杭州秋聚合影 2022年7月
(中排右數第五位是木木)
木木的玲瓏伙伴身份銘牌
“我們沒辦法每次都外出,但是我可以從不同伙伴身上得到這部分的一些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結合我自己的理解能夠更好地轉化輸出給我要去服務的對象。”木木如是說。
03
每一次City Walk都是在
播撒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種子
木木的項目在2023年的春節后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她成功接到了來自B端客戶的訂單,首次市場活動有了著落。客戶是東山島當地的一家教育機構,木木根據對方的需求設計了一套City Walk團建線路。
這次團建是一場小組之間的較量。小組成員需要自帶購物袋和水杯,在活動過程中回答有關氣候變化的問答以獲得相應積分,最終獲勝的小組將獲得禮品。木木深知氣候變化是一個復雜且龐大的議題,不同地區面臨的氣候問題各有不同,想要通過一次活動讓人完全理解背后的重要性并不容易,因此她在設計活動時側重通過細節來啟發隊員對自然環境的思考。
木木帶領東山博揚教育的老師們進行City Walk,2023年3月7日
(戴帽子的是木木)
這次活動結讓她有了新的發現。她觀察到合作過的機構在后續組織活動時多了一些環境友好的行為,比如減少瓶裝水的使用等。作為面向孩子的教育機構,能夠以身作則,這表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播已經開始。
木木并不糾結自己每次的City Walk是否都能改變普通人對氣候變化的看法,她認為只有自己先種下這顆種子,后面才會長成大樹。
“至于什么時候發芽,其實每個人的契機和時間點都不一樣,我只要種好這顆種子就可以了。”木木說。
聯合發起
特別致謝
感謝能源基金會、北京險峰長天公益基金會、社區伙伴和自然之友月捐人對本項目的支持和對公民氣候行動的大力支持
玲瓏伙伴行動故事合集(持續更新中)
閱讀更多玲瓏伙伴行動故事、詳細了解玲瓏計劃,請點擊【自然之友】公眾號主頁#玲瓏計劃標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