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食品并購局Food M&A,作者:Allen,原文標題:《深度研究|世界烘焙之王賓堡的并購之路》,頭圖來自:AI生成
縱觀全球烘焙行業,有一位王者級的存在,就是我們本文研究的對象-賓堡集團(Grupo Bimbo)。
既然是王者,為什么我們對它有點陌生?其實國內的面包品牌曼可頓,以及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快餐連鎖品牌的漢堡胚供應商怡斯寶特,都是賓堡通過收購納入麾下的公司。
賓堡成立于1945年,總部位于墨西哥。筆者以為,墨西哥的美食代表是玉米餅和辣椒醬,沒想到竟孕育了一家世界級食品企業。我們對此十分好奇,賓堡是如何從中美洲的發展國家,讓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走向全球消費者的餐桌,同時確立在烘焙行業的統治地位。
讓我們開始這段旅程。
一、本土發展期:從1945年創業,到1980年上市
賓堡的創始人Lorenzo Servitje生于1918年,他的父親是西班牙裔移民,在1928年合資開了一間面包房。在父親去世后,Lorenzo Servitje繼承了這家面包房,但他不滿足于此。恰逢他的鄰居Jaime Sendra在一個烘焙工廠擔任生產總監,Jaime 提出工業化生產切片三明治面包的想法,讓Lorenzo Servitje找到了創業的方向。
1945年9月,賓堡正式成立,主要業務是工廠生產面包后向當地的商店分銷。當時賓堡只有1個生產車間,5輛租來的汽車和34名員工。
很快,賓堡推出了Super Pan切片面包,首次使用透明密封的玻璃紙替代主流的蠟紙來包裝切片面包,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直觀看到面包的新鮮度和品質,在當時的墨西哥城迅速成為一種新的風尚,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此后,賓堡的子品牌和產品線逐漸延伸到甜甜圈、蛋糕、巧克力涂層餅干等烘焙和休閑零食品類。
1950年-1970年的墨西哥,受到西式化的影響,生活方式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主食從傳統的玉米餅(Tortilla,成分是玉米和小麥),逐漸轉向面包,根據當時市調研究,1970年墨西哥的面包消費人群占77%。
在這期間,墨西哥人口從2600萬增長至5000萬。賓堡正是抓住面包主食化的浪潮,以及人口增長紅利,通過產品創新和自建物流,迅速發展和壯大。賓堡是最早通過“中央工廠+批發”模式的烘焙企業,其客戶包括傳統零售商、夫妻老婆店、快餐連鎖(QSR渠道)。
1950-1970年墨西哥面包消費增長情況
By the author based on data from Pan (May 1956, p. 31; January 1970,p.17; June 1978, p. 10)
1980年,賓堡在墨西哥證券交易所交易其15%股份,正式登陸資本市場。此時的賓堡,已能夠生產超過200種產品。
二、美洲市場擴張期:1985年-2005年
在墨西哥確定領先地位之后,賓堡將戰略重點放在向拉丁美洲和北美市場,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并購,快速獲得已在當地具備品牌知名度、銷售渠道和生產能力的資產和業務。
在賓堡收購史上,金額最大的一筆在2008年,以23.8億美元收購美國George Weston Foods,此后賓堡成為美國第一大烘焙食品公司。
這個階段,賓堡實現了從墨西哥向地緣上的縱向擴張,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家跨國經營的烘焙和休閑食品集團,在世界烘焙食品舞臺上成為舉足輕重的公司。
2005年,賓堡成立的第60周年,營收規模達27.7億美元,其中墨西哥市場收入占69%,美國占24%,拉丁美洲占7%。
2005年賓堡收入結構按地區分,來源:公司財報
1986年-2005年賓堡的主要并購,來源:公司官網
三、向全球烘焙和零食市場進軍:2006年至今
2006年,賓堡以近1100萬美元收購西班牙公司Panrico SAU的中國業務(北京潘瑞克食品),標志著它打開亞洲市場的第一站。
“在我看來,如果你想從事任何行業,就必須了解中國的情況。如果我們有全球化的視野,我們就必須進入中國”-來自賓堡的第二代掌門人,53 歲的Servitje。根據《福布斯》排名,他是墨西哥第六大富豪(在該雜志的世界億萬富翁榜單中位列第 310 位)。
2010年賓堡中國的銷售額約為3500萬美元,僅占賓堡集團年總收入的 2%,但賓堡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2017年,賓堡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司East Balt(怡斯寶特),后者是一家1955年成立、主要服務快餐連鎖品牌的公司,為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賽百味、漢堡王等客戶提供漢堡胚、貝果、點心和玉米餅等產品,在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11個國家擁有21個工廠,員工達2200名。
值得一提的是,怡斯寶特在1994年就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家工廠,跟隨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的全球業務進入中國,在2017年時在北京、上海、沈陽、天津和杭州擁有5家工廠。至今怡斯寶特在中國已經有8家工廠,你吃的每一口漢堡,大部分都是賓堡成員企業生產的。
2018年2月,賓堡收購曼可頓在中國4家公司100%股權,加強在中國面包市場的投入。根據歐睿相關數據,2023年中國短保面包主要品牌市場份額,其中桃李面包35%占據第一,美焙辰6%(達利旗下)、曼可頓3%(賓堡旗下)。
四、賓堡市場地位:年營收近1600億元,份額全球第一
如今的賓堡,是當之無愧的烘焙之王,根據其2023年報披露,賓堡在全球34個國家運營100多個品牌,產品種類達9000多種,擁有217家工廠,1500個銷售中心和15萬名員工,擁有配送線路5萬7千條。
2023年賓堡營收達225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2倍,經調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增長2.4倍,市值達223億美元(15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北美市場收入貢獻占48%,超過墨西哥本土32.6%,拉美占9.2%,歐亞非占10.1%。
可以說,沒有過去50年持續且成功的并購,就沒有今天的賓堡。在2021年-2023年,賓堡集團的并購仍在進行,賓堡像一個叢林的狩獵者,不斷尋找符合自身戰略目標的并購對象,來拓寬自己的業務版圖。
2021年-2023年賓堡的并購事件
五、何以為王:全球烘焙市場縱覽以及賓堡地位的含金量
根據Euromonitor報告,2022年全球烘焙市場規模達4400億美元,按地區來分,美洲市場占36.9%,排名第一;按品類分,面包占54.8%,屬于第一大品類。這比較好理解,歐美以面包為主食,其次才是蛋糕和點心。
2022年全球烘焙市場份額第一名賓堡占3.4%,第二名是日本山崎面包占1.4%,第三名是美國本土Flower Foods占0.7%。烘焙市場的一個特點是高度分散,主要的供給來自街邊和社區的小型現制面包蛋糕店(Artisanal),所以賓堡發展了近80年,做到這樣的市占率其實含金量極高。
2022年全球烘焙市場規模(億美元)按地區和品類結構分,Euromonitor,賓堡財報
從賓堡集團收入來源看,其強勢的地區來自北美和拉美。在墨西哥本土,賓堡在預包裝面包的市占率達90%以上。在美國市場,烘焙食品市場規模829億美元,賓堡市占率為10%。如果不考慮手工現制面包的361億美元,以及零售商自有品牌150億美元,賓堡在預包裝烘焙食品零售市場占比為42.38%!
零售和餐飲,是賓堡最重要的兩大渠道。在賓堡2023年報中,透露其最大的客戶是沃爾瑪,占到賓堡整體收入18%,達到40億美元,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收入比重超過10%的單一客戶。
另一個角度,在美洲以外的歐洲、亞洲等市場,賓堡的存在感并不是太強,歐亞非的烘焙市場占全球的63%,在賓堡集團整體收入(含零食板塊)只占10%。在可預見的未來,賓堡會繼續加強在美洲市場以外的并購整合,進一步提升其市場地位。
六、穿越周期,80年足以裝下太多故事
賓堡的復合增長情況,圖源:公司官網
不滿足于偏安一隅,這家從墨西哥城走出的面包店背景的創業公司,80年間歷經本土發展、北美拓展和全球化三個階段,賓堡終于躋身世界級食品企業前列。我們再次感嘆:無并購,不巨頭。
希望賓堡的并購發展史,能給我們立足中國、志在全球的食品企業一些啟示。
引用
Our History,Grupo Bimbo
2023 BMV Results Report,Grupo Bimbo
Bimbo in the Baking Industry,H Taeko,2001
2024年短保面包行業白皮書,Euromonito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食品并購局Food M&A,作者:Allen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