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某車企品牌多個媒體群炸鍋了,有一家自媒體在所有他參與該品牌活動的群內,向車企催車馬費,引發群內一片罵戰,該品牌代理公司隨后解散了所有活動媒體群。這件事很快在汽車圈引發連鎖效應,其它車企品牌也跟進,開始悄悄解散活動媒體群,顯然是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車企舉辦商業活動邀請媒體出席并報道內容,并以勞務費的形式支付媒體參與傳播,屬于行業默認的規則。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拖欠車馬費成了汽車圈的規則,并成為汽車媒體從業者圈層里日益尖銳的問題。
首先是拖欠時間久。
有的品牌方活動甚至拖欠兩三年之久,某車企在2023年初做的媒體活動,邀請媒體編輯前往可可西里無人區試駕,在項目結案報告審計后,代理公司截止本文發稿后才支付給媒體,區區的人均五百元足足等了兩年。
此外,2023年還有大量車企品牌未支付活動車馬,包括朗知公關代理的2023VOYAH NIGHT嵐圖用戶之夜項目、上汽榮威NGP智駕專場活動;愛創公關代理的長安智電iDD雙車預售項目;廣州藍標代理的2023廣汽集團科技日;北京迪思代理的哪吒汽車、起亞汽車、長安汽車、東風風神……這些也都是冰山一角,歡迎各位媒體老師留言接龍,看看誰家拖欠的最久。
其次是催款無果。
邀約媒介人員往往以離職、兼職、實現生、休假中、催財務、在走流程、在核銷、記得支付過了……等各種理由搪塞回應,要不就是加不上在職人員的聯系方式,亦或者有的媒介人員直接不回復,或者拉黑媒體也是存在的。
究竟誰不付?
隨著車企的內卷加劇,壓縮成本向上下游擴散,這是導致供應商利潤被壓縮,應收賬款一直被拖欠的根本原因。媒體其實也可以看做是車企的供應商,只不過往往中間夾著個代理公司做緩沖,代理公司的也是需要墊錢做項目,墊不起就貸款,貸款也還不上的時候,就會面臨經營風險,年前傳出的各大代理公司老板跑路,起訴車企支付數千萬項目款等流言,也絕非是冰凍三尺。所以,拖欠車馬有車企原因,也有代理公司自己原因,比如哪吒汽車以驗收不合格為由不給北京迪思支付項目費,迪思自然也不想墊付媒體費,極越汽車就更支付不了任何費用了。
想破圈? 對不起,圈破了
接下來我們說說,為什么昨天媒體群里會發生媒體和媒體的爭吵,我相信這位媒體老師但凡能找媒介人員單獨解決,也絕不會把這種事公開在群里發布,這種事一公開或許也會給自身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他沒有退卻,成了替所有人催款,但總有清高者,可能這些人不缺錢,站位更高,亦或者是故意硬舔給車企客戶看的,無論何種理由,他們吵起來了,成了車企傳播鏈層的一種亂象。車企解決不了,代理公司也解決不了,所以只能先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了,于是一夜間眾多品牌媒體群被解散,這是一種巧合嗎?可能是一種心虛。
如果說拖欠車馬是小事情,并不會對媒體行業造成多大困擾,那么拖欠大筆的媒體合作費可能直接影響媒體供應商的命數。據我們了解,媒體合作費在業內更是默認一年起,這勢必會將加速淘汰媒體,一些風控不好的媒體可能會在2025年陸續倒下。
汽車媒體圈再也沒了前幾年的輝煌,在整個經濟環境走勢放緩的情況下,有人開始跨界破圈,于是科技媒體人進入了汽車媒體圈,它們以更低的合作費用,收到了代理公司的歡迎,并迅速站穩腳跟打破了傳統汽車媒體生態,搶占了汽車垂直媒體的飯碗,但對于汽車垂直媒體而言,不是有沒有破圈的打算,而是圈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