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年度相機的評選,2024年的年度鏡頭票選結果完全處于意料之中,因為有一支鏡頭實在是太強了。
年度最佳鏡頭是?
索尼FE 28-70mm F2 GM非常輕松的獲得了最多的票數,是最近幾年里得票數最多的一屆,共計6票。
全焦段賽定焦的銳度,單反時代24-70/2.8的重量,優秀的呼吸效應控制能力,視頻拍攝中能夠運用到的齊焦功能,以及看似很貴實際很合理的2.2萬元售價,是大家投給這支鏡頭的原因。至于為什么索尼FE 28-70mm F2 GM只得了6票,是因為有不少編輯認為結果毫無懸念,所以想靠自己那票給其他鏡頭一點露臉的機會,有8支鏡頭各得了1票并列排名第二。
索尼FE 85mm F1.4 GM II獲得一票的原因是它是目前行業里率先兼顧了畫質、對焦、體積重量、虛化柔和度等多方面影響使用體驗感的旗艦85mm定焦。唯一可惜的是這不是一支F1.2光圈85mm,不然真的有可能得到更多票數。
唯卓仕AF 135/1.8 LAB獲得了一票是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國產旗艦定焦,并且突破了雙浮動對焦鏡組設計和VCM對焦馬達技術。這支鏡頭宣告了唯卓仕將會正式進軍利潤空間更高的全畫幅旗艦規格鏡頭市場,也是國產鏡頭該去卷的下一個領域。
尼克爾 Z 28-400mm f/4-8 VR獲得一票的理由是突破了全畫幅大變焦鏡頭的變焦比,徹底打破了對大變焦鏡頭的成見。目前價格已經跌到9K以下性價比很高,重量合理的同時畫質真的非常夠看。
佳能Hybrid定焦組獲得一票的原因是行業里第一份F1.4攝影/攝像雙用途定焦組,統一尺寸口徑和類似的重量。屬于行業里少有能夠做到“既要還要”的一個系列產品,也解決了初代RF定焦對焦慢體積大的痛點。
騰龍90mm F/2.8 Di III MACRO VXD獲得一票的理由是90唯作為騰龍品牌形象,擁有極高的性價比和堪比原廠的素質。既滿足了情懷用戶的精神需求,又在性能上做到了突破,焦外虛化堪稱小“圓神”,可以稱為年度最佳。
至于其他三款鏡頭各得一票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同事們有點整的太抽象了。我司有位新同事的所有投票一股腦的投給了佳能,其中最佳鏡頭選了RF70-200mm F2.8 L IS USM Z。另一位索尼黨投給了騰龍28-300mm F/4-7.1 Di III VC VXD,只因為自己真的覺得這支頭非常好用。甚至還有一位投給了尼克爾 Z 35mm f/1.4,只因為這支頭成功的將全畫幅35mm F1.4的重量和價格打了下來。
2024年最想買的鏡頭是?
考慮到我司鏡頭大多可以借用,所以本身買鏡頭的欲望就不是很強烈,所以大家選擇也千奇百怪就不足為奇了。
真正的硬核猛人還數烽火,他在用了一天索尼FE 28-70mm F2 GM后就欲罷不能,從賣掉FE 24-70mm F2.8 GM II+FE 35mm F1.4 GM到賣掉35+50+85GM反復猶豫,最終將自己機箱里的4090顯卡賣掉,于前幾天正式購入了索尼FE 28-70mm F2 GM。所以這是這個回答里唯二最終買了自己最想買鏡頭的同事。
另外一位就是我的鍋了,我把思銳AF 85mm F1.4 FF借給了北京同事后,譚佩里用下來覺得真好用遂自己買了一支,sunvivid也表示非常好用于是至今都沒有把這支國產鏡頭還回給上海。所以2024年最想購買鏡頭思銳AF 85mm F1.4 FF得到了2票,真讓我沒想到。
另外一支得到兩個同事傾慕的是騰龍90mm F/2.8 Di III MACRO VXD,不過都沒買,畢竟能借用的鏡頭自然就沒有想買的沖動了。微距鏡頭本身也是個低頻率使用的產品,現在有不少產品圖甚至開始拿手機拍了,想必也沒多少人能看出來。
至于其他人,有想給自己Z f配一支標變的康康,選擇了騰龍28-75mm F/2.8 Di III VXD G2。有想買適馬28-45mm f/1.8 DG DN補充焦段的,有想買索尼FE 85mm F1.4 GM II和唯卓仕AF 135/1.8 LAB拍人像的,甚至還有想買哈蘇CF80mm F2.8搭配500CM的。只能說五花八門各有想法。
今年買了哪些鏡頭?
要說買鏡頭誰最多,那必須還是我們熊貓總cheji。因為買了富士GFX100S II所以配了一支GF20-35mmF4 R WR,因為買了富士X-T50所以順手配了支變焦XF16-80mmF4 R OIS WR ,因為去年買了索尼Alpha 7CR所以配了索尼FE 20-70mm F4 G和騰龍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因為買了徠卡M10狩獵版所以配了軍綠色福倫達限量版綠色50/3.5。
其次就是在2024年買了一堆新相機的康康了。因為買了尼康Z f所以配了一支尼克爾 Z 40mm f/2 (SE),因為買了尼康F3所以配了一支Ai 50mm F1.4,因為買了奧林巴斯PENFT所以配了一支38mm F1.8,因為買了瑪米亞645所以配了一支80mm F2.8。
譚佩里除了購入思銳AF 85mm F1.4 FF外還買了一支騰龍18-300mm F/3.5-6.3 Di III-A VC VXD旅拍用。而pure白box則是增購了一支騰龍50-300mm F/4.5-6.3 Di III VC VXD,同樣也是用來旅游用。
相比于2023年,我司同事們在器材上的投入要降低很多,能夠看出比較明顯的“消費降級”。畢竟除了大家囊中羞澀外,如今高性價比的鏡頭也都是國產品牌在推出,日系新品的吸引力確實逐漸集中到了中高端領域。希望2025年的年終盤點中我們能夠看到更多國產設備的身影,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