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23日 17 版)消息,不久前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五屆歐洲氫能周,聚焦氫能產業創新應用、監管政策以及增強產業競爭力等議題。歐盟設定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可再生氫全面融入能源系統,廣泛應用于工業和交通等領域。當前,歐盟多國持續投入資金,不斷擴大氫能項目建設。德國政府已投入數十億歐元支持氫能項目發展,計劃到2030年成為全球氫能領域的重要力量。荷蘭在推動出臺氫能發展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走在前列,多個氫能示范項目正在進行,涵蓋氫氣生產、儲存和應用等各個環節。丹麥計劃建設一個人造制氫島,連接10吉瓦的海上風電設施,用于綠氫生產。該項目預計于2030年開始運營,每年可生產約100萬噸綠氫。
低碳之路:為何如此重要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大量的化石能源被消耗,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與日俱增,給地球帶來了嚴重的氣候問題,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等。為了緩解這些危機,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低碳發展模式,力求減少碳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替代品成為了關鍵。
氫能探秘:能源新寵的真面目
氫能,簡單來說,就是以氫為載體的能量。氫在地球上的儲量極為豐富,水就是氫的“大倉庫”,通過電解水等方式,我們可以輕松獲取氫氣。氫氣燃燒時只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真正意義上的清潔能源。而且,氫的能量密度高,相同質量下,氫燃燒產生的能量約為汽油的3倍,這使得它在能源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氫能的多元應用:開啟低碳生活新篇章
在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應用的一大亮點。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時間短,續航里程長,并且零排放。想象一下,未來城市的道路上,行駛著一輛輛安靜又環保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尾氣排放不再是污染空氣的元兇,藍天白云將成為城市的常態。
在工業領域,鋼鐵、化工等行業一直是碳排放的大戶。氫氣可以作為還原劑應用于鋼鐵冶煉,替代傳統的煤炭,從而大幅降低碳排放。在化工生產中,氫氣也是重要的原料,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制氫,能夠實現化工生產的綠色轉型。
在分布式能源領域,氫燃料電池還可以用于家庭和企業的供電供熱。當夜晚用電量低時,利用多余的電能電解水制氫;而在用電高峰時,氫氣再通過燃料電池轉化為電能,為家庭和企業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自給自足。
氫能發展的挑戰與突破
盡管氫能前景廣闊,但目前它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挑戰。首先是制氫成本較高,傳統的化石能源制氫雖然技術成熟,但無法體現氫能的低碳優勢,而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成本又相對較高。其次,氫氣的儲存和運輸難度較大,氫氣密度低,需要高壓、低溫等特殊條件才能實現高效儲存和運輸。此外,加氫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也限制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等的大規模推廣。
不過,科研人員正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在制氫技術方面,不斷優化電解水制氫工藝,提高轉化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探索新型的制氫方法,如光解水制氫、生物質制氫等。在儲存和運輸方面,研發新型的儲氫材料和技術,如固態儲氫、有機液體儲氫等,提高氫氣儲存和運輸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加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政府和企業也在加大投入,規劃建設更多的加氫站。
低碳發展是時代的必然要求,氫能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低碳能源,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未來能源畫卷。雖然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諸多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相信氫能終將在全球能源舞臺上大放異彩,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加清潔、綠色、可持續的未來。讓我們共同期待氫能時代的早日到來,為地球的藍天白云貢獻一份力量。
編輯:白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