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同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是密不可分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的古瓷器收藏隊伍,日益壯大,據小編了解,目前的陶瓷收藏隊伍中,除了一部分學者型藏家和有實力的企業型藏家追求高端珍品以外,大部分藏友收藏的主要是中低端瓷器,興趣點在培養愛好,陶冶情操。
近年來,隨著各類古董藏品的價值飆升,古陶瓷收藏也漸漸風生水起,“以瓷養瓷”的收藏之風愈來愈流行。以瓷養瓷的核心在于要收藏到能夠升值的瓷器,這對藏友的審美鑒賞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要知道,并非所有的瓷器都有收藏價值。因此廣大玩家不僅要懂得鑒別真偽的技巧,還要把握住瓷器收藏的尺度,今天給大家分享在收藏中除了對瓷器真假的辨別之外需要注意的幾個“七個不要,兩個夠,四個尺度”收藏技巧。
一、七個不要
1、不要輕易貪便宜,輕信“撿漏”
很多初級收藏者在收藏之前,就已經聽了很多著名收藏家的故事,因此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花幾十塊錢輕易買到一件價值百萬的古代瓷器,殊不知這些大家在“撿漏”之前,其實都已經在瓷器收藏界摸爬滾打了多年,鑒賞水準很高。對于普通人來講,與其靠著“撿漏”這種只能靠運氣的事情,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學習一下基礎知識。
2、不要輕易購買普通瓷器
在收藏市場上,越是經典的藏品,升值的空間最大,瓷器收藏也是一樣。對于希望通過收藏瓷器進行變現的收藏家而言,收藏一件精品瓷器的價值遠遠超過收藏大量普通的瓷器。
3、不要購買完全不懂的瓷器
俗話說“無知者則無畏”,很多初級藏家對自己完全不懂的瓷器,反而會輕易購買,這種盲目購買往往會讓你的錢打水漂。
4、不要被瓷器上的各類名頭迷惑
賣家向收藏者介紹自己手里的瓷器時,常常會告訴你:這個瓷器是海外淘來、被某某收藏家收藏過的,這些多半都是唬人的。如果你給一家博物館寄一封信,你或許可以獲得這樣的名頭。
5、要明確目標
這一點對于初學者來講特別重要,沒有目標的選擇是盲目性的,結果是吃虧上當。初學者要從瓷片標本入手,不要開始就買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高起點”;
6、要多看書籍
多看權威書籍、圖冊,多學習理論知識,夯實基礎。多看實物,經常到博物館去領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紋飾等特點,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識鑒賞能力,但這只能是宏觀的感悟;
7、要多實踐
多走市場,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之后,需要到市場中去檢驗,積累自己的實踐經驗。在市場中不可聽信賣者美妙動聽的“故事”,不可心貪。很多人認為自己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實踐知識,就想到市場去撿漏,這樣幾乎百分之百“中招”。
二、兩個夠
1、夠老
物以稀為貴,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手里有一張10年前的一百元人民幣的話,那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沉淀,這張錢也變得極具收藏價值!
而瓷器也是這樣,瓷器也是越老越值錢,跟一些金銀財寶之類的收藏品,瓷器更有代表性,因為瓷器易碎易碰的特殊屬性,造成了瓷器更具收藏價值,當然了越老的瓷器,經過了數千年的沉淀,更像是一具充滿靈性,充滿藝術的收藏品,無論是從價值角度還是從收藏角度來看,夠老的瓷器都是值得收藏的!
2、夠精細
曾經跟同事聊天·,我就問他“范冰冰和鳳姐”你喜歡誰,同事毫不猶豫的回答是范冰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范冰冰比較漂亮.
而反觀瓷器一件瓷器美丑的判斷標準是從其精美程度以及制作難度來作為判斷衡量的的,像那些制作難度系數大的瓷器無論到任何時候都值得讓那些藏家垂涎。
三、四個尺度
第一要“古”
古瓷、古董貴在一個“古”字。古瓷器屬于傳統收藏,或稱古玩(現代收藏稱現玩)、古董。遠古的器物是歷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規拍賣行進行拍賣,可與福羲拍賣行小芳經理洽談,壹玖壹,叁柒陸,貳柒叁伍玖、銅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貴。改革開放以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荒山野嶺的開發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見天日,這便為古瓷寶庫增添了不少瑰寶,也為收藏者提供了機會。
第二要“稀”
物以稀為貴。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貴,尤其是御用汝瓷。據有關資料統計,從北宋晚期至今傳世的御用汝瓷總數不超過百件,且分別珍藏于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各地、各國博物館和少數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塊帶有芝麻釘的汝瓷殘片已達數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無缺的汝瓷器,那將是數萬,數百萬元甚至更高的價位。
國內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作品為熱點,其次要數元代青花彩瓷了。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與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燒制工藝,使三彩器與唐青花以其潔白的襯底映照出艷麗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數量極少而難得,故唐青花瓷從其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上講,均具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第三要“美”
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只有定窯燒制白瓷,而汝、官、哥、鈞都是以青釉取勝。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貴,倒不僅僅在于其如雪似銀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劃花、刻花和印花的紋飾。而汝瓷的精美,可謂宋代瓷藝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的造型,既注重古樸典雅,又追求造型美麗,把造型藝術之秀美,釉色高雅素凈之風尚以及裝飾藝術之風格融為一體,把東方美學特有的藝術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聞名,雖然在民間有一定的藏量,但價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賣會,一個元代青花“云龍紋玉壺春瓶”以88萬元人民幣成交。
第四要“俏”
要注重收藏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的古瓷。這種“俏”貨價格攀升潛力大。約10年前,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才幾千、幾萬元。由于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現在的官窯瓷器已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了。另外,國內古瓷的拍賣價近年來雖然不斷升高,但與國際拍賣價相比還是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古瓷的市場前景看好,升值潛力仍較大。如2006年秋季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五龍罐”估價300萬元至500萬元人民幣;而在2005年7月12日倫敦舉行的“中國陶瓷工藝精品及外銷工藝品”拍賣會上,一件款式樣品與“五龍罐”差不多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罐”則以1568.8萬英鎊(折合人民幣2.3億元)成交,創下中國陶瓷藝術品拍賣紀錄。
四、判斷是否具有收藏價值
1、一件瓷器是否具有收藏價值需要注意的主要在三點:
藝術價值:藝術價值很容易理解,比如瓷器的瓷土是否鑄煉精細,胎體是否輕薄,造型是否秀巧,紋飾是否精細,工藝是否高超等等,都是判斷一件瓷器藝術價值高低的選項,通俗了講就是這件瓷器是否好看。雖然每個人對美有不同的理解,但對于好看這個標準大多數人還是大同小異的。
文化價值:瓷器的造型、紋飾賦予其極高的文化價值,獨具時代特征的器型或紋飾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探討,以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與環境,這些都是瓷器價值的加分項,即使是現代瓷器,只要有一方面特征突出,就有價值。
經濟價值:陶瓷的經濟價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段時間內,一種瓷器因為受到收藏者的追捧,造成價格上漲飛快。也有可能一種瓷器一直不受收藏界重視,導致價格低迷。當某一天人們的生活有所改變,也會對瓷器的選擇有所改變。時代的不同,人們的喜好也有所不同,直接造成瓷器的經濟價值的波動。
五、總結
總而言之,首先,你要確定你確實喜歡古董文物,不是為了短期投資賺錢的目的而玩。
絕大多數收藏者,都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只看宣傳報道,某某花了幾千塊買的瓷器,上拍了幾百萬。某某又撿了漏,發了財。抱著這樣的心態,再加上一知半解去收藏,走入古玩市場,滿眼都是寶貝。這就是行家說的第一階段,看什么都是真的的階段。
利之所在,打眼,那是必須的。即便是收藏數十年的行家,也被大雁啄了眼睛,無他,被利字誘惑了。每個成功的收藏家,都有大量打眼,買入假貨的經驗。十有八九,都不完全是因為眼力不行,而是被利字所誘。
只有真正喜歡中國古代美術,喜歡逛博物館的朋友,他才具有成為收藏家的潛質。收藏,自古以來都不是普通吃瓜群眾就能玩的。沒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財力,再加上機緣。是很難成為收藏家的。
其次,你要靜下心來,先研究中國陶瓷史,大學三年,搞清楚了基本要素,才能開始實戰收藏。
我這么說,估計站出來反對的一大片。
絕大多數收藏愛好者,都沒有經過這個階段,也收藏了不少好東西。
但是,除非你是八十年代就開始玩瓷器,那時候滿世界都是真的,便宜得很還沒有人要,更不要說仿品。而是從近年來才開始介入收藏界,那么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不認真研究陶瓷史,就想成為收藏家,擁有傳說中的真精稀瓷器,實現自己撿漏的夢想,很不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