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這年頭連“人滿為患”的醫院都破產了!
我國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底,我國的民營醫院共計2.523萬家,占比達68.23%,遠超過公里醫院數量。在民營醫院從業人員占比高達23.7%。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期,新聞報道稱,一大批民營醫院迎來倒閉,自疫情以來,超過2000家醫院因連年虧本而破產倒閉。
民營醫院接連倒閉,這對于我們老百姓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活久見,醫院大規模迎來倒閉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不管什么時候去醫院,都能看到醫院里滿是病人,有頭痛發熱感冒的;有意外事故的;也有重病住院的……
每一天,醫院里都“人滿為患”,有時候看病都要提前掛號,否則就會跑空。甚至還有一些病人,因為醫院沒床位,只能暫時將就地住在走廊上。
每去一次醫院,一通檢查加拿藥各種,至少花費幾百上千元。這就會給人營造一種感覺,覺得醫院“生意”這么好,肯定“賺”錢。
然而,事實似乎與大眾想的截然相反,大部分醫院根本不賺錢,甚至還虧錢!
2022年7月以及2023年4月,我國衛健委公布了二級、三級醫院國考成績。結果顯示,43.5%的三級醫院跟43.78%的二級醫院都處于虧損狀態,這意味著至少有將近一半醫院處于虧損狀況。
公立醫院尚且有國家作后盾,還有醫療系統做保障,但私立醫院就不同了,他們需要盈虧自負,賺不了錢處于虧本狀態,只能走向破產倒閉的道路。
自疫情以來,民營醫院的創傷一日不如一日,但人員、器材等各項支出是固定的,接連虧本只能宣告破產。
據統計,如今已有超2000家民營醫院破產。所有的民營醫院,能賺錢的不足5%,沒倒閉的超過20%都面臨著生存挑戰。
此消息一出,很多網友坐不住了,有震驚的,有感慨的,更多網友對此表示質疑。
“真是活久見,沒聽過醫院還有虧錢的!”
“每年都說虧錢,14億人繳納的醫保費都是上哪去了?”
“一天虧幾十億?醫院幾乎每天人滿為患,為何還會虧錢?”
醫院“人滿為患”,為何會虧損呢?
想要了解醫院是否真的虧錢,亦或者為何為虧錢,我們得率先了解醫院的經營模式。
我國的公立醫院跟普通的公司有很大區別,簡單來說屬于國家機構,也是計劃經濟、市場行為混合體。
醫院有跟其他事業單位一樣的編制、屬性,卻不能單獨依靠財政養活,需要通過市場經濟行為存活、發展,同時還身負人民衛生健康的公益使命。
最初,我國的醫院的確是公益性質,完全不需要醫院創收,都靠國家包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這套政策行不通。。
首先財政支出越來越大,虧損一年比一年大。1979年一年,全國醫院共計虧損5.8億;1984年虧損達到9.5億!在那個年代,這巨大的虧損可不是少數目,再這樣虧下去,國家難以支撐。
由于醫務人員沒壓力,每個月拿著固定的工資,生活過得安逸,導致工作上十分懈怠。
經過這一遭后,醫院進行了大改革,開始讓醫院自謀生路。經過一步步改革,最終形成了如今的醫院制度。
公立醫院屬于國家,但是將人、事、錢都權力交給了單位,而國家財政投入不再是包干,也是部分投入,需要依靠醫院創收維持經營。
1980年,我國的財政投入占比36.24%;2000年時,占比僅15.47%,減少的十分明顯。一直延續到現在,給醫院的補助依舊是有限的。
醫生、護士、藥物、器材等各種都是大支出,國家的補助連工資都不夠,必須要依靠自己創收,但治療、藥物的定價權依舊在國家手里,保證醫院不過度治療,或亂開價,這也是很多醫院每年虧損的原因。
不過,公立醫院有國家兜底,即便處于虧損狀態也不會倒閉,畢竟醫院還得繼續為人民服務,承擔著救病治人的重任。
可民營醫院就不同了,他們可沒有公立醫院的資源,想要經營下去,就必須要實現營收,保證不虧本的情況下還能賺錢,才能進行運營,這也就意味著,民營醫院會把賺錢放在第一位。
想要成立一家醫院,在沒賺錢之前就需要率先采購醫療設備、藥品,醫生、護士等人員成本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想要打響名氣,還需要配合廣告,也需要提升環境、服務質量來與公立醫院區分開才能吸引客戶。一部分過度依賴融資,一旦資金鏈斷裂,就會導致破產。
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非公立醫療機構收入5065億元,其中醫保份額為3700億。由此可醫保收入占比超70%,民營醫院大部分收入依舊依靠醫保紅利。
近些年來,隨著醫保政策的變化,很多民營醫院用不了醫保,只有固定的醫院才有資格,這也導致民營醫院失去了一大批就診病人。
綜合因素影響之下,很多民營醫院無法持續經營,最終走向破產也在情理之中。
民營醫院大批量倒閉,對我們有影響嗎
民營醫院倒閉,讓醫療行業迎來“寒冬”,這對于我們老百姓而言有何影響呢?
民營醫院減少,這會導致看病選擇的醫院減少,以前一個地方一家公立醫院,4-5家民營的,可以自由選擇去哪一家。尤其是公立醫院人太多,排不到號時,想要快速解決問題,可以選擇就近的其他民營醫院。
如今,民營醫院減少,大家的選擇數直接銳減,或許會加重公立醫院看病負擔,可能出現排隊時間長等問題。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民營醫院倒閉并非壞事,因為其中參雜著太多黑心醫院了。
網友風險,自己因為大便有血去民營醫院看病,醫生告訴他有內痔,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由于當天沒有帶足夠的錢,于是打算回家拿錢。
在路上順便去公立醫院看了看,醫生說只是簡單的肛裂,最后只花費10幾元就解決了問題。如果沒有去公立醫院再次檢查,或許自己就花冤枉錢了。
還有一網友分享稱,自己小便時總感覺有些疼痛,想著這屬于男科問題,去專業的男科醫院可能更靠譜,于是去到當地一家男科醫院進行檢查。
這一檢查醫生說十分嚴重,必須要進行治療,否則會有嚴重后果。聽到診斷后,他嚇得不輕,當天就繳納費用治療。
醫院的收費很夸張,一頓治療下來花費5000多元,醫生還說至少治療3-7個療程。短短3-4天時間花費了上萬元,不僅情況沒有好轉,還在醫生建議之下做了包皮切割手術。
他越想越不對勁,于是就去當地的公立醫院進行了檢查。公立醫院醫生檢查之后都氣笑了,這完全就是簡單的尿道感染,根本沒有說的那么嚴重。在私立醫院進行的操作,不僅屬于過度醫療,還會一直拖著不給治好,讓人一直花錢。
后續,在公立醫院僅花費了幾百元就解決了問題,以后再也不敢隨便去民營醫院了。此類被過度醫療的病人并不在少數,隨便搜一下就是一大把。
此類黑心的民營醫院破產,對于大家而言是好事,或許還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內幕,可能被蒙在鼓里。
其實,不管是民營還是公立,只要能只好病就是好醫院。民營醫院之所以走向破產,也跟部分醫院賺黑心錢,失去了大家的信任脫不了干系。
大家認為民營醫院的倒閉是好事還是壞事?歡迎留言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參考資料:
民營醫院如何走出破產潮 中國醫院院長 2024-06-01
點擊#頭條深一度#,就可以看到榜單,閱讀更多深度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