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搬運東村,志愿者為老人吹奏葫蘆絲。周舸/攝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見習記者張凌漪
“放眼欲穿崇山峻嶺,綠波波的草場駿馬行……”冬日午后,歡快的歌聲從重慶市九龍坡區黃桷坪街道郵電支路社區的一棟老式居民樓中傳出。
這是“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活動的志愿者們正在放聲歌唱,他們的觀眾只有94歲的獨居老人鮑明富。坐在藤椅上的鮑婆婆身著一件亮色的碎花棉襖,跟著音樂的節奏輕輕地拍手,臉上滿是笑意。
黃桷坪街道大部分居民樓較為老舊,居住的老年人也較多。自2021年以來,街道的志愿者們便開始定期走進孤寡、空巢等轄區特殊老年群體的家中,以藝術表演的形式送去溫暖和關愛,截至目前已經演出了500多場。
“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的緣起
“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活動的發起人賀明鳳退休前是社區書記,在社區工作了22年,對老人們的情況很熟悉,也了解他們的需求。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老人們吃穿不愁,但內心卻很孤獨、寂寞,需要有人陪伴。”賀明鳳說。
她給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以前社區有位獨居的張婆婆,老伴去世了,也沒有子女。
有一回,張婆婆不小心在家里把手摔斷了。當時,張婆婆家里有一只鄰居感謝她幫忙照看孩子送的雞。賀明鳳本想著把雞宰了燉湯,給張婆婆補補身體,誰料張婆婆知道后哭了起來,急忙說道:“宰不得啊,我平時沒人說話就跟它聊聊天,吃不完的飯給它吃,它還能陪陪我……”
聽罷話,賀明鳳心酸極了。從那以后,她更關心轄區的空巢老人了,一有時間就去他們家中走訪,幫他們解決難題。
但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2020年11月,賀明鳳退休后被街道返聘,負責志愿服務工作,心系老人的她在街道發起了“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服務空巢老人的活動中來。
很快,黃桷坪街道的“銀發志愿者”紛紛加入,其中大部分是熱愛文藝的阿姨們,一些阿姨還提議帶上自己的孫子孫女一起參加。想到小孩子天真活潑,更能感染老人,賀明鳳又邀請鐵路小學、九龍小學等學校的學生作為“愛心小天使”一起參加。
為越來越多的老人送去愛與溫暖
2021年4月16日,志愿者的首場演出走進郵電支路社區搬運東村90歲的朱自秀家。朱婆婆因病截肢,在輪椅上生活已有十余年,且子女不在身邊。
簡單的音響設備就緒后,朱自秀家客廳不到10平方米的空間變成了一個小小的舞臺。
五歲半的王軒立表演了《小熊睡午覺》的故事,稚嫩的童聲和不時地忘詞,逗得老人哈哈大笑;三年級的鐵路小學學生王韜皓朗誦了一首《沁園春·雪》。朱自秀靜靜聆聽,淚水慢慢涌出眼眶。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臨走時,朱婆婆不舍地拉著志愿者的手,不停地擦著眼淚,又抱了抱兩個孩子,輕輕地捏了捏他們的臉。
對于志愿者們的演出,老人們格外重視,總是提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有的老人還會把房門虛掩著,靜靜等候志愿者到來。
志愿者們曾經走訪過一戶爺爺家。爺爺因患病幾乎不能下床,但每次志愿者去之前,他都會在老伴的幫助下,從床上坐起來,梳好頭發,穿戴得整整齊齊。
因此,為了不辜負老人們的期待,即使沒有專業的音響和燈光,每次演出也只有一名觀眾,但志愿者們對待每次演出都一絲不茍。
一有時間,志愿者們就會在群里約著排練。如今,他們精心編排的舞蹈《舞動中國》《我站在草原望北京》,情緒飽滿的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等都成了他們的招牌節目。
67歲的袁心敏是最早參加“一個觀眾劇場”的志愿者之一。她身上隨時揣著一個小本子,每次志愿者上門之前,她都會提前到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及需求——老人喜歡什么類型的節目,是否需要幫忙剪指甲、理發、掛號看病等。
4年下來,袁心敏已經記錄了一本厚厚的“臺賬”。
愛心實現雙向奔赴
“一個觀眾劇場”,溫暖的不只是老人。
對于夏秋香來說,4年前,志愿者來家中為89歲的母親表演的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平時家里就只有我和我媽媽兩個人,媽媽眼睛不好,再加上我們住的是樓梯房,因此她很少出門,平時也很難碰見什么新鮮事兒。”夏秋香說,“當時志愿者到我家里來唱歌跳舞、朗誦詩歌,還帶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媽媽別提有多開心了。”
不久后,深受感動的夏秋香主動提出加入志愿者隊伍,這也讓今年60歲的她成了隊伍中最年輕的志愿者。“我想把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的老人。”夏秋香說。
如今,“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活動隊伍已經從最初的幾個人擴大到幾十人,大家的愛心也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有的居民聽說了“一個觀眾劇場”志愿者的故事,雖不能親自到現場給老人們表演,但他們也會托志愿者給老人送上禮物。
開超市的湯官蓉4年來不知道給老人們送了多少牛奶、水果,還有街道乃至九龍坡區的愛心人士和企業也都紛紛獻上愛心。
“‘一個觀眾劇場’讓空巢不‘空心’。”重慶市九龍坡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杜玲芝說,近年來,九龍坡區婦聯將關愛老人作為巾幗志愿服務的重點,除了“一個觀眾劇場”志愿服務活動外,還涌現出“遇見更好的她”“情暖夕陽”“舒心姐姐”“么嬸熱線”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和隊伍,聚焦城鄉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等老年群體,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下一步,九龍坡區婦聯將積極調動社會力量,攜手重慶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組織大學生、專家教授進社區開展獨居老人關愛、養老護理培訓等志愿服務,并通過舉辦技能培訓、推薦就業機會等方式,支持靈活就業女性進入養老服務領域,為實現“老有所養”貢獻巾幗力量。
眼下,春節將至,賀明鳳和志愿者們正抓緊時間,趕在年前給更多老人送上溫暖與祝福。“我們會堅持把活動辦下去,給更多老人一份暖心陪伴。”賀明鳳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