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顧客在許昌胖東來天使城店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劉振坤/攝
近來,“首發經濟”成為熱詞,無論是在概念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備受關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布置2025年重點任務時,對積極發展首發經濟提出明確要求。“新”作為首發經濟最大的特點和魅力,有效契合消費者多樣性、高品質的需求,尤其在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可以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推動供給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近日,女報記者走訪多家線下門店、采訪相關專家,深入挖掘首發經濟火爆背后的消費新趨勢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徐陽晨
占地超1200平方米、與東方美學相融合,華為在北京的首家旗艦店一開業,就吸引了大批“花粉”前來體驗;安踏作品集“白標”首店,玩起了設計師聯名、限量款,提升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首發經濟攜“新店經濟、IP賦能、業態更新、文體賽事”等概念鋪陳而來,從產品創新延伸到商業氛圍的營造皆迅速出圈。根據《2023全國首店經濟發展報告》,2023年我國首店中餐飲、零售業態首店分別占比為45.63%和41.57%;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各增開首店數百家至上千家;上海的零售類首店數量占全國的比重高于30%……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作為“提振消費”的新打法,首發經濟的崛起做對了什么?
錨定“首創”升級內需
招牌厚芋泥雪山包、藍風車奶油面包、限定款香蔥雪菜筍絲卷……去年12月,“石頭先生的烤爐”北京首店開業,許多獨家招牌面包新鮮出爐,其“烘焙與中式風味的浪漫邂逅”的主題讓面點愛好者眼前一亮。有顧客表示:“體驗有趣,第一次看見全開放式、窯烤工藝的廚房,能全程觀看面包的制作流程,信任度會進一步增加。”
一個小小面包店的破局“首發”,讓創新、獨家、滿足高品質需求等消費提質升級路徑被直觀看到,而小眾化產品不以量取勝,如何獲得前沿市場的藍海?首發經濟“激活消費需求”的強大能力,解釋了很多問題。
2024年,很多產品的首秀引爆了產業顛覆級變革。如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8月上線僅一小時,Steam平臺的在線玩家就突破百萬,迅速登頂多個游戲平臺的銷量榜首,更是讓山西小西天等景點接住了“潑天富貴”;10月,華為的全新HarmonyOSNEXT操作系統在發布一個月內升級用戶數突破5000萬,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邁入了新的階段;宇樹科技在線上開啟G1量產版人形機器人直播,訂單量達5000臺,推動人形機器人順利落地消費市場。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認為,首發經濟最鮮明的底色即為創新,既有產品帶動潮流,也有新模式產生的影響力和輻射,一旦高端、原創新品觸達新人群、新區域,則具有較強的示范性和帶動性,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
對標新的市場情緒,社交型消費、會員制消費等消費實力強效釋放,首發經濟更懂得如何讓用戶體驗做到叫好又叫座。2024年1月,泡泡瑪特的LABUBU玩偶首次出園引發轟動,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前往選購潮玩公仔。這一憑借情緒價值成功出海的中國品牌,深諳“限量發售”“收藏消費”“簽發、快閃體驗”等新營銷模式,讓個性化、新鮮感等互動體驗不斷加碼。
陳端認為,無論是泡泡瑪特,還是胖東來、山姆會員店等近年來受追捧的新零售業態,都在打破傳統邊界,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業或領域,而是涵蓋多個行業和領域進行融合創新,促使產品的數量、豐富度得到大幅提升,帶來零售業的迭代升級。
場景鏈接深耕線下
首店經濟是首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品牌通過概念店、體驗店、旗艦店等方式,引流吸睛,促進區域商業模式創新和消費升級。上海市是首發經濟的首站之一,于2018年率先提出“首店經濟”一詞,當時,很多國際品牌把中國作為核心目標市場,選擇將首發新品或者創新體驗店投放于國內一線城市,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打造品牌影響力。
此后,首店經濟肩負區域消費聚合重任,一路高歌猛進掀起“首店風潮”。據贏商大數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國62個城市共新增超過2400家首店。上海全年新增首店超過1200家,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北京鼓勵發展商業品牌首店首發項目,帶動了900家首店落地;廣州在2024年前8個月引入品牌首店205家,超過2021年、2022年的全年水平……
小門店也是大舞臺,在互聯網和文化市場下,首店經濟與場景連接,展示了自己的品牌“座右銘”。
“這簡直太神奇了,我沒想到一雙鞋可以這么快速地制作完成!”“這種沉浸式體驗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在和奧運選手一起比賽!”……在李寧1990運動體驗館首店開業之際,3D打印機制作鞋樣、VR眼鏡模擬奧運跑道奔跑等體驗,詮釋了科技與運動結合的美感。李寧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店被給予了詮釋中國運動品牌理念的厚望,同時向大眾傳遞企業創新能力的舞臺。
有意思的現象是首店經濟正從“高大上”轉型“小精簡”,成為告別舊范式、追求新業態的典型載體,這意味著更多中小型企業在紛紛試水。漫步于北京白塔寺景區,兩邊的胡同已被改造為“Citywalk”文化街區,古韻與現代交融的咖啡館、文創商鋪等設計新穎、辨識度高的新門店,吸引了眾多文藝青年和歷史愛好者前來。
“為了配合氛圍感,我們推出了白塔寺Citywalkset(城市漫步套餐),便攜式餐盒加上咖啡、輕食,游客可以邊逛邊吃,變身‘福氣gai溜子’。”相關餐飲店負責人表示,白塔寺是文化與創意的展示窗口,在此做商業品牌的先鋒嘗試,就是要擦出傳統與現代、商業與文化碰撞的火花。
“對沖線上沖擊,首發的最終目的是以首店、新品首發等為切入點,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陳端進一步指出首店經濟背后的意義,她列舉,一個知名品牌的首店入駐會吸引更多供應商、分銷商的加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品牌聚集會進一步吸引更多投資和人才加入,用創新引領推動首發經濟不斷壯大,這種良性循環有助于實現消費經濟的穩定增長和整體韌性。
首發經濟與新質生產力如何一脈相承?
2024年7月,“首發經濟”被寫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明確,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學習時報》隨后刊文解讀,對首發經濟作出明確定義,所謂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從產品或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
隨著實踐的深入,首發經濟的形態越加多元化、規模化,逐漸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變現形式和轉化空間。不少消費者認為,首發從“新鮮感、驚艷感”慢慢變為“實用感、信任感”,是企業減少噱頭營銷、扎實做好內容的良好效果,很多新品系統化、內在化的表現滿足了不同層次精神消費的渴望。
但陳端也指出,首發經濟的持續向好,需要不斷完善不足。“目前,雖然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首發經濟的政策,但具體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可能尚不完善,導致政策落地效果打折扣。同時,首發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支持,這要求地方政府有強大的政策穩定性和抗壓力。”
目前,首發經濟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下沉”。常年聚集于一線城市,其客群和資源鏈條易出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陳端認為,區域發展不平衡、跨區域協調難度大將使首發經濟的高效配置和優勢互補遇到阻力,后續應強化區域間的協同合作機制和三、四線城市的特色渠道;著力降低調度成本,彌補產業鏈缺口,在平衡中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配合和高效協同。
“我們還要時刻關注消費者心態的變化,首發經濟高度依賴消費者對新品的認可和追捧,而消費者的偏好往往變化迅速,難以精準預測。”陳端強調,未來,將有大量企業和品牌涌入這一高地,企業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從需求端發力,以大數據、AI、新材料等新質生產力驅動賦能,以求從首發的“量”產到“質”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