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寫文章這件事,愈發顯得艱難。尺度難以拿捏,大了易觸上級不悅,小了難讓讀者盡興,內涵太深又恐受眾不解。既想顧及觀眾的多元需求,又怕得罪審核,更不愿折損筆鋒的銳利。就像時評社論的寫手們,既不屑如司馬夾頭般毫無底線地嘩眾取寵,也不愿像某些人一樣盲目鼓吹不實言論。可生活的壓力,又迫使這些堅守文字尊嚴的人,在公眾審視與上級審查的夾縫中,努力保持最后的體面。
生存的不易,在各行各業都有體現。二人轉演員的“娘炮”造型,馬保國老師在酒吧里展示“五連鞭”,看似荒誕,實則不過是為了謀生。比起直播間里的低俗營銷,他們至少求得了內心的安穩。在生存與理想的抉擇中,我們或許能從哲學走向佛學,遵循“道法自然,但求無愧于心”的準則。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卻也時常留下深刻的印記。2024年9月16日凌晨,開國上將宋任窮之女宋彬彬逝世,國內媒體鮮少報道。但對于上了年紀的人而言,這個名字承載著特殊的記憶。1966年8月18日,宋彬彬在天安門給毛主席戴上紅衛兵袖章,名聲大噪。然而,她這一“榮耀”背后,是13天前北師大女附中校長卞仲耘被毆打折磨致死的悲劇,彼時宋彬彬是學校“革命師生代表會”副主席之一。此后,宋彬彬赴美留學,獲得學位后在美國任職并加入美國國籍。這段歷史充滿荒誕,曾經的“愛國義士”最終奔赴“萬惡的美帝”,恰似一些高喊愛國主義卻做出相悖之事的人,口號與行動的背離,令人唏噓。
歷史的鏡子不僅映照出個人的選擇,也展現出社會的百態。在文化藝術領域,方勵的堅持令人動容。2014年韓寒執導的《后會無期》上映,其出品方之一勞雷影業的總裁方勵,一直致力于拍攝那些不被商業市場看好卻能留存中國文化印記的作品。為拍攝《里斯本丸沉沒》,他耗時八年,花光積蓄,賣掉所有房產,如今借住在他人家中。此前,他還為吳天明導演遺作《百鳥朝鳳》下跪懇求院線增加排片。不僅如此,他還謀劃搜尋馬航370長達三年。方勵的執著,是對文化與真相的堅守,即便在艱難中也未曾放棄。
反觀當下,我們不得不反思,是什么讓我們在時代的洪流中漸漸失去了溫柔和堅定?團結本是力量之源,信仰本是成就偉業的根基,可現實中卻存在著分裂與背離信仰的現象。一個落水的外國人,我們會伸出援手,為何有時卻對自己的同胞如此狠心?那些在生活中流淚奔跑的人,不過是在尋找一個安身之所,一個能讓心靈棲息的家園。
我們生活在一個復雜的時代,既有為了生計而妥協的無奈,也有堅守理想與尊嚴的執著;既有歷史遺留的傷痛與反思,也有對未來的迷茫與期許。我們經歷過風雨,也迎來過片刻寧靜,在這過程中,我們理應平等地享有體面和尊嚴。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一面鏡子。我們不能讓這面鏡子高懸于天,而應讓它映照大地,映照我們的生活與內心。
通過回望歷史,反思當下,我們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找準方向,砥礪前行。無論前方道路如何崎嶇,總有一種力量支撐著我們,那是對真理的追求,對正義的堅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