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團隊公布國產流感創新藥臨床研究成果:能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
張文宏團隊在《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發表了一項關于ZX-7101A的研究,顯示該藥物在治療成人流感方面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過,研究中也觀測到與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包括中性粒細胞計數和白細胞減少。40mg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1%,80mg組為9.2%,略高于安慰劑組的5.6%。
諾獎得主放話:AI設計的藥物或將在年底沖擊臨床試驗
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eepMind創始人德米斯·哈薩比斯表示,預計今年年底前人工智能設計的藥物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盡管如此,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仍需數年時間,可能需要幾個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制藥公司在使用AI加速藥物開發方面表現謹慎,初步數據好壞參半,體現出對新技術依然持有保留態度。
中國農業大學最新Cell:楊淑華團隊破解玉米適應高緯度寒冷環境的分子機制
楊淑華教授團隊在Cell期刊發表了一項關于玉米耐寒性的研究,發現COOL1基因對玉米適應高緯度寒冷環境具有重要調控作用。研究揭示了一個天然突變影響HY5與COOL1啟動子的結合,從而負向調控冷響應基因。此外,CPK17通過磷酸化穩定COOL1,但COOL1基因的變異也存在顯著地域性,主要集中于高緯度地區。
JVI | 吉大一院張文艷/李兆龍課題組揭示KRT9協同GBP5調控RSV復制機制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角蛋白家族成員KRT9與GBP5在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復制中的分子機制。盡管已有針對RSV的疫苗問世,但其無法應用于嬰幼兒,且保護時間有限,目前市場上尚無抗RSV感染的藥物。因此,闡明RSV與宿主之間的互作機制對于新藥研發是關鍵。該研究通過多種先進技術手段,明確了KRT9、GBP5及病毒SH蛋白的關聯,為未來的治療方案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證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